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植被主要類型特征及其分布規律

2015-10-23 01:19李成王國強楊延玲
安徽農學通報 2015年19期
關鍵詞:分布規律林場

李成+王國強+楊延玲

摘 要:該文根據實地調查及查閱相關資料,探討了樓觀臺實驗林場植被主要類型特征及其分布規律,并對主要植被群系進行了分析,為林業生產、保護及研究等工作提供基礎性資料。

關鍵詞:樓觀臺;林場;植被類型;分布規律

中圖分類號 Q9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9-82-03

陜西省樓觀臺實驗林場位于秦嶺北麓中段周至縣境內,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8°11′50″~108°27′29″、北緯33°47′31″~34°04′06″。東以澇峪溝西梁為界與戶縣相接,西與周至縣永紅林場及西安市小王澗林場接壤,南以秦嶺梁為界,與寧西林業局毗鄰,北與關中平原相連。南北長約30.6km,東西寬約24.3km,總土地面積44 174.1hm2。地處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升高,分別表現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3個垂直氣候帶,區內年平均氣溫8~10℃。植物種類繁多,植物區系以華北植物區系成分為主,含少量華中植物區系成分。林場境內目前已鑒定的植物約1 400種共78科197屬,其中木本植物78科197屬480種,草本植物62科304屬564種,竹類156種,花卉300余種,有“天然植物園”之稱[1]。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有31種,占陜西省保護植物的47%。區內植被隨海拔高度變化演替,依次出現次生灌叢、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溫性針葉林、寒溫性針葉林、亞高山灌叢與草甸等植被類型。本文根據實地調查及查閱相關資料,探討了本區植被主要類型特征及其分布規律。

1 植被主要類型特征

1.1 次生灌叢 次生灌叢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m以下,主要類型有毛黃櫨灌叢、胡枝子灌叢、懸鉤子灌叢、黃花柳灌叢、酸棗灌叢、剛毛忍冬灌叢、迎春花灌叢、中國粗榧灌叢等。它們是原來森林群落破壞后形成的次生灌叢群落,是群落演替過程中植被恢復的灌木階段,毛黃櫨灌叢相對穩定,其它灌叢穩定性較差,常被喬木或其它雜木林更替。草本植物主要有:早熟禾、雀麥、看麥娘、狗尾草、灰綠藜、毛茛、紫堇、播娘蒿、蛇莓、萎陵菜、龍牙草等。

1.2 落葉闊葉林 落葉闊葉林在本區無論從分布面積還是從分布的垂直高度看,都是極其重要的植被類型。本區落葉闊葉林主要有栓皮櫟群系、漆樹群系、山楊群系、銳齒櫟群系、紅樺群系和牛皮樺群系。

1.2.1 栓皮櫟群系 分布在本區海拔700~1 500m范圍內,群落較為穩定,根系較深,較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栓皮櫟由于地處低山地帶,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林相參差不齊,樹干彎曲,層次結構簡單。喬木層混生樹種有女貞、小青岡、橿子櫟等。灌木層種類繁多,優勢種為黃櫨、繡線菊、綠枝胡枝子、陜西莢蒾、忍冬、黃檀、牛奶子、馬桑等。草本蓋度20%~40%。

1.2.2 漆樹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1 900m的山坡中、下部或溝谷底部,通常與燈臺樹、銳齒櫟、米心水青岡、椴樹等構成混交林。灌木層高1~2m,蓋度30%~40%,種類較多,多為陰濕成分,主要種類有懸鉤子,箭竹、胡枝子、胡頹子等。草本層相對稀疏,蓋度20%~30%,高15~30cm,主要種類有大披針苔草、唐松草及蕨類等。

1.2.3 山楊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100~2 500m范圍內,在各個坡向、各種坡位均有分布,以山坡上部、山脊及兩側分布較多,多為混交林,純林較少?;焐鷺浞N有銳齒櫟、油松、華山松、漆樹等。灌木層稀疏,蓋度較低,一般在20%~40%,主要有青麩楊、毛胡枝子、胡頹子、栓翅衛矛、樺葉莢蒾等。草本蓋度多在35%左右,種類多屬中生耐旱植物,優勢種主要有大披針苔草、龍牙草、野菊、野青茅等。

