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抗日戰爭初期的蘇聯“援華抗日”政策

2015-11-04 07:17楊凱超
黑龍江史志 2015年11期
關鍵詞:抗戰蘇聯

楊凱超

[摘 要]九一八事變后,蘇聯開始謀求聯合中國一致對付日本,在“援華抗日”政策的指導下積極援助中國,這些援助是真誠的、具有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性質的,對中國抗日戰場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抗戰;蘇聯;援華

一、平衡外交,謀求中立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大規模侵華的開始,這既是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加深,也使得蘇聯的遠東地區直接暴露于日本帝國主義面前。因此,蘇聯官方媒體、輿論相繼發表文章、社論強烈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同情中國人民。同時申明“嚴格執行和平和睦鄰關系的政策”,不支持任何一方,以免卷入中日沖突。蘇聯一方面譴責日本給遠東地區造成緊張局面,私下里寄希望于通過簽訂條約的方式來保持遠東穩定。主要表現在1931年、1932年、1933年先后三次欲與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均被日方拒絕。

蘇聯對日政策另一表現是中東鐵路的出讓。中東鐵路位于中國東北,本為中蘇共管。1935年,蘇聯為改善蘇日關系單方面將鐵路以14000萬日元價格讓渡給“偽滿”。蘇聯平衡外交政策雖不同于英法的綏靖主義,卻大大助長了侵略者囂張氣焰,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除了單獨對日交涉外,蘇聯也曾嘗試聯絡歐美及國際社會聯合遏制日本。1933年,蘇聯向美國政府建議簽訂有美國、蘇聯、日本和中國參加的區域性安全條約,美國并未理會。彼時的國際社會對法西斯的擴張充耳不聞,綏靖氛圍甚囂塵上,妄圖以犧牲小國利益來滿足侵略者胃口。大國縱容態度進一步刺激日本的侵略欲望。1935年,日本內閣提出“廣田三原則”。次年,日本五相會議制定《基本國策綱要》,決定“以對抗蘇聯在遠東所能使用兵力為目標,尤其要充實駐在滿朝的兵力,使其能在開戰伊始,立即對蘇聯遠東兵力予以痛擊”,以此達到“鞏固日滿國防,消除北方蘇聯威脅的目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戰爭把整個蘇聯遠東部分據為己有”。

在“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前的六年時間里,蘇聯的態度是采取“中立政策”,盡量避免刺激日本,避免發生直接沖突。究其原因,蘇聯國內尚未完成經濟重建,工業建設遠未發達。國際上,歐美國家妄圖“禍水東引”,兩者相爭,坐收漁利。意識形態的敵視使西方國家不但縱容侵略者的肆意妄為,甚至把日本帝國主義看成是在遠東“反對蘇聯、反對中國民主力量以及鎮壓其它遠東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一支主要突擊力量”?,F實的需要愈發迫使蘇聯考慮聯華抗日的可能性。

二、中蘇簽約,軍事援華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向“九國公約”各簽字國、國聯等國際組織和國家發出外交援助。

1937年4月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向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提交了一份防御外患計劃:一、以中國政府名義邀請太平洋有關各國召開國際會議,簽訂集體互助協定,蘇方在會上予以幫助;二、若第一項未能實現時,中蘇商討訂立互不侵犯協定;三、中蘇訂立互助條約。國民政府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召開國際已不現實,雙方簽訂條約應為當務之急。8月4日,鮑格莫洛夫會見蔣介石,商討了互不侵犯條約與軍事援助的相關事宜。21日,中蘇兩國正式締結《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此條約的簽訂成為日后兩國政治和軍事合作的基礎。條約一方面打消了蘇聯有關日中聯合反蘇的憂慮。另一方面,中國在前期戰爭中武器裝備損失嚴重,急需外來補充,條約簽訂為軍事援助提供了政治保障。鮑格莫洛夫在此之前曾對蔣介石表示:“我們如果不能以互不侵犯條約形式作為起碼的保證,不至讓中國人用我們的武器打我們,那我們是不能向中國提供武器的?!?/p>

條約簽訂后,軍事援助隨即開展。根據協定先期向中國提供1億中國元的貸款,用于購買蘇聯飛機200架,坦克200輛,轟炸機70架,驅逐機165架及其它軍用物資,中國以3/4的金屬和1/4的茶葉及其他貨物償還。

由于中國外匯基本枯竭,無力長期大規模采購蘇聯武器裝備,雙方決定簽訂長期貸款協議。兩國先后于1938年3月、8月、1939年6月先后簽訂三次信用借款,總計價值2.5億美元。這些借款不但數額巨大,而且利息低,償還時間長,條件十分優惠。事實證明,蘇聯借款對中國抗戰的作用是巨大的、顯著的。根據近些年來中外學者統計,從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蘇聯向中國發送904架飛機,1190門各種口徑的大炮,9720挺機槍,50000支步槍,18000萬發子彈,31100枚航空炸彈,大約187萬發炮彈。

蘇聯不僅向中國提供貸款、軍火,甚至直接派遣軍事人員直接參加對日作戰。從1937年蘇聯派出第一批空軍志愿者,至1942年總共派出各類人員2000余名,他們作戰勇敢,多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對華軍事援助幫助中國軍隊擋住了日本法西斯殘酷的進攻,培養了大批軍事技術力量,增強了中方人員的戰斗素養,鼓舞了中國軍隊堅持抗戰到底的信心。

蘇聯對華援助是在當時國民政府寄予厚望的英美國家的冷眼旁觀情況下下進行的。即便二戰之后英美加強援華力度,也難與蘇聯援華所比擬。自1937年至1941年,蘇聯總共援助的軍火與貸款,與英美兩國給中國的總額是4.5比1。

盡管后期蘇聯出于自身和國際環境的需要,單方面與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對中國的抗戰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局面。但蘇聯援華政策依然對中國抵制日寇侵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極大的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抗日力量,為日后中國戰場牽制日本,減輕蘇聯西面壓力提供了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蘇聯對外政策史》第318、338、317頁

[2]《日本侵華內幕》第131頁

[3]《美國十字軍在中國》第18頁

猜你喜歡
抗戰蘇聯
戈爾巴喬夫承認:蘇聯解體違背全民意志
日本帝國主義瘋狂地向蘇聯挑釁
武裝保護蘇聯
我們家的抗戰
我們家的抗戰
抗戰音畫
抗戰,在未被占領的中國
霧在做迷藏
抗戰雕塑
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