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鄭紅棗的產業化

2015-10-21 19:28趙廣杰
科技與企業 2015年12期
關鍵詞:新農村農家樂旅游

【摘要】根據新鄭棗業有走向衰落的現狀,提出新鄭應該在繼續打造傳統棗業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種植棗樹的面積和規模,全市種棗,打造特色新農村,發展棗鄉旅游業,并輔以春種桑葚、櫻桃和草莓,夏種蟠桃、李子和黃杏,秋收大棗、花生和黃菊,冬種臘梅傲雪迎,才能贏得新的突破和契機。

【關鍵詞】新鄭大棗;新農村;棗農;農家樂;旅游;致富

林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人類創造更好的宜居環境,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實現產業化,形成可持續性發展,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的經濟做出貢獻,使當地的百姓走向致富道路,安居樂業。地方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合理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办`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新鄭大棗就是新鄭的名片,如何利用好這張名片,更好發揮它的作用,無數新鄭人一直在努力,我們現在主要是探討如何利用林業的相關知識,把新鄭打造為以新鄭大棗為特色的旅游勝地,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更好促進新鄭林業的發展,形成能夠互補的良性循環。

一、歷史淵源,文化底蘊

1.悠久的種植歷史

新鄭種棗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1978年,考古學家在發掘裴李崗文化遺址時,發現碳化棗核,經證實,是8000年前的,這個考古發現證明了8000多年前的新鄭先民已開種植大棗。春秋時期鄭國都城內外街道兩旁已是棗樹成行,成為鄭國一景,棗樹種植以頗具規模。到了漢代,因為人們已經認識到大棗的藥用價值,新鄭大棗更受世人推崇。新鄭民間發現的漢代銅鏡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禮泉饑食棗”的詩句。明代時期,新鄭棗樹種植達到相當規模,聞名全國。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啟留下了“霜天有棗收幾斛,剝食可當江南粳”的詩句。目前的新鄭,大棗產業尤為重視,發展更趨區域化、規?;?、科學化,棗樹面積已發展到18萬畝,品種達30余個,除灰棗和雞心棗這兩個優良品種外,還有六月鮮、九月青、結不俗、酥棗以及反季節的雪棗、冬棗等優良品種,這些品種,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鮮食。中熟品種有灰棗、雞心棗、齊頭白棗、鈴棗、結不俗棗、新鄭紅棗、麥核棗、黑頭羊棗、木棗等。其中灰棗和雞心棗為主栽品種,其面積和產量均占棗樹總面積和棗總產量的99%,為棗中之珍品。晚熟品種有九月青棗、馬牙棗等,產量高,甜蜜多汁,鮮食最佳。新鄭年產紅棗3000萬公斤,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是財政部扶持的“大棗保護基地”。1994年,原國家林業部,財政部將新鄭定為“全國大棗基地縣(市)”,1998年,成功策劃舉辦了“98 首屆棗鄉風情游”,開發了“古棗園”、“玉皇觀棗臺”等著名景點,制訂了新鄭大棗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全國最大的棗產品集產地“中華紅棗商貿城”和集一流的紅棗新技術示范圍園區“紅棗大觀園”也正在建設中,所有這些都將有力推動新鄭紅棗產業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

2.文化底蘊

(1)藥用價值

大棗藥用價值很高,棗樹的葉、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于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而且目前中藥煎熬很多用大棗做藥引,在中醫界應用廣泛。

(2)美容養顏

“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大棗具有美容養顏的日常保健功效。大棗含有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內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和磷、鈣、鐵及維生素B、C、P等物質,是天然的維生素果實,營養價值極高,易于保存,方便食用,一年四季不間斷。