1.2.4 銳齒櫟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900m,外貌整齊,郁閉度0.8左右,以高位芽植物為主,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地面芽植物最少,這樣的生活型主要反映出的氣候特征是夏季溫暖濕潤,冬季持續時間較長。喬木層的建群種為銳齒櫟,混生有板栗、角榛、青蛙皮槭、華山松、山楊等。林下灌木主要有白檀、長穗小檗、光葉珍珠梅、烏拉繡線菊、陜西薔薇、樺葉莢蒾等。草本層主要有華北耬斗菜、毛茛、唐松草、掌葉大黃、何首烏等。

1.2.5 紅樺群系 主要分布于海拔2 100~2 500m范圍內,郁閉度在0.6左右,植物生活型譜與銳齒櫟林相似。建群種是紅樺和牛皮樺,以紅樺居多,形成純林。林下灌木植物主要有毛藥忍冬、華西忍冬、樺葉莢蒾和川西茶藨子等。林下草本植物有光頭山薹草、鈴蘭、曲梗算盤七、銳果鳶尾、小花蜻蜓蘭、毛細辛、卷耳、黃三七、光頭碎米薺、線果葶藶、太白虎耳草等。

1.2.6 牛皮樺群系 在本區分布在海拔2 400~2 600m范圍內,屬闊葉林的最上部分,由于生境條件限制,一般生長不良,干矮多彎曲,喬木層結構簡單,有冷杉、紅樺、中國柳等。灌木層優勢種有川滇繡線菊、五臺忍冬、小葉忍冬、掃帚菊、金背批把、峨嵋薔薇、陜甘花揪等。林下草本層有大毛狀苔、細毛狀苔、多穗石松、升麻、假冷蕨、大花糙蘇、獨葉草等。

1.3 針闊葉混交林 針闊葉混交林是具有過渡性質且不穩定的植物群落類型,分布在海拔900~2 300m。林木組成以喬木為主,主要有華山松、油松、側柏、山楊、板栗、銳齒櫟、槲樹、木姜子、漆樹、野胡桃、水榆花楸。林下主要灌木植物有華北繡線菊、懸鉤子屬、薔薇屬、衛矛、小檗、拔葜、樺葉莢蒾等。

1.4 溫性針葉林 溫性針葉林主要優勢種有側柏群系、油松群系、華山松群系。

1.4.1 側柏群系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 100m,外貌稀疏,結構簡單,郁閉度0.35~0.50,建群種為側柏,主要伴生種有栓皮櫟、巖櫟、橿子樹、青檀等。灌木植物主要有青蛙皮槭、中國粗榧、木姜子、異色溲疏、秦嶺海桐、曲脈衛矛、胡枝子、薔薇、懸鉤子、陜西莢蒾等。草本層植物有藎草、異形莎草、山蔥、頭狀蓼、淫羊藿、地榆、梓木草等。

1.4.2 油松群系 集中分布在海拔1 200~2 000m范圍內,油松林外貌蒼翠,林木個體分布均勻,林冠及林相整齊,層次結構明顯,一般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3層。喬木層樹種較多,常見的有銳齒櫟、栓皮櫟、山楊、青蛙皮槭、白蠟樹等。灌木層蓋度50%~80%,高度1.5~2.5m,種類比較豐富,常見的有粉背黃櫨、美麗胡枝子、木姜子、樺葉莢蒾、懸鉤子等。草本蓋度50%~80%以上,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大披針苔草、藎草、藏苔草等。

1.4.3 華山松群系 分布在海拔1 700~2 400m范圍內的山坡、谷底最為常見,純林較少,多與白樺、山楊等樹種混生,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天然更新良好,分布下限常與銳齒櫟、紅樺、山楊、千金榆等混交。華山松林外貌亮綠色,林相整齊,層次結構簡單,多為單層林。灌木層主要種類有木姜子、陜西繡線菊、米面翁、樺葉莢蒾等,蓋度50%左右,高度1.5~2.5m。草本層種類繁多,多以唐松草、龍牙草、沿階草等占優勢。

1.5 寒溫性針葉林 寒溫性針葉林主要優勢種以巴山冷杉群系為主。巴山冷杉群系生長于海拔2 500~2 900m范圍內的山坡、山脊或溝谷中,大面積集中分布于秦嶺梁、光頭山等地。巴山冷杉林為寒溫性常綠針葉林,分布區域多強風,氣溫低,濕度大。林下陰暗潮濕,外貌暗綠,多為純林,由于為耐蔭樹種,林下更新較好,故多形成異齡林,郁閉度0.6~0.8,主要混生樹種有糙皮樺、華山松等。林下常見灌木有華西銀蠟梅、華西忍冬、箭竹、金背杜鵑、太白杜鵑、秦嶺薔薇。林內草本植物有大葉碎米薺、川康苔草、秦嶺彎花紫堇、馬先蒿、高山繡線菊、珠芽蓼、酢醬草、雞腸草以及蕨類、苔蘚植物。

