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鐵力市大安河矽卡巖型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淺談

2015-10-21 19:30高云鵬高未東
地球 2015年8期
關鍵詞:矽卡巖大安燕山

高云鵬 高未東

[摘要]大安河巖金礦床位于松嫩地塊與佳木斯地塊之間的伊春-延壽地槽褶皺系中段,木蘭-茂林地槽褶皺帶,茂林褶皺束南端。區域成礦帶位于小興安嶺南段-張廣才嶺有色金屬、鐵成礦帶的中部。是上個世紀發現的小而富的巖金礦床。

[關鍵詞]矽卡巖 礦產 地質

[中圖分類號] F407.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8-22-1

1區域地質

大安河巖金礦床位于松嫩地塊與佳木斯地塊之間的伊春—延壽地槽褶皺系中段,木蘭—茂林地槽褶皺帶,茂林褶皺束南端。區域成礦帶位于小興安嶺南段-張廣才嶺有色金屬、鐵成礦帶的中部。

該區地層屬興安嶺—內蒙地層區伊春—延壽分區中部。主要有上元古界一面坡群新興組,寒武系下統西林群鉛山組、二疊系下統土門嶺組、二疊系中統紅山組、五道嶺組,侏羅系上統帽兒山組及第四系全新統等。

該區侵入巖主要有:中加里東期重熔型混染花崗巖,分布礦區南部,呈巖基狀產出;同熔型花崗閃長巖,分布礦床北—北東部,呈巖基狀產出。中燕山晚期輝石閃長巖,分布礦床北部和圣浪南山,呈巖株狀產出;花崗斑巖,分布禿頂山,呈巖株產出。

該區位于南北向遜河—鐵力—尚志巖石圈斷裂東側,北西向塔河—林口巖石圈斷裂和北東向鐵力—東風殼斷裂交匯部位東側,北東向神樹復背斜南東翼。區域內斷裂分兩組,早期以北東向為主(神樹沖斷裂、金牛溝—大安河東山弧形斷裂及金牛溝—東北溝斷裂)。晚期以北西向為主(張友溝斷裂、馬鞍山—禿井溝斷裂、北斗溝斷裂和大安河—埋汰溝斷裂)。

2礦區地質特征

2.1地層

地層自老至新主要有:寒武下統鉛山組(C1q)、二疊系下統土門嶺組(P1t)、侏羅系上統太安屯組(J2t)及第四系全新統(Q42)等寒武下統鉛山組(C1q)分布圣浪南山,由白云石理巖、大理巖、碳質板巖組成,厚度>170m。

二疊系下統土門嶺組(P1t)分布礦床南部,是礦床主要圍巖之一。由泥質板巖、含鐵石英角巖、變質砂巖、碳質板巖、灰色大理巖、變質砂巖粉砂巖組成,厚度>998m。

侏羅系中統太安屯組(J2t),分布大安河東山及三角山一帶,由安山質凝灰巖、安山巖、流紋質晶屑凝灰巖、流紋巖組成。

第四系全新統(Q42)為河漫灘堆積、沖積層,是砂金賦存層位。

2.2侵入巖

區內出露的侵入巖有中加里東期、燕山期及脈巖。中加里東期有混染花崗巖(O2γ)及花崗閃長巖(O2γδ);燕山期有花崗閃長巖(J1-2γδ)、花崗閃長巖(J1-2γδ)、輝石閃長巖(J2δ)、花崗斑巖(J2γπ)等;脈巖有細?;◢弾r、細粒閃長巖、閃長玢巖和煌斑巖等。

中加里東期混染花崗巖(O2γ),分布礦床南部,呈巖基狀產出。巖石呈灰色灰黑色,塊狀構造,似斑狀結構,基質為中?;◢弾r結構,斑晶由鉀長石、微斜長石組成,巖石混染現象及片理化普遍發育,其內分布有北西向絹英巖化帶和巖金礦化體。是區內巖金主要礦源巖之一。

