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巴赫金的轉折人生

2015-10-26 16:54朱曉東高立偉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5年5期
關鍵詞:文學界耶夫斯基陀思

朱曉東 高立偉

1.吉林師范大學;2.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自20世紀以來,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巴赫金就逐漸出現在了各種研究領域里。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看到了巴赫金理論已經成為了文藝學理論、文化詩學理論、語言文化學理論以及語言哲學理論的總體概括詞。人們談到巴赫金就會想到其恢宏偉大的知識理論體系。然而,到底這種理論體系是怎樣產生的?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探析。

一、巴赫金

1985年11月,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巴赫金出生在奧勒爾市一個已經逐漸走向破落的銀行職員家庭。父親是銀行里的一名高級雇員,所以巴赫金的家境在當時還算殷實。但是其自身卻一直被疾病纏身,患有嚴重的骨髓炎。巴赫金自幼在家里學習德語、法語和古拉丁語,后來又學習了意大利語和丹麥語。他熱愛文學,熱愛現代詩歌,把普希金和波德萊爾當做自己的偶像。同時熱愛閱讀,12歲開始就閱讀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后來,據巴赫金自己敘述,當時的新康德主義對其的影響非常深遠。1918年巴赫金在彼得堡大學未曾畢業就離開了彼得堡,來到小城涅維爾,在當地的中學教書,并在那里度過了窮困潦倒的數年。

從1919年9月在涅維爾城當地出版的《藝術節》上發表的《藝術與責任》開始,巴赫金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思想之路。他這一生經歷了三次轉折,最終成為了文化詩學等相關領域的大家。

二、巴赫金的三次轉折

(一)第一次轉折

巴赫金的第一次轉折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時世界文學研究所的青年文學家柯日諾夫在偶然間讀到了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問題》一書,深深被書中的理論所折服。同時也深感巴赫金文中理論的重量。于是開始四處尋訪巴赫金,最終了解到巴赫金在摩爾達瓦大學執教。于是,1961年科日諾夫與鮑恰洛夫、加契夫一道探訪當時已經65歲的巴赫金。三人都被巴赫金的文化風格所折服,并主動勸說巴赫金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理論繼續進行創作。自此經科日諾夫從中斡旋,與1963年修訂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學問題》一書再版,1965年《拉伯雷的創作和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民間文化》正式問世。且不談巴赫金的這兩部作品在當時的文學界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以及對于語言學理論的創新有何推動作用。就對巴赫金本人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一次人生轉折。因為這標志著 “巴赫金”作為一種理論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人們也正式開始了解巴赫金理論。

(二)第二次轉折

在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詩學問題》和《拉伯雷的創作和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民間文化》兩本書出版之后。法國的一些結構主義學者看到之后并逐步關注起來。他們相繼把巴赫金的作品翻譯成法文并在法國出版。這使得巴赫金的相關理論迅速在西方文學界傳播開來。特別是巴赫金的“狂歡化”文學理論被廣大西方學者所追捧。之后通過西方文學界,巴赫金的相關理論竟然轉到了蘇聯文學界并逐漸傳播開來。到1978年,巴赫金的理論已經在西方文學界成為了一股思潮。在蘇聯,巴赫金的文藝學和符號學也成為風行一時的研究理論。至此,可以說是巴赫金及巴赫金理論的第二次轉折。但是可惜的是文學理論輝煌燦爛,但此時巴赫金早已不在。在1975年,偉大的思想家、語言學家、文藝理論家、符號學家以及哲學家巴赫金已經闔然長逝。至此,似乎巴赫金的轉折已經結束,然而如果我們繼續研究巴赫金理論的進程,就會發現巴赫金理論還有第三次轉折。

(三)第三次轉折

80年代伴隨著巴赫金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人們已經開始了對巴赫金相關文論的整理工作。1984年,美國研究巴赫金的《米·巴赫金》一書出版,此書在西方文學界和語言學界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標志著巴赫金以及巴赫金理論的研究整理階段正式開始;1986年巴赫金未發表的《論行為哲學》論文面試;同年,經整理的巴赫金的《文學批評文集》出版;90年代巴赫金的一些論文筆記、書信等相關文論材料相繼出版,以及柯日諾夫等一些與巴赫金相熟的人的一些回憶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都被人們挖掘出來。這些文論材料對于推動巴赫金以及巴赫金理論的傳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自此,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機看做是巴赫金的第三次轉折或者說是巴赫金理論的一次真正的飛躍。因為,從今以后在語言學、文藝學以及符號學等相關研究領域都正式掀起了一場巴赫金的風暴。

三、巴赫金的主要理論成果

(一)超語言學理論

20世紀語言學的研究領域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很多研究轉向了實際言語整體。巴赫金的理論從現實的言語整體出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研究方向和研究觀點。在1929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哲學》一書中,從社會學的角度批評了當時社會存在的“個人主義的主觀主義”和“抽象的客觀主義”兩個語言派別。他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了“超語言學”的語言學理論體系。把語言學的研究范疇轉向了現實存在的言語整體,把語言的意識形態和實際生活內容相結合,改變了傳統語言學研究的范圍和對象。讓言語實際真正成為了一種學問,使語言學研究領域有了一個大跨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二)復調小說理論

巴赫金認為人與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存在的。而人類生活本身以及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都決定著人類生活里離不開對話,都具有對話性的特點。包括人的思想和意識也都存在著這種特點。在巴赫金看來,以往的文學作品都充斥著一種獨白的特點,拋開了人類存在的對話性的個性特點。巴赫金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了一個跳躍式的創新,類似哥白尼發現式的成就。用一套全新的文學理論詮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風格,分別從形式領域和藝術形式的角度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概括為了特殊的小說體系。在小說里主人公不是純粹的描寫對象客體,作者不再是小說描寫主體,而是把作者和主人公放在同等的地位,小說中存在多樣的思想,把小說中的主人公之間和主人公與作者之間的關系核定為眾多獨立不相融合的聲音之間的雜多對話體系。這種多聲部的對話體系的存在類似于音樂領域里的雙聲部音樂,被巴赫金命名為復調小說。

四、結語

巴赫金認為:“文化世界與生活世界相互隔絕,行為與責任互不相關,在于文化價值解體使然?!卑秃战鸢炎约鹤鳛橐环N存在,作為一種思想,然后拋開現實社會里的紛繁復雜、坎坷荊棘,全身心地投入文藝學、語言學等相關理論的研究和探討中。他把文學、語言學都歸結到了一個新的學科范式里,從一個新的角度對現有的學術理論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和探討。讓超語言學、狂歡化、復調小說、語言雜多現象等一系列形象化概念理論成為了歷史詩學中最響亮的回響。對巴赫金人生以及思想理論轉折的分析,我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的誕生以及一種理論的延續所經歷的艱難險阻。同時,深刻地理解這些轉折的意義對于理解巴赫金理論也有著巨大的作用。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1)(2)(3)(4)(5)[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M]北京:三聯書店,1988.

[3]巴赫金.文本·對話與人文[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趙愛國.語言文化學論綱[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5](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M].謝敏敏,王春濤,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6](法)托多羅夫.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M].蔣子華,張萍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文學界耶夫斯基陀思
政治與文學之間
The Use of Free Indirect Speech in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賭博牽制大文豪
傳世名著的背后
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
論梅列日科夫斯基小說創作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傳統
90年代以來文學界出現過的爭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