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探索與分析

2015-11-02 10:17昌廣慧
新課程·上旬 2015年9期
關鍵詞:聽障兒童解決措施興趣

昌廣慧

摘 要:就聽障兒童而言,受各種各樣因素,比如自身生理缺陷等的影響,他們不能和正常的兒童那樣從社會語言環境中去學習語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的發展,因為兒童不能用準確、科學的語言文字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意愿。要想真正意義上地解決聽障兒童語文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單元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整體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聽障兒童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聽障兒童;課堂教學;興趣;問題;解決措施

即使存在一定的生理缺陷,聽障兒童也希望自己能夠和正常的兒童那樣,和伙伴一起玩鬧、調皮搗蛋、活潑好動等,這成為他們向往的東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中的理論令人深思,它啟示我們:聾校的語文教育必須從聽障兒童的生活世界出發,要能夠不斷地豐富聽障兒童的生命體驗,健全并完善其人格,進而讓聽障兒童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生活,學會生活。這就要求聾校要切實改變封閉的語文教學環境,不斷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時空,為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為聾校的語文教學開辟一方新的天地。

一、現階段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科書相對落后

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科書,但目前我國并沒有針對聽障兒童心理以及生理的特殊性而編寫的系統教材,聽障兒童在學習中接觸到的教材大多是經過刪減或者是拼湊形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聽障兒童學習的特殊性,既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也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久而久之,只會限制學生的發展。此外,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具體教學中,只是讓學生一味地學習詞匯以及語句,而不是教授學生如何運用,不能學以致用,學生學到的就只是膚淺的知識。教學中我們發現,教師很少讓聽障兒童之間互相交流,忽視兒童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不僅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也減弱了兒童的交流能力。

2.課堂教學缺乏生活化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教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夠看到語文的影子。但我國聾校語文課堂教學并沒有十分“生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缺乏家庭生活化。就我國的聽障學生而言,大多是全托給學校,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進入學校,直到成年了之后才能離開校園,因此他們很大一部分人生是在學校里面度過的,只有偶爾的節假日或者是寒暑假能夠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美妙的時光。(2)學校生活化不足。聽障兒童的語文學習,大多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進行,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會不斷地縮減教學內容,這就使教師的教學十分單調、乏味,而教師一味地趕進度,又哪有時間注意教學的生活化。(3)社會生活化嚴重缺乏。聽障兒童學習語文最好的平臺就是社會,因為語文本身就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以及總結,但聽障兒童很少有機會外出活動,這嚴重減少了兒童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學生學習語文就只能是難上加難。

3.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聽障兒童語文課堂學習效率,就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相較于正常的學生,聽障兒童都有生理上的缺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耗費更多的時間以及精力,針對學生不能理解或者是不懂的問題,耐心地進行講解,切勿心煩氣躁。在我國大多數人看來,聽障兒童學習語文永遠也達不到正常人學習的水平,因此他們沒有能力閱讀課外書,可見也沒有必要展開與他人的交流,這就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會采用那種十分老舊、傳統、落伍的教學方法,其教學效果并不怎么理想。教師即使發現了這一問題,也不會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因為教師也認為沒有這個必要。長此以往,聽障兒童即使積累了一定的詞句,也不知其深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如何靈活地運用語文知識呢?

二、開展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的新對策

1.實施單元教學,注重因材施教

語言知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由一個個簡單的知識點構成的,也許聽障兒童的認知規律會和常人有所不同,但是他們感知并接受知識的過程是與正常學生一樣的。簡單地說,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要高層次過渡的過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出現了一系列針對聽障兒童而編排的語文教材,這些教材都將學生要掌握的語文知識、語文技能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則分成了若干個相互聯系的單元,而每個單元又都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各個單元相互連接、相互影響,就形成了一個螺旋式的知識群,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單元為單位,針對每個單元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以及教學策略,以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整體思想。此外,不同的聽障兒童有不同的聽覺以及智力,比如,有的學生還殘余一定的聽力,有的學生能夠說一些簡單的詞句,有的學生反應又比較遲鈍,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全面地掌握聽障兒童的特點以及學習水平,分門別類的對學生進行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的所長。

2.讓聽障兒童的語文課堂教學走進生活

“生活化教學”是教師教學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它要求教師能夠從生活出發,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本文就生活化教學提出了如下論述,希望能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鑒。

(1)學詞識句教學的生活化

學生要想了解課文,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學詞識句,它是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聽障兒童在學詞識句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多用少、學難忘易,為此,教師要切實幫助學生,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多、盡可能好地掌握具有實際意義的詞語以及句子,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閱讀階段。首先,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詞識句校園環境。作為聽障兒童學習以及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經常組織學生在校園探索一些與語文學習有關的資源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建立聽障兒童語文學習以及校園資源之間的有機聯系。其次,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學詞識句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聯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方面學生語文的學習必須貼近生活,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幫助學生理解并記住這個字或者是這個詞。

(2)語文學習應滲透到日常生活環境以及各項活動中去

聽障兒童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學會運用,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語文教學在日常生活環境以及各項活動中的運用,比如學校一日三餐的菜譜,所使用的各種蔬菜的名稱,菜肴的加工以及各種蔬菜的生產情況等,這些都能夠成為學生學習中的材料,教師可以將這些材料都加工成宣傳單,讓聽障兒童進行學習,然后再在班上舉行相應的填表游戲,這樣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就能夠處處學到語言文字了。不同于正常學生,聽障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聽說能力,身邊的親人也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語言指導,這就使學生會失去大量的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機會,為此,學??梢蚤_展多種多樣的活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外出參考機會,鼓勵學生加強與他人的溝通以及交流,最終提高聽障兒童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3.培養聽障兒童語文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文著重指出以下三點:(1)采用生活形象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引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習作為一種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目的,如果聽障兒童的語文學習只是簡單、隨意地學習以及發展,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為此,教師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課前認真琢磨所講課程的內容,采用斟酌之后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等,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智慧的發展。(2)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兒童對身邊的事、物、人都充滿興趣,但在學生腦袋里面裝了一定程度知識的情況下,學生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引導學生,讓聽障學生能夠及時地發現并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就可以有效地被調動起來。(3)讓學生能夠及時地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學生學習成績不斷提高的同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因為學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滿足感以及喜悅,就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信心,最終培養并鍛煉學生的意志。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我國小學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本文指出教師必須做到因材施教,讓教學更多趨向于生活化。此外,教師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斷提高聽障兒童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既有利于聽障兒童語文素養的形成以及發展,也有利于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玉英.低年級聽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探索[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03):1-2.

[2]呂曉.學前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戴素琴.讓聽障兒童的語文課堂教學走進生活[J].學園,2014(36):3.

[4]楊曉麗.探析新課標下如何開展聽障兒童的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6.

[5]張鷺.淺析聽障兒童的語文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4(03):4-5.

猜你喜歡
聽障兒童解決措施興趣
早期閱讀在聽障兒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