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救治體會

2015-10-21 18:15鄭志剛1葉源春2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臨床特點

鄭志剛1 葉源春2

【摘 要】目的 總結百草枯中毒的臨床特點及救治方法。方法 對52 例百草枯中毒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死亡組與存活組的臨床表現,就診時間、口服毒物劑量及肝腎功能、胸片改變情況。結果 存活組較死亡組在口服量、就診時間、肝腎損害具有統計學差異。結論 百草枯中毒死亡率高,主要臨床表現為消化道損傷、嚴重肝腎損害及肺部纖維化;口服量少,及時糾正,早期洗胃、血液灌流及綜合治療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關鍵詞】百草枯中毒;臨床特點;救治體會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蕪蹤,分子式C12H14N2C12,為純白色結晶,商用多為20%墨綠色溶液,在酸性及中性溶液穩定,遇堿水解,是一種應用廣泛,毒性較高的農業除草劑,其病死率極高,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中毒后主要損害肺和腎臟,表現為急性肺泡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迅速發展的肺間質纖維化、腎小管壞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為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對本病的認識,提高對于本病早期急救水平,我們回顧了分析了2010 ~ 2014年間本地區5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經綜合治療后,死亡13 例,存活39 例?,F將一些急診搶救經驗分享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共52 例,依據有無存活分為存活組和死亡組。

1.2 診治經過 入院后立即予碳酸氫鈉清潔洗胃,20%甘露醇250ml胃管內注入導瀉,予30g蒙脫石稀釋到250ml及20%甘露醇250ml 間隔4小時口服,直至排出陶土樣大便,洗胃后立即予大劑量維生素C和還原型谷胱甘肽抗氧自由基,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同時轉診上級醫院繼續予血液灌流治療。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入院后抽靜脈血,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并完善胸片檢查,同時追蹤患者后續治療療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一般資料 存活組13例,男8 例,女5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35.4±17.3歲,死亡組39例,男25 例,女14例,年齡15-77歲,平均年齡:42.4±16.2歲,從口服至入院治療時間為30min-26小時,平均5.9±6小時。服藥量:100ml以上的14例,50-100ml有26例,50ml以下的12例臨床表現:大多患者以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合并有口咽部粘膜糜爛、充血,咽后壁疼痛,吞咽不適等表現。

2.2 輔助檢查 白細胞范圍(4.7-27.7)×109,腎功能異常28例;肝功能異常18例;胸片表現異常24例,詳見表1;結果顯示存活組較死亡組在服毒量、服藥后就診時間存在顯著差異;死亡組較存活組肝腎損害較為明顯,且更多出現肺部X線改變。

表1 存活組與死亡組臨床資料比較

存活組 死亡組 P值

例數 男 8 25

女 5 14 0.86

服毒量 <50m 10

3 2

50ml-100ml 23

>100ml 0 14 <0.01

年齡(歲) 35.4±17.3 42.4±16.2 0.13

服毒就診時間 1.35±0.8 6.9±6.2 <0.01

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 10.9±2.01 18.3±5.51 <0.05

腎功能 尿素氮 7.2±1.3 12.3±6.76 <0.05

肌酐 63.5±11.3 153±32.3 <0.05

肝功能 TBIL 13.5±5.5 25.5±12.3 0.023

AST 33.4±12.5 58.2±19.1 <0.05

ALT 36.5±12.4 70.3±35.3 <0.01

肺部X線異常 2 22 <0.01

3討論

本組資料中顯示,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極高,達75%,顯著高于文獻報告,患者的生存機會取決于服毒量和就診時間早晚,不同服藥量與不同就診時間搶救成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服藥量越少,搶救越及時,存活率越高。百草枯中毒早期大多數患者僅表現為惡心、嘔吐、咽痛等常見的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甚至沒有癥狀,在口服百草枯24小時后才在家屬的勸說下就診,延誤了就診時間,這提示我們需加大對于百草枯中毒嚴重性的宣傳,多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教育。

早期百草枯中毒最常見的是肝腎損傷,表現為血清總膽紅素、轉氨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我們的資料顯示死亡組肝腎功能損害較存活組明顯升高,提示著動態監測血清肝腎功能對于患者預后有一定的預測價值。后期主要是引起肺損傷,也是最嚴重的并發癥,由于肺泡細胞對百草枯具有主動攝取和蓄積特性,可引起急性肺泡炎、肺水腫、肺間質纖維化等,多在中毒后1周內發生,2- 3周呼吸困難達高峰,患者多死于呼吸衰竭;目前認為,百草枯經口攝入后在胃腸道吸收率為5%-15%,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腸,吸收后0.5-4h內血漿濃度達到峰值,因此,應盡快用碳酸氫鈉洗胃,灌注蒙脫石散吸附毒素及甘露醇導瀉清楚進入小腸的毒物,減少毒物吸收入血。其次,百草枯吸收入血后大多以原形經腎臟排出,腎臟是中毒開始濃度最高的器官,隨著肺泡細胞主動攝取和吸收百草枯后,一般口服15h在肺中達到峰值,因為肺纖維化導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盡早通過血液灌流清除進入血液中的百草枯,對于治療尤為關鍵,一般建議越早越好,6小時內完成效果最好[1,2]。因為基層醫院設備缺乏,常需轉診到上級醫院進行血液灌流,對于目前我們搶救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百草枯中毒診斷與治療"泰山共識"專家組,菅向東.百草枯中毒診斷與治療“泰山共識”(2014).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4.(02):117-119.

[2]吳冬,盧中秋.血液灌流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應用現狀.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5.33(4):316-318.

猜你喜歡
臨床特點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特點及住院期間轉歸研究
小兒重型顱腦損傷臨床特點及護理干預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分析
頑固性高血壓臨床診療分析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與治療體會
老年胃潰瘍患者與中青年胃潰瘍患者臨床特點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