?

針對城鄉道路交通安全進行探討

2015-10-21 19:15張俊葉
裝飾裝修天地 2015年7期
關鍵詞:道路設計交通安全城鄉

張俊葉

摘要:公路管理人員及設計員應充分考慮設計要素,合理利用指標,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駕駛人員的駕駛習慣和心理,重視城鄉結合部的交通特征,在潛在事故發生段,采取多種交通安全措施。設計人員還應根據地形、地物、自然景觀以及經驗等,來判斷最危險車輛、最危險行車狀態、最可能的行車速度、最不利的行車環境,并以此作為設計依據。所以通過對城鄉結合部道路設計過程中各個因素的研究,優化城鄉結合部道路設計,加強結合部的交通設施,能夠有效地減少交通事故。

關鍵詞:城鄉;交通安全;道路設計

前 ?言

近年來,我國交通發展迅速,交通環境得到改善,交通狀況有所好轉,但交通安全的程度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提高。據統計,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次數、受傷人數及死亡人數均呈上升趨勢,2006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約45萬次,造成約9.9萬人死亡,約47萬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8.8億元,其中貨車、摩托車、農用車事故分別占事故起數的21.8%、21%和10%%。通過對交通安全現狀的分析表明,我國交通事故的主要根源是道路設計不規范、交通秩序差、混合交通嚴重、交通安全設施不足,特別是在城鄉道路結合部分。

一、城鄉結合部的交通特征

城鄉結合部就是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的一個并接結構,它是我國城市化過程中最為活躍且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城鄉結合部離城區較近、交通方便、信息靈通,兼有城市、鄉村的優勢,正成為城市發展直接延伸的地帶,多種經濟產業活動迅速興起,再加上交通流量大,外來人口眾多,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十分薄弱,就形成了城鄉結合部道路自己的特色:

1.城鄉結合部是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快、流動性強、農用地與非農用地交叉多、轉化快的區域,因此人員構成多樣化,狀況復雜,交通參與者的交通意識薄弱,闖紅燈、違章駕駛等交通違法現象十分突出。

2.城鄉結合部的道路多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的道路,沿線鄉鎮村莊密集,交通流量很大,廠區單位、鋪面、攤點的出入口較多,加上道路穿鎮穿村,沿途人口密集,大部分道路沒有設置專門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以路當街、交通混行、交通擁擠問題比較嚴重,有嚴重的事故隱患。

3.客貨運樞紐站往往建在城鄉結合部,營運客車、營運貨車缺乏有效的時間和空間、車輛類型等通行管制,特別是農用車、運載危險品車輛、摩托車等在城鄉結合部全部允許通行,因此道路行駛秩序混亂,營運車輛超載、超速、違章超車、疲勞駕駛、擅自改裝改型等違章行為嚴重,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無證駕駛、越線行駛、超速等違章行為嚴重;

二、城鄉結合部的道路設計要素

道路設計因素在交通事故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綜合考慮公路和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同時結合其交通特征,在規劃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安全因素,使設計能夠起到最大限度預防城鄉結合部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

1.視距

城鄉結合部多為雙車道,道路條件比較復雜,車流混合,機非不分,所以導致車輛的行駛速度離散程度高,為了使快行車輛的駕駛員不必忍受在慢行車輛后面行駛,確保駕駛員安全超車,在對城鄉結合部的道路設計中應盡量保證超車視距,以減少或避免超車交通事故的發生。雙車道道路的行車特征是超車時經常要占用對向車道,為保證行車安全,有關規范規定:雙車道道路應間隔設置具有超車視距的路段。

