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分析

2015-10-21 18:15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內分泌腫瘤

周 銳

【摘 要】目的:對胃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進行分析。方法:對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并對所有患者的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大部分為老年人,其臨床癥狀比較類似,在胃竇部及為賁門部比較常見。40例患者中共有典型類癌4例,不典型類似和小細胞癌分別為12例和24例,多數癌細胞表達神經內分泌標記物、突觸素(Syn)、嗜鉻素A(CgA)及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CD57陽性。結論: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病理上的變化,病理分型的正確性對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胃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來自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異質性腫瘤,在全身多個器官與組織均可發生,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最為常見。世界衛生組織在2010年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提出了新的分類方式。實際上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并不多見,但是近年來的發病率卻顯著提高[1]。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主要對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進行研究,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40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在33~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6歲。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相似,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及隱痛,進食過程中有梗阻感,少數患者有黑便。共有20例患者腫瘤位于為賁門部,17例患者位于胃竇部,其余患者位于胃體部,均行胃切除手術。

1.2方法

用10%中性福爾馬林對所有標本進行固定及石蠟包埋,并利用蘇木精-伊紅及SP法免疫組化染色,采用邁新公司的即用型康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突觸素(Syn)以及上皮膜抗原(EMA)等產品,DAB顯色陽性細胞細胞漿呈現出黃色的顆粒狀,并對陽性與陰性對照進行設置,利用光鏡對組織學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進行觀察。

2結果

2.1大體檢查

所有患者病理大體類型為潰瘍性27例,8例為隆起型,5例為息肉狀,最大腫塊徑在1.5~12cm不等。

2.2光鏡檢查

Ⅰ型為典型類癌(4/40),鏡下特點表現為癌細胞形態趨于一致,大小中等,具有豐富的胞質,呈現出淡嗜伊紅色,呈卵圓形或圓形,居中,癌組織排列比較規則,主要呈現出島嶼、鳥巢、梁索等形狀,無壞死;Ⅱ型為不典型類癌(12/40),鏡下特點表現為癌細胞形態大小不一,中等數量的胞質,呈卵圓形、圓形或者短梭形,染色質顆粒粗,癌組織排列比較規則,主要呈現出鳥巢、片塊、菊形團樣等形狀,可見少量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等成分;Ⅲ型為小細胞癌(24/40),鏡下特點表現為癌細胞體積較小,大小趨于一致,具有稀少的胞質,深染,呈裸核、圓形、卵圓形等形狀,細胞界限不清楚,多見分裂及大量壞死。

3討論

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比較少見的腫瘤,大約占胃腫瘤的3%[2],其生物學特性、病理學特征以及預后存在顯著差異,同時臨床表現也不典型,沒有統一的病理診斷標準,因此對臨床治療及預后造成了嚴重影響。一般來說,多數瘤細胞表達神經內分泌顆粒,因此被命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譜系,其中存在組織學由高到低、生物學行為從良性到惡性的演變,因為分類標準存在差異,胃神經內分泌腫瘤不同類型的檢出率也存在差異。大部分學者認為,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分化實際上是一個漸變的構成,從胃內分泌細胞增生到異型增生,再到胃類癌,再到不典型類癌,最終演變為神經內分泌癌。

在胃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典型類癌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即使出現轉移也會局限在淋巴結和肝等部位,出現轉移也不會影響病人的長期生存;非典型類癌是多相性腫瘤,這樣就可以對其不同研究中具有不同的預后進行解釋了,如果腫瘤與肺大細胞神經分泌癌的體征相類似,這時的預后是很差的;小細胞癌與肺小細胞癌相類似,其主要特征表現為高度侵襲性臨床經過。本次研究中共有4例患者為息肉樣典型類癌,其腫瘤面積是1.5cm,瘤組織不存在明顯浸潤,且預后情況較良好,其余患者的腫瘤多為潰瘍型和隆起型,體積在2cm以上,呈現出浸潤性生長的特征。

本組患者中大多數為老年人,在性別上不存在明顯差異,同時臨床表現也不明顯,沒有明顯的臨床內分泌癥狀,這可能是因為分泌激素量比較少導致的。共有4例小細胞癌中存在腺癌成分,5例非典型類癌與4例小細胞癌淋巴結轉移為灶中存在腺癌成分。且根據相關文獻報道,有大約10%~20%的腺癌鐘可見神經內分泌細胞分化[3],提示組織學起源和一般腺癌存在類似的地方,均來自于多潛能原始干細胞增殖??傊?,雖然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比較低,但是一經發現多數已經發生轉移,且預后較差,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病理上的變化,因此病理分型的正確性對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劍昂,韓序,方圓,趙婧,紀元,樓文暉,許雪峰.胃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根治性手術后預后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3,(10):866-870.

[2]陳慶明,李明,張潔民,劉麗娜.13例無功能性闌尾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病理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13):120-123.

[3]鄧玉潔,陳曉輝,林學德,施烯,曾烏查,鄭敏.胃高度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14,(10):1093-1097.

猜你喜歡
內分泌腫瘤
婦科內分泌失調的臨床治療研究
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
你真的了解內分泌失調嗎
內分泌失調是什么病
致命腫瘤忽然消失
腫瘤標志物的認識誤區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餓死”腫瘤的納米機器人
了解內分泌……
穩住內分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