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5-10-21 19:27鄧曉玲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9期
關鍵詞:存在問題對策

鄧曉玲

【摘 要】目前我國在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給整個工程建設帶來了嚴重的質量隱患和不當后果。本文從參與招投標行為的主體招標方、投標方、監管機構等分析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并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各種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對策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作為招標方的建設單位及其委托單位,通過發布招標文件,邀請潛在投標人來參與競爭投標,按照規定的程序辦法,擇優選取中標者,并與之簽訂合同,由其完成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的交易方式,具有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在我國建設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制度從發展至今經歷了四個階段,正處在逐步健全和規范的階段。

1.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招標方存在的問題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招投標過程,其實就是招投標各方基于建設工程項目而相互了解、相互競爭、互贏互利的博弈行為過程[2]。工程招投標是以買方為招標方,以賣方為投標方的競低價博弈模式,招標人在整個招投標活動中處于主導和決策地位。這為權利尋租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招標方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規避招標

一些業主或發包方為謀取利益,通過采取各種手段來規避監管、逃避招標過程。一是從項目規模上將工程項目進行拆分,化成若干個小項目來立項,以這種化整為零的方式來縮小項目的規模和造價,以致于達不到招投標的標準,從而來逃避招標;或是從工期上對工程項目施工進度進行分段,通過工期來拆解項目。二是擅自改變招標方式。將公開招標變為邀請招標,降低了建設工程招投標的競爭程度,也滋長了不正當交易和腐敗行為,造成吃回扣,權錢交易,虛假招標,私泄標底,賄賂投標和違法分包等行為的產生[3]。

1.1.2“黑白合同”并存,暗箱操作嚴重

為規避法律監管,某些工程項目在經過正常的招投標程序后,在合同實施過程中擅自更改登記備案的合同內容,如降低工程項目施工標準、增加工程定額、延長施工期限等以達到不正當目的。這類合同稱之為黑合同,更改的合同是雙方簽訂形式合理合法的合同,稱之為白合同。在此情況下,備案的合同形同虛設,為雙方暗箱操作、互通互串提供了巨大空間,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工程招投標活動。

1.1.3對投標方的資格審查流于形式

資格審核是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中招標方一項重要的流程,分為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潛在投標人只有通過資格預審才能進行投標活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出現投標人資質、業績等弄虛作假情況。

1.2投標方存在的問題

1.2.1圍標串標現象嚴重

在招投標過程中, 投標方常常通過“圍標”形式來減少競爭。其實質是多個投標人串通投標,圍標人與參與人達成協議,事先約定同盟中的某個投標人中標,然后聯合起來將其他競爭對手排出市場來達到中標目的,然后按照約定向陪標人支付一定報酬。除了招標人的“圍標”行為外,招標人和投標人之間也存在串通行為。雙方通過私下達成協議,招標人意圖讓自己中意的投標方中標,常常漏標、泄標。

1.2.2假借資質行為

在招投標的競爭過程中,某些不具備相應資格的承包商,為了能夠達到投標要求,借用符合條件的單位資質來參加投標。一種情況是有資質但未具備某次項目招標要求,為了某次投標單獨借用資質較高的企業資質進行投標;一種情況是不具備任何工程項目的投標資質,通過繳納一定數量的“管理費”長期借用其他企業的資質;還有一種情況是總包方中標后通過分包的形式讓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以“合法”的勞務分包來掩蓋借用企業資質行為。

1.3行政監督存在的問題

1.3.1招投標的執行機構和監管機構職能界定不清

目前很多地方的招標投標管理機構既當“裁判”,又當“球員”。在作為監管部門的同時又參與招投標活動。操作和監管職責無法進行清晰劃分,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發生錯位。同時對招投標過程進行干預,插手招投標的具體操作,加大了人為干擾,為某些參與人謀取私利,導致工程腐敗、職務腐敗等。

1.3.2招投標信息化平臺建設滯后

工程項目招投標行政監督方面存在招投標平臺建設嚴重滯后問題。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尚未建立,招標投標活動仍然遵循傳統的程序,整個過程及關鍵步驟無法進行系統記錄,存在分散性,監管部門無法對招投標活動進行系統監管。招投標平臺建設的滯后還制約了招投標活動的范圍,為招標方逃避監管提供了借口。

2.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

2.1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我國雖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規范招投標活動的法律法規制度。但很多法律法規缺乏可操作性,條款不明確,地方細化行為難以統一,一些法律法規存在嚴重的滯后性,難以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

2.2招投標體系不規范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政企不分,監督與執行權利集于一體,權力過于集中。大多數招標代理機構還是半官方機構,一些招標代理關系的產生并非出于發包人本身的需要,而是變相強制產生,違背了市場化的操作原則。

2.3企業誠信缺失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完善,人們普遍缺乏誠信意識。而建筑市場缺乏誠信標準和市場失信獎懲措施缺失,在高收益和較低的違法成本誘惑下,招標方和投標方為謀求高額利潤而進行違規操作。

3.規范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的對策研究

3.1 逐步建立和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法律制度和運行體系

通過修訂建設工程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彌補其中的漏洞和問題,完善細則,提高可操作程度。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減少政府過多的人為干涉,形成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3.2規范招標人員的管理

通過制定嚴謹科學的招標文件,提高招標程序的公開透明程度,招標文件不得隨意添加文件條款以外的條件。政府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監督和管理,提高違法成本防止違規操作。將招標辦成為行政執法監督的專業機構,使招標代理機構與招標辦的職能分離,提高招標代理機構的專業素質程度。

3.3防止投標過程中的不正當競爭

嚴把投標方的資質預審關。對招投標工作進行全程監督,防止投標方的惡意競爭行為。堅決打擊和取締投標過程中的串標和圍標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競爭機制,減少政府對招投標行為的干預。同時加強后續監管工作。

3.4加快建立招投標信息化服務體系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投入,實行電子化招投標。使招標方、投標方、招標代理機構、監督管理機構、評標專家在同一交易平臺上,降低招投標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在此平臺上發布招標公告,對投標單位進行資格預審、開標、評標、中標結果進行公開,提高招投標活動的公開化程度。

4.結語

招投標行業在我國正處于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階段。招投標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給予解決,同時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共同努力。 [科]

【參考文獻】

[1]程志雄,張妮麗主編.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

[2]李麗娜.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博弈分析[J].丹東:遼寧學院學報(自然那科學版),2012(12).

[3]黃建國.把好工程廉潔第一關——以規范招投標防治工程建設領域腐敗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監察,2012(17).

猜你喜歡
存在問題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