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

2015-10-24 09:24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人民醫院山西大同034400
關鍵詞:頻度穩定型持續時間

張 鋒(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4400)

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

張 鋒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 034400)

目的 探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進行治療。將兩組患者的療效、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進行對比。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具有顯著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屬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的一種[1]。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作無規律性,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及病死率較高的特點,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多在動脈粥樣硬化后,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再加上內皮功能異常,從而導致血栓的形成及粥樣斑塊的破裂,最終引發心前區絞榨性疼痛[2]。因此,臨床上可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死率。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00例,并對其中50例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治療,旨在探討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阿司匹林過敏者;有凝血系統障礙者、近期有出血癥狀者;近6個月存在顱內出血或手術外傷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63.2±3.4)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6~72歲,平均年齡(64.2±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低分子肝素、硝酸鹽、β-受體阻滯劑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治療,阿司匹林,1次/d,起始劑量為150 mg,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降低劑量,最終維持在100 mg;氯吡格雷,1次/d,起始劑量為100 mg,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降低劑量,最終維持在75 mg。治療期間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并根據患者病情微調用藥劑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并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的變化,并進行對比。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完全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以上,心電圖ST段有明顯改善或T波轉為直立[3-4];無效:治療后,患者心絞痛次數減少低于50%,心電圖無任何變化,患者病情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無效率為2.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均有明顯減少(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比較(±s)

組別 n  心絞痛發作頻度(次/周)  持續時間(m in/次)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5.7±1.1 1.3±0.5 6.9±1.2 1.7±1.0對照組 50 5.8±1.2 2.2±1.1 6.8±1.1 3.5±1.1

3 討 論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與穩定型心絞痛之間的臨床心絞痛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及出血所致。臨床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重在減少其心絞痛的發生次數,縮短每次發生的持續時間,緩解并控制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癥狀[5-6]。阿司匹林是一種解熱鎮痛的抗炎藥物,該藥物能夠阻止血小板的凝聚,達到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擴大的目的。如今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治療中。低分子肝素能夠保護血管內皮、防止血小板粘附及降低血栓素活性等功效,能夠保障患者在出血較少的狀況下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7-8]。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機制有所不同,氯吡格雷是通過選擇性抑制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膜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血小板的激活,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能夠在不同環節發揮有效的作用,具有較強的疊加效果,能夠增強阿司匹林誘導血小板聚集從而更徹底的阻斷血小板聚集。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度及持續時間均有明顯減少(P<0.05)。由此可知,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能夠有效地緩解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證明聯合用藥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綜上所述,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能夠在不穩定型心絞痛發病的不同環節采用相對應的治療措施。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能夠明顯的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頻度,進一步縮短發作持續時間,具有顯著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1] 樊 冰.曲美他嗪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2):107-108.

[2] 劉曉芹,肖守忠.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160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8):194-195.

[3] 何漢康,石 磊,陳 劍.聯合用藥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50例的療效分析[J].廣西醫學,2012,34(10):1398-1399.

[4] 朱劍鋒,李原玲,吳海林,等.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7):871-872.

[5] 許炯強,張 文,牛冬靜,等.瑞舒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1):29-30.

[6] 任玉紅,李安琪.曲美他嗪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7):154-156.

[7] 賴汝標,江權鋒,鐘飛雁.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09(04):48-49.

[8] 李 靜.5種用藥方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2011,20(17):50-51.

本文編輯:張 鈺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26.084.02

猜你喜歡
頻度穩定型持續時間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32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慢性穩定型冠心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科學抵御“植物入侵者”
——入侵植物響應人為擾動的適應性進化方向探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鋼板與PFNA治療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
國醫大師張琪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經驗
眨眼頻度可判斷煙癮大小
近10年果洛地區凍土的氣候特征分析
外部沖擊、企業投資與產權性質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頻度副詞問與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