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水平

2015-10-21 19:15張志鋼
裝飾裝修天地 2015年7期
關鍵詞:機電設備煤礦管理

張志鋼

摘要:機電設備是煤礦礦井生產過程的關鍵部分,對安全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抓好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本文找出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一些薄弱環節,從制度建設、設備管理、人員培訓、監察監管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有效降低了煤礦機電設備的故障率,保障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管理

前 ?言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高速發展,大量新設備和新技術在煤礦機電設備中廣泛采用,機電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電安全管理的內容和難度,所以明確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水平,保證設備安全平穩運行,對于煤炭企業確保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機電設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煤礦安全生產,保證各類機電設備安全,是目前現代化煤礦安全生產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一、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薄弱環節

1.人的方面

1.1 管理觀念陳舊。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 ,標準化意識差,對固定設備和流動設備的管理未能按標準進行。另外,一些煤礦企業單純追求眼前產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著“什么時候壞,就什么時候修”的思想。對企業設備檢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使機電設備定期維護與檢修工作不能落實,直到機電設備出現異?;蛘吖收虾?,才開始實施維修,導致影響了正常的生產,也使設備的運行周期大大降低。

1.2 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機電設備操作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業務素質良莠不齊,有一部分人員掌握特種作業技術不嫻熟,加上崗位變化頻繁,給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煤礦機電專業性強,所涉及的知識面廣,要求監察人員素質全面,而現行的執行標準無詳細的操作說明,甚至有的還有回旋余地,無十分準確而清楚的界限,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監察過程中有時難以把握。

1.3 機電培訓形式化。機電培訓走過場,達不到培訓的目的 。培訓缺乏針對性,抽象理論講解,職工在實踐應用中困難重重。理論不能聯系實際,造成職工學習積極性不高,未能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培訓達不到目的。

2.設備方面

煤炭企業常把生產任務擺在第一位,設備“連軸轉”現象很普遍,致使設備加速老化,超期服役。其次我國煤炭安全生產監管的力度越來越強,原有設備也不再符合現行諸多標準。另外,隨著煤礦設備逐步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維修人員業務素質較弱,也使設備得不到完備的檢修與保養。加之我國煤礦生產設備品種較多,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迅速的發展,設備選型就越來越關鍵,同時機電設備的選型要求配套化,對不同的地質條件、使用人員及管理水平也要有較強的適應性。

3.制度方面

3.1 制度不完善。我國煤礦企業按照有關標準規范必須建立健全各級機電管理制度及責任制,但部分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特別是部分企業沒有按照要求控制機電設備的作業環境,沒有設備設施的作業指導書,從而增加事故頻發。還有的企業有了制度,但缺乏配套的考核和激勵政策,使得制度執行不到位。

3.2 監管不到位。機電安全監管專業性強,在實際生產中,機電設備的戰線長,范圍廣,加上監察人員數量有限,通常采用抽查式,只能監察一些表面問題,比如是否具備防爆功能等,不能對動態特性進行有效的監控,由于機電設備機構繁瑣復雜,深層次的隱患很難被排除。

二、提升機電設備管理水平的措施

1.建立健全機電設備實施管理規章制度和規劃

制度是一種約束機制,是指導職工如何開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責任到位,才能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這是企業安全無事故生產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規章制度是機電業務活動的準則,是做好機電工作的紀律保證,重點建立健全機電管理人員責任制度,設備使用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檢查、維修、質量驗收制度,機電事故管理等制度。努力實現機電設備管理的信息化、現代化及自動化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煤礦企業機電設備故障率。

2.制定合理規劃,增加或改造原有設施設備

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制定機電設備投入和整改計劃,并嚴格執行、逐條落實,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及監控等設備的可靠運行,對落后的設備進行必要的更新換代,保證機電設備處于完好狀態,性能滿足要求。要用先進和節能型的現代化機電設備,取代原來的落后設備。要組織技術人員根據礦井的具體情況,對設備實施技術改造,提高設備的使用性能及效率。

3.嚴格執行設備檢修制度

嚴格執行設備設施檢修制度,定期的對生產裝置、安全監控等各類機電設施設備進行檢修保養,確保安全生產。采取點檢、預檢預修等方式,保證設備狀態完好。根據設備初始安裝時的設備安裝標準及圖紙要求,通過點檢,點檢標準讓設備再現安裝精度,及時消滅機電設備的隱患。統一處理日常點檢中發現的問題隱患,使檢修的內容比較明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事故的發生。

4.制定設備備件采買制度

把好設備的進入關,制定采買制度,堅決杜絕偽劣機電產品、無煤安標志產品、非防爆產品在煤礦的濫用,保證按標準要求使用和維修設備,從源頭上消滅事故源。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選取經濟適用、質量可靠的設備生產企業。做好特種設備的備件和大型的機械設備配件準備工作,確保配件的計劃及儲備,最低限度的降低設備影響生產時間是現代化礦井高產高效的關鍵。

5.加強現場管理

機電設備管理的主戰場在井下,消除現場事故隱患, 管理人員必須要深入基層、一線、現場,了解、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成立設備安全監督檢查組,建立值班制度,實行巡回檢查,加強對邊遠地點和零散作業區的檢查。設備安全監督檢查,不但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質的要求,安全監督檢查員不能僅限于提出問題、查出隱患,還要出主意、想辦法,幫助隊組解決問題,處理隱患。對于查出的安全隱患,安監部門要整理分類,及時匯報、通報,并召集責任單位進行五定,限期整改。

6.加強機電專業技術技能培訓

要管理好、使用好、維修好機電設備,必須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化技術人才隊伍。對于專業管理人員及相關的電力維修人員及礦井電工,要加強安全技術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技術水準和素質,建立相關的懲獎責任制,調度員工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要通過培訓,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培養一支技術好的設備維修檢測隊伍,從而使機電維護與管理人員懂得操作規程,熟悉設備性能,掌握設備原理,準確快速地判斷和處理故障。對于新安裝的設備設施等,應該認真的學習操作規程,在使用前做到“三懂六會”,在設備安裝試運行前完成相關人員的技術和安全培訓。同時,必須要加強機電安全監察人員的培訓,強化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集中優越的機電監察力量,確保監察質量,保證安全生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機電管理與維護工作,一定要從制度建設、人員培養及技術創新的角度入手,結合煤礦的具體實際情況,通過定期的檢修工作,強化井下電氣設備及流動設備的管理,提高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和機電操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落實管理與維護措施,確保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才能全面提升機電設備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礦山機電設備使用與維修》黃開啟,古瑩奎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年1月.

[2]《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技術基礎》許忠美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猜你喜歡
機電設備煤礦管理
煤礦黨支部如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PLC技術在煤礦提升機控制系統的應用
機電設備的自動化改造及維護研究
淺談煤礦開采技術的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機電設備管理維修及其自動化改造
探討如何更好開展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
現場深化設計施工在機電設備安裝的應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