2.平面線形

城鄉結合部平面線形設置的合理性,對駕駛員的心理、視覺和習慣有直接影響,與交通事故有重要關系。城鄉結合部沒有行人及非機動車干擾時,選用曲線半徑應注意前后線形的協調,不應突然采用小半徑曲線。長直線或線形較好的路段,車速難以控制到設計車速,不能采用最小圓曲線半徑;從地形條件好的區段進入地形條件較差的區段時,曲線的技術指標應逐漸過渡,防止突變;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是,當道路條件與交通環境較好,駕駛員有可能以大于計算的行車速度行駛時,平曲線半徑要能與實際行駛車速相適應;連續多個平曲線路段曲線半徑的變化要建立在速度平穩運行過渡的前提下;當地形地物條件受到限制而采取了極限半徑時應同步設計相應的安全措施。城鄉結合部有行人及非機動車干擾時,或者有商鋪、居住區影響時,平面線形應盡量采用直線,并盡量采用良好的視距。

3.縱斷面線形

如果城市座落在山區或河谷地帶,城鄉結合部的道路往往是縱坡較大。道路的縱斷面線形不僅決定著視距,而且決定著汽車動力性能的發揮。多數長、大縱坡都是事故易發路段,長、大縱坡對載重汽車、功率小的汽車、超載汽車的行駛有影響,上坡會使車速減慢,妨礙后續的快速車輛,使超車需求增多,同時也會影響其他動力性能較好的車輛。由于無法忍受低速,動力性能較好的車輛往往會在視距和道路、通行條件不允許的路段強超硬會,增加下行車的制動次數,使安全性降低;而連續下坡會使剎車過熱,制動效能減弱,更易發生交通事故。

4.平縱組合

行車安全性的大小與不同線型之間的組合的協調性有密切關系。不良的線型組合往往是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如在長直線上設置陡坡,當汽車在長直線上行駛時,司機容易高速駕駛汽車,再加之設置陡坡,汽車的行駛速度會遠遠高于計算行車速度,而且在城鄉結合部,行人、非機動車、農用車混行,快的行車速度極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兩個同向彎曲的圓曲線之間的短直線形成“斷背”曲線,這種道路線型容易使駕駛員產生錯覺,把線型看成是反向曲線,而發生操作錯誤,釀成事故;在直線路段的凹形縱斷面路段上,駕駛員位于下坡觀察對面的上坡段,容易產生錯覺,把上坡的坡度看得比實際坡度大,如果這樣,駕駛員就有可能采取加速的方式以便沖上對面的上坡路段;在下坡路段駕駛員看上坡車時,覺察不出自己是在下坡,因而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在凸形豎曲線的頂部或凹形豎曲線底部插入急轉彎的平曲線,前者因視線小于停車視距而導致急打方向盤,行駛出原有車道,造成對農用車、非機動車等慢行車的刮擦和碰撞;后者在超出汽車設計車速的地方仍然要急打方向盤,這些都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發生;在平曲線內若縱斷面反復凹凸,就會形成只能看見腳下和前面,看不見中間凹陷的線型,會對小型車輛和行人估計不足,引發交通事故;轉彎半徑較小的平曲線與陡坡組合在一起時,則會使事故驟增;平豎曲線重疊時,平曲線應該稍長于豎曲線做到平包縱;凸形豎曲線頂部和凹形豎曲線底部應不設計小半徑平曲線,若接近極限值應考慮在小半徑平曲線上設置較大高度的導向設施以彌補視距不足;凸形豎曲線頂部和凹形豎曲線底部是防止出現反向平曲線的拐點;直線上的縱斷面線形可防止出現駝峰、暗凹、跳躍等使駕駛員視線中斷的線形。

三、結束語

城鄉結合部的道路是公路和市政管理的難點和薄弱點,由于其道路交通特征明顯不同于城市道路及公路,所以通過對城鄉結合部道路設計過程中各個因素的研究,優化城鄉結合部道路設計,加強結合部的交通設施建設,能夠有效地減少交通事故。

參考文獻:

[1]中國交通年鑒社.中國交通年鑒,北京:中國交通年鑒社,2004.

[2]任福田,劉小明.論道路交通安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何耀金.淺談農村公路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猜你喜歡
道路設計交通安全城鄉
分析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鄉鎮道路交通安全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線平縱組合設計
公路橋梁不同計價模式下道路設計的應用分析
城鄉一體化需要公平正義的制度變革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城鄉一體化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