中加里東期同熔型花崗閃長巖(O2γδ),分布礦床東部,呈巖基狀產出。巖石呈灰黑色,塊狀構造,中粗?;◢徑Y構,侵入寒武系下統鉛山組,被中燕山晚期輝石閃長巖侵入。

中燕山早期花崗閃長巖(J1-2γδ)分布礦床北部,呈北東向巖株狀產出被中燕山晚期輝石閃長巖侵入。中燕山晚期輝石閃長巖(J2δ)分布礦床北部和圣浪南山,受北東向金牛溝—大安河東山斷裂和北西向大安河——埋汰溝斷裂控制,呈巖株狀產出,是巖金成礦母巖?;◢彴邘r(J2γπ)分布礦床西部禿頂山,呈巖株狀產出,是禿頂山銅金礦化成礦母巖。脈巖類主要有:閃長玢巖和煌斑巖等,多與巖金礦化相伴產出。

2.3構造

礦區土門嶺組屬神樹復背斜南東翼的次級向斜,走向北北東—近東西,傾向北西西—北,傾角(60-70)°,斷裂主要為北東向神樹沖斷裂,分布礦區北,沿呼蘭河谷分布,控制禿頂山花崗斑巖體,金牛溝—大安河東山斷裂,分布礦區中部,控制大安河輝石閃長巖體和圣浪南山輝石閃長巖體展布。北西向斷裂主要為大安河—埋汰溝斷裂,切割北東向斷裂,大安河巖金礦床分布在北東和北西兩組斷裂交匯部位,故斷裂控礦明顯。

3礦體地質

3.1礦體特征

大安河巖金礦床分布中燕山晚期輝石閃長巖巖株與二疊系土門嶺組變質砂巖夾大理巖接觸帶。原勘探過程中共控制12條礦體(表內9條),所有礦體平行展布,分布(9-10)線間,其中(1)、(2)、(3)號為主礦體,占礦床總儲量98.52%。

3.2礦石質量

礦石結構以他形粒狀為主、半自形粒狀次之,礦石構造以稀疏浸染狀為主,團塊狀次之。

礦石成分:金屬礦物主要為自然金、金銀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輝鉍礦和毒砂等,表生礦物為褐鐵礦、孔雀石的藍銅礦等。脈石礦物以鈣鐵石榴石、透輝石為主,方柱石、綠簾石、透閃石、陽起石、綠泥石、石英、方解石次之。

其中,自然金以形態邊界不平整,呈尖角枝叉為主,粒度粗細不等,以細粒為主。

3.3礦體圍巖和夾石

該礦床主要圍巖是:輝石閃長巖、石榴石透輝石矽卡巖、石榴石矽卡巖、石榴石方柱石矽卡巖、大理巖,變質石英砂巖。

4礦床成因

早二疊世,由于陸殼裂陷拉張,形成二疊世新的海侵,本區接受了一套陸源濱-淺海相碎屑巖建造,以變質石英砂巖、板巖為主,夾灰巖及凝灰砂巖透鏡體,其中變質石英砂巖和大理巖有較高的金豐度值。局部有富集的趨勢,區內主要礦體均賦存于其附近,故可作為金的初始礦源層。

進入燕山期后,區域內構造應力場由近南北轉為北東向,北東向構造活動強烈,由此區內有較多的淺成侵入巖沿北東向侵入,與區內多種金屬礦產成礦關系密切。本區內侵入的輝石閃長巖體其本身含有較高的金豐度,上侵到土門嶺組時,與大理巖和石英砂巖接觸帶進行雙交代,形成矽卡巖。在此過程中,輝石閃長巖所攜帶期后氣水熱液從圍巖中捕獲的金元素與其本身所含金元素一起,參與雙交代,形成了早期含金矽卡巖。

此后,長期構造活動使已固結的矽卡巖和輝石閃長巖產生破碎和裂隙,為后期熱含礦液活動的形成通道和空間。含礦熱液沿構造活動帶運移,并在早期形成的含金矽卡巖及其附近進行改造,由于物化條件的改變,在適宜部位沉淀富集,形成多階段、多成因的金礦床。

綜上,該礦床的成因類型是:矽卡巖疊加熱液蝕變巖型金礦床。

猜你喜歡
矽卡巖大安燕山
敞口壇
試論巖體侵位機制對矽卡巖型礦床的制約
燕山大學
對淶源縣南趙莊鉛鋅礦床礦床特征及礦床成因研究
京津冀的山
東天山雅滿蘇鐵礦床矽卡巖成因和礦床成因類型剖析
燕山—太行山片區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業碳排放EKC曲線研究
西藏甲瑪銅多金屬礦床成礦系統元素的活動性及質量平衡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農機檢修工作
飯桌上撿來農家肥商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