(3)新鄭大棗的特點

新鄭大棗又名雞心大棗、雞心棗,皮薄、肉厚、核小、味甜,享譽全國。鄧小平同志出訪日本時,曾專門將雞心棗饋贈日本天皇。新鄭大棗是送禮饋贈、日常食用佳品。

(4)品牌效應

依托品牌效應,新鄭大棗比外地棗的平均價格要高出30%--40%,每年還吸引全國其它產棗區約1000萬公斤的大棗在新鄭流通,新鄭已初步形成全國棗產品集散地,大棗制品遠銷東南亞地區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達600萬公斤。全市從事大棗加工的企業達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棗生產加工為主的頂真食品公司、大紅袍集團、奧星食品廠、鄭韓香精廠等四個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開發大棗產品12個系列80多個品種,年加工大棗1170萬公斤,其中煙用紅棗精、大棗浸膏、棗王酒、香酥焦棗、人參蜜棗、棗蓮王飲料、好想你棗片、原棗等產品暢銷全國十四個省區和東南亞地區。

二、新鄭棗業發展的現狀

1.大棗種植業

重點產區集中在孟莊鎮為主的八個鄉鎮,年產鮮棗3000萬公斤,其中孟莊鎮則達60%以上。新鄭大棗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種,其中早熟品種有六月鮮棗、奶頭棗、八月炸棗(又名落花紅)等。這些品種,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鮮食。中熟品種有灰棗、雞心棗、齊頭白棗、鈴棗、結不俗棗、新鄭紅棗、麥核棗、黑頭羊棗、木棗等。其中灰棗和雞心棗為主栽品種,其面積和產量均占棗樹總面積和棗總產量的99%,為棗中之珍品。晚熟品種有九月青棗、馬牙棗等,產量高,甜蜜多汁,鮮食最佳。

2.大棗加工業

新鄭市大棗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比較健全,棗加工企業眾多,目前,從事大棗加工的企業達280余家,形成了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開發大棗產品12個系列80多個品種,年加工大棗1000多萬公斤,產值近億元。其中煙用紅棗精、大棗浸膏、棗王酒、香酥焦棗、人參蜜棗、棗蓮王飲料、好想你棗片等產品暢銷全國十四個省區和東南亞地區。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化提高,和中部招商引資開發,大棗不僅沒有成為農民們增收,而且棗樹也成為阻礙農田機械化操作的障礙,加之棗樹質硬,很適合做一些樹雕或者家具等的原材料,很多村民為此把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棗樹挖出來賣錢,為大型機械化設備讓路,但是新鄭大棗的慢慢沒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政府出臺過很多的措施,甚至出臺很多法規,但新鄭大棗已經明顯淡出人們視線,被外來品種(比如新疆棗、山西棗等)替代。

3.大棗旅游業

新鄭市委、市政府對新鄭大棗產業非常重視,一直把大棗產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點豐碑,并將棗樹定為市樹,成功策劃舉辦了“中華棗鄉風情游”,開發了古棗園、玉皇觀棗臺、萬畝紅棗園、森林公園等景點。

4.新鄭大棗的危機

雖然棗樹成為了新鄭的市樹,政府也出臺過很多的措施,甚至出臺很多法規,但由于種種原因,真正獲得效益的就是幾家企業和部分規模集中的種植戶,廣大農民們并沒實現靠大棗致富,由大棗帶來的收益甚至不如外出打工,挫傷了農民種植棗樹的積極性。部分村民甚至把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棗樹挖出來賣錢,稱為商家做一些樹雕或者家具等的原材料。新鄭從事賣棗的企業或個人很多,但因價格和產量等問題,新鄭大棗已被大量的外來品種(比如新疆棗、山西棗等)替代,新鄭大棗還沒達到輝煌的頂點,就已經有了走向沒落的危機。

三、新鄭棗業的發展方向

1.進一步擴大大棗的特色林業種植面積和規模

新鄭市地處豫西山區向豫東平原過渡地帶,轄區內的近一半區域屬于古黃河沖積平原和沙丘崗地,特別適宜棗樹生長,只有通過集中的大規模種植大棗,提高棗業產量,才能滿足市場對大棗的量的要求,同時降低大棗的價格,以及棗加工品種的價格,在市場更有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擴大新鄭大棗的市場份額,使新鄭大棗享譽海內外的同時,更能走進千家萬戶,降低自己的“貴族水果”的身份,成為老百姓日常享用的“保健水果”而不僅僅是送禮饋贈的佳品。

