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5-10-26 01:46郝婕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跨文化留學生院校

文/郝婕

跨文化適應指的是在跨越不同國家與民族界線的文化中,面對不同民族、國家及群體之間的文化差異,通過越過體系以經歷文化歸屬性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和教育的發展,漢語學習在國際上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來到中國學習漢語。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高職高專院校也開始接納來華就讀的留學生。短暫的新鮮感過后,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諸多不適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本人學業的成敗,而且會影響留學生回國后對東道國的評價,從而影響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據筆者多年管理外教和國際交換生的經驗,發現來華留學生在跨文化交流、學習、生活中,通常存在著如下幾點常見問題:

第一、語言交流障礙。一般來講,來華的外國留學生中文水平都處于零起點或者初級階段,尚不具備與中國人用漢語順暢溝通的能力。而除了學校內部教學管理人員,一旦走出校門接觸到更多社會上的人,和相當一部分人也不能完全用英語進行順暢的溝通。多次的詞不達意或者溝通失敗便會造成心理上的挫敗感。在語言學習方面,熟悉了自己母語的外國留學生最初接觸方塊字以及漢語四個聲調時都會非常頭痛。因此在語言學習的最初階段也會遇到諸多問題和障礙。

第二、生活環境不同。筆者所在的天津市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常常使初來乍到的外國留學生招架不住;飲食方面,英美國家學生喜歡的面包、牛排、麥片和意面等食品在中國食堂并不主流;宗教信仰也會對學生的生活習慣產生影響,例如信奉伊斯蘭教的學生禁食豬肉和狗肉,一般也不吃魚肉和馬肉;從公共環境的角度來看,有些中國人的素質確實有待提高:隨地吐痰、大聲喧嘩、闖紅燈、排隊加塞、隨處吸煙等等,會讓留學生覺得很不舒服,從而產生焦慮、受挫等不適應的情況。

第三、文化背景不同。許多留學生都會遭遇“文化休克”的問題。這是由于人們脫離了熟悉的生活環境、進入到陌生的、差異顯著的文化環境的結果。留學生固有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信仰同中國文化的差異造成了他們會有“文化休克”。例如,中國人比較含蓄內斂,外國人比較開放直接。即使針對留學生授課的教師大多接受過中西文化對比的相關培訓,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中式課堂的痕跡。中國是一個強調集體主義的國家,與西方個人至上的價值觀在許多問題的處理上存在著分歧。因此也會讓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知所措。

實現留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迅速適應,是一個雙方都要付出努力的過程。接待院校的針對性管理,加上學生本身積極地調整適應,可以縮短其跨文化適應的進程。那么,有留學生的高職院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幫助他們迅速實現由生疏到熟悉的過渡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接待準備。在留學生入校前,向對方發送學校簡介、學校所在城市的氣候特征和所需衣物,讓留學生在來華以前就對學校有所了解,不會感到陌生。有條件的學??梢詼蕚鋵iT的留學生公寓和留學生餐廳,并且在房間分配和菜品設置上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國家和宗教習慣。

第二、配備專門的管理團隊。認識到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會具備的不同特點,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使他們能夠順利度過適應期。留意其日常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問題的高效解決不僅有利于解決問題本身,也是緩解在華留學生的焦慮以及不適應的有效方式??善刚埿睦碜稍儙熀途哂胸S富外事管理經驗的人擔任作為留學生顧問,專門解決他們日常生活和心理問題,及時排解不良情緒??梢栽谌胄W鲂畔⒔y計時就提前標注好學生們的生日和家鄉的節日,盡可能地為他們傳遞溫暖,消除他們遠家鄉的寂寞情緒和孤獨感。

第三、授課教師要增強跨文化意識,將西方的教學方式有效運用到東方環境中去。在課程設計方面,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多融入一些實際的內容,并且一定在授課過程中加入文化教學,例如在講授《食物》章節時介紹一下中國的飲食文化,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與本國飲食文化的異同。在了解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逐漸熱愛中國文化并盡可能多地融入中國文化。

第四、豐富留學生的課外生活,增加學生的社會參與程度,提高他們解決跨文化交際的信心和愉悅感。例如可以利用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又缺乏學習興趣的特點,安排中國學生與留學生結成對子,進行語言互助。安排學生進行家庭寄宿,讓他們親身體會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還可以利用中國的節假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他們講講節日起源、慶祝方式,組織留學生一起包餃子、吃月餅等等??梢跃脑O計豐富多彩的二課堂活動,中國民歌社團、京劇表演和茶藝展示通常都是吸引外國留學生的項目。有條件的學??梢越M織留學生走出校門,觀光旅游,全面了解中國。在這個過程中,留學生可以更加直接地獲取文化信息,了解并學習中國式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鑒賞不同文化的能力,從而加快跨文化適應的過程。

第五、多和兄弟院校就留學生管理進行交流,切磋學習彼此的方法。定期為同類院校的外事管理人員組織研討活動,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管理外教得好方法、好點子,取長補短。甚至可以安排院校間的留學生進行聯誼活動,排解他們的思鄉情緒,擴大他們的交際范圍,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作為跨文化適應主角的留學生們,為了可以早日熟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需要做出什么努力呢?

第一、做好功課。來華之前盡可能多地從書籍、網絡、親友那里獲得關于留學院校所在地的基本情況,對城市交通、氣候條件、生活習慣、學校概況等有一個初步了解,包括知曉匯率、準備衣物,在物質上做好充分的儲備。

第二、調整自身心態,縮短適應進程。將在華的留學經歷視為一種寶貴的人生體驗,做好積極面對的準備。面對進入陌生的環境而產生的一系列不適應問題,盡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出現問題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妥善得到解決。

第三、積極參加業余活動,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在上課之余,多去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利用假期游歷名山大川,結交中國伙伴感受跨國友誼等等。如果能夠保持一個充實忙碌的狀態,就不會有時間顧忌細枝末節、即使有負面情緒也很快就被正能量替代。這也是有助于淡化文化沖突的一種方式。

綜上所述,來華留學生如果想在短時間內適應當地的生活和學習,離不開接待院校和其個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外事管理部門和教學部門需要盡可能地為其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氛圍;另一方面,留學生本身也要從心態和行為上加以調整,積極主動地去適應國外的生活、學習環境。只有這樣,他們在華期間的學習才會取得最佳效果,從而實現其個人與校方共贏的局面。

[1]劉宏宇,賈卓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 [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

[2]劉鵬遠.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支持服務問題及策略[J].企業導報,2015,(14).

[3]楊恬.在華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現狀調查及教學建議[J].語言與翻譯,2013,(01).

猜你喜歡
跨文化留學生院校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留學生的“撿”生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