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體檢人群體重與相關疾病的關系與護理對策

2015-10-21 18:15吳文君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健康體檢護理措施體重

吳文君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體檢人員的體重和疾病之間的關系,以及護理措施。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我院健康體檢人員中,抽選20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體重指數(BMI)的不同將其分為不同組別,比較相關疾病發生率,總結護理措施。結果:隨著受檢人員BMI的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體重變化和相關疾病的發生具有密切聯系,BMI越高,疾病發生率越高。實施護理對策,具有預防作用,能夠降低疾病發生率。

【關鍵詞】健康體檢;體重;疾??;護理措施

調查研究表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生活和飲食方式的轉變,導致肥胖人數越來越多,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的發生率持續提升[1]。為了增強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本文選取我院健康體檢人員進行分析,探討了體重和相關疾病發生率的關系,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健康體檢人員2000例,納入時間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其中男性1305例(65.3%),女性695例(34.7%);年齡處于18—60歲階段內,平均(38.5±2.7)歲。所有受檢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可以比較(P>0.05)。

1.2 方法 受檢者在身體檢查之前要求素食3天,體檢當日早上禁止飲食,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各項檢查,主要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尿常規、腹部B超、心電圖等。其中,BMI計算公式是體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血壓測定以右上臂為檢測部位,測量2次后取平均值;血液生化檢查取靜脈血5ml,測定各項血脂指標。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觀察2000例患者的BMI和常見疾病發生情況,共分為消瘦(BMI<18.5)、正常(BMI在18.5—24.0之間)、超重(BMI在24.1—28.0之間)、肥胖(BMI>28.0)4個層次[2]。

1.4 統計學方法 分析軟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各類疾病發病率作為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2000例受檢者中,消瘦36例,發生高血壓3例(8.3%)、糖尿病1例(2.8%)、脂肪肝2例(5.6%)、高脂血癥6例(16.7%);正常862例,發生高血壓175例(20.3%)、糖尿病94例(10.9%)、脂肪肝87例(10.1%)、高脂血癥163例(18.9%);超重917例,發生高血壓268例(29.2%)、糖尿病126例(13.7%)、脂肪肝184例(20.1%)、高脂血癥175例(19.1%);肥胖185例,發生高血壓84例(45.4%)、糖尿病28例(15.1%)、脂肪肝78例(42.2%)、高脂血癥36例(19.5%)。分析可知,隨著BMI的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發病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體重和疾病關系

BMI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衡量標準,能夠明確人體的胖瘦程度,判斷人們的健康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000例受檢人員中,超重人數917例,肥胖人數185例,分別占比45.8%、9.2%。隨著BMI的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發病率不斷提高,和周建芹等人的研究數據相近[3]。肥胖屬于營養障礙疾病,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患者表現為體內脂肪組織含量過高,常見影響因素包括內分泌、代謝條件、精神狀態、飲食等。在肥胖的影響下,患者不僅焦慮、自卑等不良情緒發生率更高,也會帶來浮腫、關節疼痛等身體疾病,甚至引發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威脅生命安全。田革雷的研究中稱[4],肥胖患者喜好甜食、高脂飲食,且日常運動量少,這是導致肥胖發生并不斷加重的原因。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從不同方面開展護理服務,實施心理疏導、飲食干預、運動規劃等,實現降低體重的目標。

3.2 護理措施

第一,飲食護理。研究表明,肥胖患者的飲食中脂肪飲食、甜食占比較高,而減肥的重要途徑就是限制熱量攝入、增加人體能耗。對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規劃,減少主食、糖類食物、脂肪的攝入量,多吃蛋白質食物、豆制品、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熱量組成控制如下:脂肪占比25%—30%,糖類占比40%—50%[5]。第二,心理護理。對于存在抑郁、悲觀的肥胖患者,護理人員要實施心理疏導,首先開展健康教育,改變患者的心態;然后了解患者減肥失敗的原因,調整減肥方案,鼓勵患者堅持下去,疏導消極情緒的影響。第三,運動干預。堅持運動鍛煉,能夠提高心肺功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為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制定運動方案,常見的如慢跑、打拳、體操等。已知能量消耗是體重、系數、運動時間的乘積,按照每周減重0.5kg來計算每日運動量[6]。

綜上,體重變化和相關疾病的發生具有密切聯系,BMI越高,疾病發生率越高。實施護理對策,具有預防作用,能夠降低疾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陳玉芳,陳香.健康體檢人群體重與相關疾病分析與護理措施[J].當代醫學,2011,17(11):14-16.

[2]周淑玲.健康體檢人群體重與相關疾病分析與護理方法淺析[J].健康必讀,2012,08(3):405-405,374.

[3]周建芹,于玲.中老年健康體檢人群的體重指數與血脂、血壓及脂肪肝的關系及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20(7):1751-1753.

[4]田革雷.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肥胖病人[J].當代醫學,2010,16(12):156-157.

[5]曹菊秀,王紅衛,李瑾虹,等.高尿酸血癥與三酰甘油、體重指數相關性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6):44-45.

[6]程瑛.健康體檢人群健康狀況分析及護理管理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5,04(18):2553-2554.

猜你喜歡
健康體檢護理措施體重
奇妙體驗之稱體重
稱體重
體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