2.棗林的科學化管理

首先,目前規?;洕鷹椓植扇〉拇蠖鄶凳侵辈ッ苤?,合理的株距、行距、走向以及調整都需要更加科學的管理方法。例如直播高密度的棗園,嫁接第二年就應采取隔株間伐的方式調減密度,0.6m的株距最多保持4年就需間伐調整;行距根據生長期一般在1.5-2.0m之間;走向最好是南北走向種植,同時培育高產質優的品種,掌握育苗技術,提高成活率,滿足新鄭大棗種植需求,改變從外地大量引進的不利現狀。

其次,研發棗林間作套種,提高復種指數,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好地利用光能,改善田問的光、C02、溫度、水、肥等條件,達到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和提高產量的目的。例如根據株距、行距套種玉米、苜蓿等農作物。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增加單位面積經濟收入,使棗農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提高棗農的生產種植的積極性。

3.給予政策扶持

通過無息或低息貸款,幫助棗農擴大生產;在土地使用上,采取穩定的土地政策,保證棗農的長期利益;制定合理的大棗收購價格,確保棗農利益;林業局給予技術指導,防止棗林的病蟲害的侵擾,科學化管理,提高產量,套種合理的經濟農作物,幫助棗農增加收入;一切為了“市樹”,一切為了大棗,全力大棗紅棗之鄉。

4.建設特色新農村

新鄭市緊鄰鄭州,鄭州市人口作為省會城市,人口達到900多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工作和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經常通過回歸自然,到農村去享受慢節奏的生活以調節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的城市生活,而法定長假很少,還要忙于探親訪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經濟社會根本無法奢談帶薪年假,所以周末的近郊自駕游就有了很大的市場空間,所以現在新鄭已經開始綠化、建設新農村,努力把農村建設成為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為一體的新農村。引進了許多珍稀樹種,景觀樹種,耗資巨大,農村確實變漂亮了,但越變越像城市了,因此并沒有引來多少游客,由此可見照搬和模仿根本沒有出路,缺乏特色。因此,我們認為,將棗樹作為一個特色,放棄景觀類的樹種,一律栽種為景觀棗樹,打造出特色棗鄉農村,可能會吸引大量的鄭州及附近游客,尤其是農歷八月份,正好是國慶節前后,以廣闊的農村旅游接納那些為避開人山人海的旅游景點而尋求新去處的全國驢友,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首先,凡是土地適合種植棗樹的農村,在建造棗園的同時,村前屋后,院內門口,田間地頭,公路兩旁,全部選擇合適的棗樹品種種上棗樹,形成景觀,早熟、中熟、晚熟棗林或集中或間隔栽種,延長棗花觀賞和收獲季節,真正打造大棗之鄉。

其次,發展棗林延伸行業。比如:棗花蜜、棗根根雕藝術、以棗為引的保健藥業等,形成一種以加工大棗為主體的綜合性、立體型產業鏈,造福棗農,促進經濟的發展和騰飛。

第三,科學規劃,科學管理。通過林業局的技術指導,以觀賞和旅游為目的對公共場所的棗樹種植科學規劃、科學管理,大力宣傳種棗、愛棗、護棗,努力做到一進新鄭管轄地界,首先歡迎你的不是標語,而是公路、鐵路兩旁昂首挺立的棗樹,表彰棗業典型代表,鼓勵以棗為業的農民創業,最終實現以棗富民、以棗富鄉、以棗興市的夢想。

第四,大力發展農村棗鄉游。只有遍地都是棗樹,到處都是棗園了,那么大棗之鄉才名副其實,才會有游客慕名而來旅游、觀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棗默默,游客攘攘”。政府只需規范管理農村旅館業,對農民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訓,農家樂農家飯廚師的原汁原味的培訓,做好和游客良好溝通,設置解決相互糾紛的專門機構,成立專門的宣傳部門,對新鄭大棗之鄉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利用新鄭大棗的名氣,打造新鄭大棗之鄉的美譽。

