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

2015-10-21 18:15陳曉霞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陳曉霞

【摘 要】目的 探討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方法 2013年1月我院加強了實施抗菌藥物重點專項管理,將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2000例作為參照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2000例作為研究組,比較我院在實施抗菌藥物管理前后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變化。

結果 研究組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即P<0.05);各類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均有所下降,經培養發現,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的細菌耐藥性明顯下降,但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有上升。 結論 落實抗菌藥物管理,能有效降低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及細菌的耐藥性,抗菌藥物管理在臨床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抗菌藥物管理;使用強度;細菌耐藥性

抗菌藥物也稱為抗菌素,是由真菌、細菌等微生物或者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者其他活性的代謝產物【1】。隨著抗菌藥物廣泛應用的同時,臨床出現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濫用等現象,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細菌耐藥性增強等【2】。為了促進我院合理應用抗菌藥物,2013年1月我院實施抗菌藥物管理,筆者就抗菌藥物管理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進行探究,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礎資料

2013年1月我院加強實施抗菌藥物重點專項管理,將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2000例作為參照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2000例作為研究組。

參照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163:837,年齡12~75歲,平均年齡(41.35±2.17)歲;研究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158:842,年齡12~75歲,平均年齡(41.62±2.01)歲。參照組患者和研究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參照組2000例患者及研究組200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主要內容有抗菌藥物使用種類、使用劑量、使用天數,并對患者的病原菌進行培養,觀察其耐藥性。根據患者的資料計算參照組患者及研究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抗菌藥物用藥頻度/住院總天數×100。病原菌耐藥性采用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根據瓊脂擴散法進行。

1.3評價指標

比較參照組患者及研究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兩個階段的病原菌耐藥性。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6.0分析處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患者平均年齡等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百分比表示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等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組間比較,P小于0.05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 兩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

抗菌藥物 參照組 研究組 變化百分比

青霉素類 3.38 1.57 -53.55%

內酰胺類 12.28 3.74 -69.54%

氨基苷類 0.16 0.05 -68.75%

大環內酯類 5.00 3.56 -28.80%

喹諾酮類 14.35 3.42 -76.17%

硝基咪唑類 8.14 6.07 -25.43%

抗真菌藥 0.44 0.35 -20.45%

頭孢菌素類 23.96 30.10 +25.63%

總計 67.71 48.86 -27.84%

從上表看出,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大部分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均下降,且下降幅度明顯,但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有明顯上升,參照組患者與研究組患者各類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相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即P<0.05)。

經藥敏試驗,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埃希菌對氨基苷類、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均有明顯下降,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即P<0.05)。

3.討論

抗菌藥物對很多細菌有殺滅作用,還對較多的致病微生物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所以廣泛在臨床應用。中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有資料顯示,中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達到74%以上,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的50%左右,但細菌感染疾病占全部疾病的20%左右【3】,也就是說,有很大的部分屬于抗菌藥物濫用現象,中國已經成為抗菌藥物濫用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抗菌藥物濫用主要表現為不該用抗菌藥物時應用,應用抗菌藥物的劑量過大,抗菌藥物的品種亂用,聯合用藥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時間過長等,以上幾種情況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還會增強病原菌的耐藥性,提高感染率,導致抗菌藥物濫用問題更加嚴重。

對醫院加強實施抗菌藥物重點專項管理,通過嚴格控制抗菌藥物使用品種、用藥劑量、適應癥等,有效促進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且病原菌耐藥性有明顯的下降,說明實施抗菌藥物管理能有效控制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強度,促進臨床更加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張志強,李晉,王靜茹等.抗菌藥物管理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37):75-76,79.

[2]曾麗寧.抗菌素管理對抗菌素使用強度及細菌耐藥性的影響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0(23):139-140.

[3]姜思通,劉玉君.2003~2007年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用藥密度對細菌耐藥性影響結果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8,17(6):401-403.

[4]侯德平.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用藥密度變化對細菌耐藥性所產生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1(7):195-195,19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