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分析

2015-10-21 19:27張晟源李明玉
科技致富向導 2015年9期

張晟源 李明玉

【摘 要】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加大了對城市生態用地的破壞,城市生態用地保護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增加。本文利用ArcGIS對2005年和2013年延吉市影像圖解譯,生成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土地類型矢量圖,柵格化之后利用Fragstats 4.2來計算核心的景觀指數,對每一年的景觀指數進行分析,最后得出延吉市生態用地空間結構的動態變化,并給出簡單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分析;延吉市

城市是以人類活動為主導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進程不斷加速,城市擴建過程中,人類和土地的需求之間的矛盾不斷增長,具有巨大生態價值的自然生態用地景觀,如林地、濕地、草地等不斷被侵占,逐漸轉變為建設用地,逐漸喪失了其原有的生態價值,導致土地生態服務功能受到削弱乃至損害,生態效益降低,進而破壞了城市與區域生態平衡,影響了城市與區域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保護城市生態用地是延吉市地區新時期城市規劃建設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任務。本研究擬借鑒城市規劃、景觀生態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基于3S技術,對延吉市的城市生態用地景觀進行分析與優化研究為延吉市城市規劃、綠地規劃以及城市生態綜合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區概況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脈北部。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政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面積1748.3平方公里。城區面積為45.0平方公里。研究區是2013年延吉市西市場附近為中心,到建成區最北端為止做圓,半徑大約7km范圍內。

2.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文所應用的資料有2005年城市現狀圖、2013年延吉市城市現狀圖,1:1萬延吉市地形圖,利用延吉市1:1萬地形圖對2013年城市現狀圖進行幾何校正,然后以2013年的圖像對2005年的城市現狀圖進行較正。

3.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定量分析

3.1景觀指數分析

參考2007年《土地類型現狀分類》,根據延吉市城市土地類型現狀,把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分為耕地、林地、綠地、水域、園地和其它生態用地6類。通過對2005年和2013年城市現狀圖矢量化,得到矢量圖,然后在進行矢量轉換城柵格,利用fragstates4.2計算得生態景觀指數。

2005年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指數分析如下,05年延吉市研究區內總斑塊數350個,總面積15553.25公頃。從(表3-1)中都可以看出,斑塊面積最大的是耕地,占總面積的50.83%。耕地的類型面積比,板塊平均面積,平均形狀指數都遠大于其他類型斑塊,可以看出耕地斑塊比較集聚,形狀很規則;綠地和水體的分維數都較小說明分布比較破碎,非生態用地類型平均形狀指數較大,而分維數相對較小,說明斑塊比較聚集,但是破碎,連通性較差,形狀不規則。

2013年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指數分析如下:研究區總面積為16554.75公頃,斑塊總數602個。13年7個用地類型中最大的依然是耕地,占總研究區域面積的50.32%,斑塊平均面積、分維數和平均形狀指數都較大,說明形狀比較完整,連通性比較好;水域和綠地的分維數、平均形狀指數和最大斑塊指數都較小,說明其斑塊比較破碎;林地的斑塊面積雖然較大,但是其平均斑塊面積較小,說明林地斑塊的大小區別很大,且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3.2 05年到13年延吉市景觀指數變化分析

從2005年到2013年,延吉市研究區內斑塊總數從350增加到602塊。平均斑塊面積從44.43ha減小到27.50ha,這說明延吉市景觀格局正趨于多樣化和破碎化,多樣性和破碎度指數的增加說明延吉市生態系統趨于穩定,表明研究區內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大。就單個景觀要素來說,減少幅度最大的是林地,增加面積最大的是非生態用地,說明在擴建城市用地的同時,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和對周圍環境的破壞。2013年比2005年多樣性指數和均勻度之后有所增加,破碎度和優勢度均增長,說明單一的景觀多整體景觀格局的控制性降低,景觀異質性和多樣性增加,但整體變化不是很大。

3.3延吉市生態用地各類型面積轉換分析

根據(表3-4)城市生態用地景觀類型面積轉化情況分析,耕地保存的面積最大,達到了97.58%,但是面積變化雖然不大,但是由林地轉化的面積很大,達到651.86ha,而由耕地轉化為非生態用地的面積也達到了700.87ha,非生態用地在擴建中主要占據的是耕地,而耕地再從林地之中轉換過來;綠地斑塊面積的增加主要來自于非生態用地,增加了道路和河流的防護綠地及公園綠地的建設;水域斑塊面積有所減少,城市規劃中一部分填湖,填河措施,轉化成耕地和非生態用地,水域環境遭到破壞。從轉換中我們觀察到,各類型景觀轉換是比較復雜的,但最顯著的是耕地、林地及非生態用地。

4.結論與討論

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軟件對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進行分析,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主要以耕地為主,林地和非生態用地景觀占很大比重。由于森林的過度砍伐,森林覆蓋率下降,非生態用地主要是建設行用地不斷擴大,景觀多樣性指數和破碎度指數增加,景觀穩定性增強。

綜合延吉市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分析結果,首先,延吉市應加大對林地資源的管理,防治林地面積進一步減少,其次延吉市沒有注意對延吉市水域周邊綠地的保護,使得水域周邊綠地面積寬度不斷下降,所以延吉市也應該在水域周邊綠地的建設上加以重視。整體上來說還是要加強對城市結構的優化,使城市生活環境更加協調。 [科]

【參考文獻】

[1]馬世俊,王如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生態學報,1984,4(1):1-9.

[2]夏北成等.城市生態景觀格局及生態環境效應.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3]董雅文,周雯,周嵐,周惠.城市化地區生態防護研究—以江蘇省南京市為例.城市研究,1999,(2):6-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