“八月十五到,遍地紅瑪瑙”。摘大棗、拔花生、吃農家飯、住農家院,享農家樂趣,游覽中華古棗園、黃帝觀棗臺等景觀,瞻仰炎黃二帝,追根尋祖,親身體驗豐收的喜悅,盡情享受和諧優美的棗園風光,輕松愉快度周末。經濟實惠的生態農村特色游,為久居鬧市的城市居民提供一處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舒適周末游。滿足了城市居民的周末游的需求的同時,又增加了棗農的收入,一舉兩得。

第五,一年四季種植不同植物,形成不同的景色,滿足人們審美要求,預防審美疲勞。因為新鄭大棗成熟主要集中在秋季,那么春夏冬三季就成為了旅游的淡季,對棗農來講,會造成較大的損失,所以建議種植不同植物,形成不同風格的春夏秋冬四季特色,從而使游客一年四季絡繹不絕,旅游旺季火爆,淡季不淡。

根據新鄭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構成,可以種植桑樹、櫻桃和草莓,在春季正好上市,可以形成特色的桑葚園、櫻桃園、草莓園等,吸引市民游客攜帶孩子采摘水果,平添田園樂趣,大面積種植則質優價廉,輔以農家樂,使新鄭成為人們自駕春游的首選之地。田園風光和新鄭三月三大型祭祖活動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夏季,建議種植桃樹、杏樹、李子樹等,形成上規模的蟠桃園、杏園、李園等,吸引游客游玩或者購買時令水果。炎熱的夏季,學生暑假期間,推出針對學生的到農村避暑、游玩、體驗生活特別活動,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為人們創造一個體驗農村生活的平臺,從而又增加了棗農的收入,彌補了旅游淡季的損失。

秋季,自然以新鄭大棗為旅游賣點,不再贅言。因為新鄭大部分土壤是是沙土構成,可以大面積種植花生,同時輔以種植秋菊,漫山遍野,形成抬頭看大棗滿目,低頭見隨處花生,平眼望,黃菊喜人,立體式秋天豐收景色,到處是碩果累累,洋溢著濃濃的農家樂氣息,隨處是歡聲笑語,風光無限美。

冬季,建議種植臘梅。形成一個個的梅園,在北方冰天雪地中綻放出新鄭棗農火紅的熱情。寒冷的冬天,以梅會友,閑話家常,吃臘肉、烤紅薯、喝米酒……使寒冷的冬天不再冷清,棗農在冬天也不會毫無收入,真正實現人勤早致富。

只有如此,才能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千秋,才能成為以鄭州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休暇好去處,在以新鄭大棗之鄉為主要旅游熱點外,依靠不同的種植植物,再次形成三個旅游小高峰。

四、結論

新鄭只有全民種大棗,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種植面積,提高新鄭大棗產量、降低大棗價格,不斷研發大棗新產品,尋求大棗新賣點,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大有作為;只有通過打造新鄭大棗之鄉新農村,大力發展棗業特色林,開發大棗之鄉田園旅游業,形成別具一格的棗業特色農家樂模式,并且做到春有桑葚、草莓和櫻桃,夏有蟠桃、黃杏、甜李子,秋有新鄭大棗和黃菊,冬有臘梅傲雪放,使人們一年四季開心游不斷,新鄭廣大棗農才能實現因大棗而發家致富,新鄭才能做到真正的富農強市,最終實現新鄭的經濟騰飛!

參考文獻

[1]郝慶,樊丁宇等.《不同密度和調控措施對棗樹生長量和產量的影響研究》(《新疆農業科學》2013年11月)

[2]丁松爽,蘇培璽等.《不同間作條件下棗樹的光合特性研究》(《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9年1月)

作者簡介

趙廣杰,男,(1972.8.10.--)本科,研究方向;園林,從事森防及造林綠化工作,現工作單位:河南鄭州新鄭市林業局.

猜你喜歡
新農村農家樂旅游
“農家樂”應提升吸引力
農家樂
農家樂
湖北省高星級農家樂空間分布特征分析
旅游
創新民間美術傳承模式 生態式發展新農村文化建設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