1.6 亞高山灌叢與草甸 亞高山灌叢分布在海拔

2 500m以上,由于植物生存的環境條件惡劣,因此具有特殊的生態特征。亞高山灌叢的主要優勢種是頭花杜鵑和懷腺柳,其它植物有高山繡線菊、華西銀臘梅、高山柳、頭花杜鵑、太白杜鵑、秦嶺薔薇、秦嶺小檗等。草甸多與亞高山灌叢鑲嵌分布,這種草甸是原生性的群落,適應于高寒、中濕環境。構成草甸的主要種類有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毛茛科的植物,高度50~70cm,蓋度可達95%以上,生長茂盛。

2 植被分布規律

2.1 植被水平分布特征 在山地地形條件下,影響植被水平分布的主要生態因子為坡度、坡向、坡位等[2]。本區在同一海拔水平上,山坡上部和山脊多被油松、山楊、銳齒櫟、橿子櫟、杜鵑所占據,而山坡下部、谷底多被漆樹、椴樹、槭樹所占據;陽坡植被多由相對喜光、耐旱、耐瘠薄的種類組成,而陰坡植被多由喜濕、喜肥、耐陰的種類組成。針葉樹特別是松屬對瘠薄而干燥的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其自然分布區常是陡峭的山脊梁頂,而較平緩的梁脊和坡面、溝谷則被闊葉林占據。

2.2 植被垂直分布規律 樓觀臺實驗林場最低海拔501m,最高海拔2 996m,相對高差2 495m。由于海拔高差較大,土壤和氣候垂直分異明顯,因而使植被在不同海拔其種類組成有明顯差異,形成鮮明的垂直變化規律。根據本區的氣候、土壤及植被類型的分布和實地調查,植被垂直帶譜如下:

2.2.1 低山落葉闊葉林帶 低山落葉闊葉林帶位于海拔1 200m以下,系暖溫帶氣候,土壤類型為黃棕壤。低山落葉闊葉林帶內植被類型較多,但多為栓皮櫟居優勢森林群落。林內往往混有側柏、鹽膚木、黃檀、黃櫨灌叢、胡枝子灌叢、懸鉤子灌叢、黃花柳灌叢、酸棗灌叢、剛毛忍冬灌叢等,該帶內因海拔較低,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大,林相不整。

2.2.2 中山落葉闊葉林帶 海拔1 200~2 200m為中山落葉闊葉林帶,系山地暖溫帶至中溫帶氣候,發育著山地棕壤。最典型的植被類型是銳齒櫟林。這一海拔范圍內水、熱條件較好,森林群落不僅植物種類繁多,而且喬木樹種和大型木質藤本也得到很好發育。除此而外亦有小片油松、華山松、山楊、漆樹、花楸等,常形成松櫟混交林、闊葉混交林等。本帶為海拔跨度最大的植被帶,群落灌木層優勢樹種還有胡枝子、四照花、木姜子等。

2.2.3 中山樺林帶 該林帶位于海拔2 200~2 600m,植被類型主要以紅樺及其變種牛皮樺為主,紅樺林在下,牛皮樺林在上。華山松也分布于樺林帶內,形成針闊混交林。林下優勢灌木多為金背杜鵑、松花竹、峨眉薔薇、細枝繡線菊等。林下草本層優勢種有毛狀苔草、假冷蕨、鹿蹄草等。

2.2.4 亞高山針葉林帶 海拔2 600m以上的秦嶺主梁及光頭山、首陽山頂峰大部分地段被巴山冷杉林占據,混生少量太白紅杉。山脊或峰頂多強風處還分布有亞高山灌叢和草甸。林下灌木優勢種有密枝杜鵑、高山繡線菊、忍冬等。林下陰濕,苔蘚、地衣多生長于樹干、地面和巖石上。

參考文獻

[1]馮書成.樓觀臺生態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

[2]黨坤良,李登武,王開鋒.陜西觀音山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與生物多樣性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分布規律林場
The Last Lumberjacks
山西省兩林場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佳林場”
八步沙林場人的新愿望
大泉林場老果園更新改造的思考
林場住宅
帕金森病患者60例中醫證候要素分布規律
山銀花不同產地、不同部位、不同時期藥用成分分布規律
基于GIS的林場營林管理信息系統研建
鋼—混疊合梁斜拉橋恒載索力優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