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多藥肺結核病研究進展

2015-10-21 18:15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傳染機制

姜 燕

【摘 要】耐多藥肺結核病是經呼吸道傳播的一類疾病,也因由呼吸傳播,因此該病的傳染也難以得到有效避免。與此同時,結合臨床病例發現,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很難治愈,并且死亡率極高。為了更深層次地了解耐多藥肺結核病,本文在分析耐多藥肺結核病定義及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其機制及臨床治療進行探究。

【關鍵詞】耐多藥結核??;傳染;機制

根據WHO[1]報道表明:現狀下,全世界已經有二十多億人引發了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年均新發結核患者達到了八百萬到一千萬人次,當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處于耐多藥危險當中。由于耐多藥肺結核病是經呼吸道傳播的,因此其傳染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為了使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的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對耐多藥肺結核病的預防及治療策略加以明確便顯得極為重要。

1.耐多藥肺結核病的定義

耐多藥肺結核病指的是結核病患者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經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證實至少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此類病灶的特點明顯,治療時間長、治愈難度大、治療費用昂貴以及病死率高等。與此同時,耐多藥肺結核病還會導致結核病回升,屬于一類難以避免的傳染性疾病。

2.耐多藥肺結核病產生的原因

在我國,耐多藥肺結核病發病率頗高,全球有二十七個高耐藥結核國家,而我國便是這二十七個國家其中的一個。早在2007年,WHO便把我國視為二十五個耐多藥結核病以及嚴重耐多藥結核病的最優先控制國家之一。由于耐多藥肺結核病在臨床中難以得到有效治愈,因此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便尤為重要。從根本上而言,出現多耐藥突變最顯著的因素便是化療的不合理性。這其中有醫生方面的原因存在,也有患者本身的原因存在。首先,對于患者來說,主要表現為匱乏結核病相關知識,常會出現用藥不合理等情況,進而引發了耐多藥結核病。在醫生方面,主要存在藥物聯合使用不科學、藥物配制比不科學以及指導患者用藥不充分等狀況,進而引發耐多藥結核病。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結合大量文獻資料[2]都表明,治療方法不合理、不規范是引發耐多藥肺結核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醫生因素和患者因素也歸屬于治療方法不合理、不規范的范疇。因此,實現規范治療、科學治療便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

3.結核分枝桿菌耐多藥機制分析

大量研究者對一線抗結核藥物以及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結合了細菌分子遺傳學以及比較蛋白質學等,結果顯示:耐藥性的出現和菌體染色體中一些基因的突變存在相關性[3]?,F狀已經證明出,像編碼烯酞基還原酶的 inhA基因以及編碼過氧化酶-過氧化物酶的 KatG 基因,在突變的情況下,便是結核分枝桿菌耐異煙肼的主要分子機制。對于編碼RNA聚合酶β亞單位的rpoB基因來說,在突變的情況下,屬于>95%的耐利福平菌株的分子機制。而rpls的突變,或者rrs的突變,則屬于80%耐鏈霉素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分離的機制。所以,基于整體層面分析,染色體介導的耐藥性,便屬于結核桿菌引發耐藥的最為重要的一種模式。與此同時,需充分明確的是,絕非全部的耐藥菌株都和與之對應的基因的突出有所關聯,以某些耐利福平菌株為例,便不具備rpoB突變。

以現狀下針對結核分支桿菌MDR的分子機制探究成果為依據,導致大部分MDR菌株引發機制最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藥物作用靶分子的編碼基因逐步突變累積??傮w來說,耐多藥結核病基于治療期間引發的幾率頗高,并且主要是由于人為因素引發的。雖然現狀下,對于耐多藥結核病機制有足夠的了解,在了解其機制的情況下,便能夠對其突變狀況有足夠的認識,進一步為相關治療方案的完善提供依據。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其一,雖然有65%到95%的耐藥菌株能夠將突變的耐藥基因檢測出來,但是還有少部分耐藥菌株沒有對其詳細的耐藥機制加以明確。其二,基于耐藥基因檢測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屬于耐藥株;而敏感株檢測出來的卻非常低,這可能是因為在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敏感株被殺害。其三,目前在基因突變和耐藥表型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方面研究課題較少,需進一步兩者的關聯性進行研究,從而為后續診療提供必要的保障。

4.耐多藥肺結核病的臨床治療探究

4.1化學方法治療

耐多藥肺結核病治療需依據藥物敏感性檢測結果,掌握本地區既往用藥情況,詳細詢問既往用藥史,充分評估本地區耐藥患者的數量、類型和發展趨勢,以二線注射類藥物和氟喹諾酮類藥物為首選,在選擇好4種有效的二線抗結核藥物基礎上加吡嗪酰胺組成,嚴格實施全程督導化療管理,總療程一般為9-30個月,具體需根據耐藥和療效情況而定。以《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5》為依據,抗結核藥物主要劃分為:一、一線口服抗結核藥物,此類藥物藥效最強,耐受性最佳,如果具有實驗室證據和臨床治療史提示該組中的藥物有效,就應該選用。如異煙肼、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等。二、注射用抗結核藥物,所有耐藥結核病患者都應在強化期接受注射類抗結核藥物治療,如鏈霉素、卡那霉素以及阿米卡星等。三、氟喹諾酮類藥物。該類藥在耐多藥結核病化療治療方案中多是最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應優先選擇高代氟喹諾酮類藥物。四、二線抗結核藥物,如乙硫異煙胺、丙硫異煙胺以及對氨基水楊酸等,其中丙硫異煙胺抗結核效果最佳。五、其他種類抗結核藥物:該類藥是指療效和長期使用安全性數據有限的抗結核藥物。如:利奈唑胺、氯法齊明、亞胺培南-西司他定、克拉霉素。WHO不推薦常規用于耐藥結核病的治療,但當不能從第一至四類藥中選擇到足夠藥物組成耐多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方案時,可從該組中酌情選擇2-3中藥物。

4.2免疫方法治療

國外學者經研究表明,CD4+T細胞與CD8+T細胞均屬于抗結核保護性免疫的細胞[4]。由于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細胞免疫水平顯著較低,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采取免疫方法進行治療,對免疫增效劑加以應用便能夠起到不錯的療效。

4.3外科方法治療

耐多藥肺結核病除了采取藥物以及免疫方法治療以外,外科方法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肺切除術以及胸廓成形術等,均有不錯的療效?,F狀下,外科介入治療手段也是優良選擇。主要在手術的基礎上,使痰菌能夠轉為陰性,這樣便為綜合治療效果的提升奠定了良機。

5.結論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我國是耐多藥肺結核病發病率頗高的國家。由于耐多藥肺結核病危害程度大、治愈率低、會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需在認清其發病原因及機制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同時做好耐多藥肺結核病的預防控制。相信做好以上這些,我國的耐多藥肺結核病將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參考文獻:

[1]劉毅.耐多藥結核病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3,21:12-15.

[2]趙恒敏.王衛華.抗耐多藥結核病新藥的研究進展[J].中國防癆雜志,2012,05:324-326.

[3]李賽.湯遜.耐多藥結核病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06:523-524.

[4]黃歡欣.耐多藥結核病的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4,09:1274-1277.

猜你喜歡
傳染機制
基于目前班級閱讀下幼兒多元表達內在機制的創建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聽說,笑容是會“傳染”的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淺談基于Java的異常處理機制
傳染
皮革機制
藝術需要公共環境參與的中介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