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的研究

2015-10-21 17:16張建新岳陽宋珂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0期
關鍵詞:建筑設計利用綠色

張建新 岳陽 宋珂

【摘要】為深入的貫徹與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人類正在遵循碳循環的概念,以低碳節能為主要目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低碳生態環境,將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應有的義務從而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世界各國對建筑節能的關注日益增加,節能建筑成為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綠色建筑也應運而生。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概念、綠色建筑的設計以及如何推進節能與綠色建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色節能;建筑設計;

一、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綠色建筑追求最大限度的節能省地、節約水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1 節約資源。在進行建筑設計中,建筑材料的選擇等要考慮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力求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如在設計空調系統時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建筑的布局要有效的利用夏季該地區的主導風向;減少采暖和空調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陽能。

2 回歸自然。綠色建筑要強調色彩和外部結構與周邊環境的相互融合,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3 健康環境。綠色建筑的建造應對地理條件的要求有: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綠色建筑應盡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裝飾等,要經過檢驗處理,確保對人體無害。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度、濕適當,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4 能源利用。根據綠色建筑的地理位置,合理設置太陽能熱水、光電、土壤源熱泵以及風力發電等裝置,充利用可再生能源。

二、綠色節能建筑設計

1、綠色建筑的建筑規劃與整體設計

科學合理地選擇綠色建筑的地址,在進行綠色建筑的選址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氣候、能源供應以及交通等諸多因素,力求達到既經濟又合理的理想效果。對綠色建筑的外部環境進行合理設計,可以在綠色建筑周圍科學布置植被、水面等以利于使得其局部微氣候得到改善,進而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熱島效應以達到使得建筑內部能耗減少的目的。對綠色建筑的形態進行科學設計,要使得綠色建筑的整體體量和內部空間的分隔以及建筑朝向都科學合理,進而實現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以減少其對各類設備的依賴。

2、聲光環境系統設計

在綠色節能建筑平面設計時,針對光環境設計來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綠色照明,如利用太陽能發電,可解決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內應盡量采用自然光,鼓勵使用節能燈具,節約能耗。另外,還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針對聲環境設計來看,設計師應考慮將人員活動密集的場所設置在背向噪聲源的方向,這樣可降低噪音;采用隔音窗也能顯著阻隔室外噪音;在場地周邊沿路適當栽植綠色植物,對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水資源的利用設計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處理與回收利用是建筑節水的有效措施,通過低技術的建筑處理及后續工種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澆灌或景觀水景,改善建筑的生態環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內的洗漱污水經特殊設備凈化處理后,再用于沖廁或者澆灌等。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術的應用,使水資源的利用實現了最大化。系統可以長期穩定運行,且節省投資,運行費用低。

4、遮陽系統設計

遮陽系統的設計主要是為減小夏季空調的負荷。夏季陽光產生的熱量很大,建筑物本身傳熱性很強,熱量自然導致用戶屋內的溫度升高,同時也有大量的太陽輻射。如果夏季給建筑物必要的遮陽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空調的負荷。

5、智能系統設計

目前,大量電子通訊和自動化技術在建筑中得以運用,出現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據溫度、濕度、風力的情況自動調節“智能殼體”的開閉和空調量,保證了智能化大樓中智能化生產和腦力勞動的高生產率。因此,綠色節能建筑的發展也需要推進智能化的發展,進行智能系統設計。

6、優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建筑過程中,除了遵循資源化、再利用、減量化原則以外,還應盡量提高資源的循環次數和利用率,克服各種瓶頸問題。

7、宣傳提倡綠色生活方式

一方面要加強對建筑設計的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使建筑設計與社會和時代的認知相適應,因為建筑設計本身負有引導建筑行業進步的責任。另一方面,還要在全社會方位內普及生態理念,倡導綠色消費,即以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為基礎,在娛樂、出行、居住等各個方面摒棄追求奢華,提倡環保節能、節約能源資源。只有讓所有社會成員都建立環境意識并主動追求綠色生活,才能推動建筑也市場需求的改變,從而促使市場主體去努力營造綠色建筑。

三、如何推進節能與綠色建筑

(一)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和指導思想

1、引入“生態關鍵”觀念,掌握生態技術,樹立生態意識,是搞好生態建筑設計的關鍵。生態建筑的現實意義是引入“生態關鍵”觀念,積極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資源的作法。生態化的建筑設計應以“生態――技術――建筑”為發展模式,將建筑設計和生態理念的統一貫穿到綠色建筑的全過程,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關注建筑生態、環境特征的表現和技術的運用,使之融入建筑設計中,產生建筑形象。一個好的生態建筑,不僅要有出色的構造設計和優秀的建筑材料, 更重要的是要有先進的生態技術系統的應用。因此,設計在尊重自然環境、減少能源消耗的同時,還要從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角度考慮建筑功能與生態環境穩定性和持久性。

2、綠色建筑設計的特點應符合整體設計與多元共融。結合當地文化內涵,發掘不同建筑類型的特點,開發適合本地生態環境的新型能源和技術,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滿足使用者對適宜的、高舒適居住環境的追求,提升整個設計的環境質量和文化品質。其特點應符合建筑設計的整體設計,多元共融。力求科學化、邏輯化、智能化、系統化的設計,使整體功能適應各種功能性質的使用要求。倡導綠色建筑設計,是我們在建筑創作中應該明確的主導思想。

(二)綠色建筑設計是一項跨學科的綜合性設計

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將有關復雜的生物技術、生態技術、人文精神、環境與能源策略融入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強調發展生態經濟和能源結構的生態化,以綠色GDP為政策導向促進知識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產業的持續發展。因此,綠色建筑設計比傳統的建筑設計涉及的技術領域更為廣泛,是一項跨學科的復雜綜合性設計,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綠色建筑設計要解決的問題是城市建設和人居環境問題。所以在操作上應以廣義建筑學為主導,在協同景觀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城市生態學、自然資源學、植物群落學、地理學的基礎上,還應與結構、材料、生物、環境、熱能、經濟等進行綜合研究,多學科的技術特點增加了設計的復雜性,也為綠色建筑設計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

結束語:

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發展趨勢,也是各國研究的重點,它涉及到學科很多,比如建筑、材料、環境、能源等,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合作。但是,它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滿足人們對健康舒適的要求,從國家層面上考慮,也是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對它的節能措施我們還應繼續深入研究,造福后代。

參考文獻:

[1]郭嚴,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的探討[期刊論文],《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2]肖健,淺談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節能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3)

[3]孫延軍,李澎,劉冰,談綠色建筑設計[J],陜西建筑,2008(09)

猜你喜歡
建筑設計利用綠色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畫與理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追蹤綠色的秘密
廢物巧利用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