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岸帶產業成長機理與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書評

2015-10-26 20:52徐從才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15年2期
關鍵詞:效率戰略經濟

徐從才

海岸帶是指以海岸線為分界分別向陸地和海洋延伸15公里的狹長地帶。由于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海岸帶往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最繁華、人口最稠密和科技最發達的區塊。據不完全統計,全球60%的人口分布于海岸線60公里以內的陸地上,70%以上的百萬人口城市坐落于海岸帶之上,并且全球人口不斷向海岸帶集聚的趨勢有增無減,預計到2020年超過75%的人口將集中于各國和地區的海岸帶。在我國,5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大中城市分布于海岸帶地區,海岸帶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陸海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國內對海岸帶的研究僅散見于地理學和生態學的部分交叉領域,對海岸帶經濟及其發展戰略的研究則更為稀少和滯后。值得慶幸的是,本書對填補海岸帶經濟研究空白進行了有益嘗試,并且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從結構安排看,本書共八個章節的內容可以劃分為兩大部分:

前半部分集中研究了海岸帶產業成長的內生機理和增長機制問題。主要是探討了海岸帶產業成長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要素空間集聚、區域市場一體化、知識資本的積累以及產業政策的激勵等。作者指出,流通效率在海岸帶要素集聚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海岸帶吸引要素流入的最重要優勢是它能夠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空間效率。海岸帶產業成長的必要前提是區域統一市場的建立,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要素和產品市場,海岸帶狹小地區限制的劣勢將充分暴露,其依據自身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創造的內生增長態勢將難以為繼。此外,海岸帶產業的空間演進路徑和治理結構也是其成長內在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作者創造性地將海岸帶產業空間演進路徑歸納為兩大方向:內部深化和外部延伸。其中,內部深化是指海岸帶內部空間結構的自我優化和提升,其根本途徑是實現生產效率和流通效率協調增進;外部延伸是指海岸帶在內部容量趨于飽和的情況下向海洋和陸地擴張,這種陸海一體化模式的海岸帶產業空間演進路徑也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

后半部分著重研究了海岸帶經濟發展戰略問題。主要包括海岸帶經濟發展的總體路徑及其戰略安排、海岸帶區域協調發展、海岸帶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網絡、海洋產業發展及海岸帶資源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等問題。就總體路徑而言,作者認為海岸帶地區首先要認清自身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優勢和劣勢,以此為前提明確可選擇的主導產業,并設計出符合實際的主導產業發展道路。作者提出的海岸帶經濟發展的“四高”戰略,即以高附加值的臨港工業發展出口貿易、以高產業關聯的綜合服務業連接陸海經濟、以高密度經濟的產業功能區帶動城鎮化經濟和以高知識含量的創新載體推動高度化的區域經濟,這對海岸帶地區具有宏觀的指導意義,但具體問題顯然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找出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當前,全球生產和貿易體系是以全球化的城市網絡為空間載體的,嵌入全球城市網絡是一個海岸帶城市融入全球生產和貿易體系的前提條件?;诖吮緯髡咄怀鰪娬{海岸帶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網絡的重要性,而且認為不僅要使海岸帶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網絡,還要努力將其打造成全球城市網絡的樞紐和關鍵節點。

縱觀全書,作者理論概況和實證驗證了海岸帶產業成長的內在機理,充分運用新經濟地理、內生增長理論等主流分析工具,深入挖掘了海岸帶產業成長構成要素的運動規律,總結出海岸帶產業必須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和流通效率,必須同時強調內部深化和外部延伸的“兩效并進、雙向互動”的發展機制。本書關于海岸帶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內容,展示了作者對海岸帶發展戰略突出的認識高度,特別是作者提出的海岸帶城市嵌入全球城市網絡的命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本書作者還考慮到海岸帶可持續發展中的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問題,強調產權配置的關鍵作用,這無疑豐富了海岸帶資源管理有關理論。當然,本書對海岸帶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處,特別是缺少海岸帶產業成長和經濟發展的典型案例追蹤,難免略有缺憾。

(責任編輯:張曉薇)

猜你喜歡
效率戰略經濟
“慢”過程 “高”效率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選用合適的方法,提升解答選擇題的效率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聚焦立體幾何命題 提高高考備考效率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跟蹤導練(一)2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