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Z/T 73024《化纖針織內衣》新舊標準差異分析

2015-11-12 13:56張碩
中國纖檢 2015年20期
關鍵詞:標準

張碩

摘要:

本文對FZ/T 73024—2014《化纖針織內衣》標準與FZ/T 73024—2006《化纖針織內衣》標準內容進行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新舊標準的主要區別,便于新標準實施后的正確理解和實際運用,有助于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理解及運用標準。

關鍵詞:化纖針織內衣;標準;分析比較

隨著新型纖維的開發,越來越多的高性能纖維應用于針織內衣中,化纖針織內衣在針織內衣市場的比例逐漸加大,消費者對化纖針織內衣的質量要求也逐漸增加。隨著產品種類及款式多樣性的不斷豐富,我國于2006年頒布的FZ/T 73024—2006《化纖針織內衣》(以下簡稱舊標準),已不能適應產品發展的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化纖針織內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4年10月14日發布FZ/T 73024—2014《化纖針織內衣》(以下簡稱新標準),并于2015年4月1日正式實施。本文對《化纖針織內衣》的新、舊標準內容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列出兩個標準的主要不同點,以供探討。

1 適用范圍有所變化

新標準增加了不適用于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服飾。

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不同

新標準中引用標準基本都無年份規定,即為最新版本。 新標準中增加7個引用標準及1個標準樣照見表1,刪除3個推薦標準和2個樣卡,見表2。

3 要求

3.1 要求內容變化

新標準合并了印花部位和非印花部位的耐摩擦色牢度指標及耐皂洗色牢度指標,將“本身尺寸差異”修改為“對稱部位尺寸差異”。

3.2 調整內在質量要求

3.2.1 將安全性要求加入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

新標準中甲醛含量、pH值、異味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指標加入應符合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標準內容要求,這就要求企業組織生產時必須考慮產品符合安全性指標。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是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服用和裝飾用紡織品的通用安全技術規范,是產品進入市場的必要條件,是為了保證紡織產品對人體健康無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安全技術要求,它在紡織品生產銷售以及日常監督檢驗等工作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3.2.2 提高頂破強力指標

頂破強力是直接反映針織品受外力頂壓作用變形和破裂的耐用性指標,我國普遍把頂破強力作為一項對進出口針織產品的考核指標。

新標準將項目名稱“彈子頂破強力”修改為“頂破強力”。舊標準中判定值為“單面、羅紋織物≥135N;雙面、絨織物≥220N”,而新標準中指標提高到≥250N,達到行業較高要求。新標準注重提高內在質量要求,激勵企業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更符合消費者及市場需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新標準增加彈力織物的定義:“彈力織物是指含有彈性纖維的織物或羅紋織物?!辈⒁幎ā皬椓椢?、抽條、爛花、鏤空類織物不考核頂破強力,對于多層結構產品頂破強力疊加測試”,針織羅紋織物彈性較大,一般不易頂破,所以新標準中增加其不考核頂破強力。

3.2.3 更改纖維含量測試方法

新標準將纖維含量測試方法改為按GB/T 29862規定執行,該國家標準規定了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注要求、標示原則、表示方法、允許偏差及標識符合性判定要求,作為國家標準在中國推薦使用。GB/T 29862《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頒布實施無疑是對FZ/T 01053標準的提升,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生產者的合法權益,打擊假冒產品,對廣大生產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及各級檢驗機構實際檢驗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促進行業公平競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4 調整水洗尺寸變化率要求

纖維素纖維含量50%及以上的織物,直向由舊標準的“一等品≥-7.0,合格品≥-9.0”,提高為新標準的“一等品≥-6.0,合格品≥-8.0”;橫向由舊標準“合格品-10.0~+2.0”,提高到“合格品-8.0~+2.0”。結合實際產品面料多種化及款式多樣化,增加“彈力織物不考核水洗尺寸變化率,褶皺織物不考核褶皺方向的水洗尺寸變化率”。

3.2.5 色牢度指標變化

色牢度,是指紡織品的顏色對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各種作用的抵抗力。根據試樣的變色和未染色貼襯織物的沾色來評定牢度等級。紡織品色牢度測試是紡織品內在質量測試中一項常規檢測項目。

新標準結合實際使用及測試情況,將印花部位、非印花部位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合并考核。

耐皂洗色牢度指標變化及耐摩擦色牢度指標分別見表3、表4,可看到沾色中優等品和一等品整體提高半級,干摩擦及濕摩擦色牢度一等品指標均提高半級,由此可見新標準對產品色牢度提出更高要求,該指標的加嚴更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3.2.6 起球判定指標變化

起球作為服裝的常規測試項目,是指服裝在穿著過程中,織物與織物之間、織物與外界摩擦,織物表面的短纖相互糾纏在一起,影響服裝舒適感、手感及外觀。

起球指標由舊標準“合格品≥3級”修改為新標準“合格品≥2~3”,與目前大部分針織產品標準參考指標相同。新標準結合產品實際使用情況,增加“只考核成品正面;多層結構產品只考核最外層面料”,刪除舊標準“花邊織物不考核起球”。

4 外觀質量要求

新標準中引用測試標準GB/T 8878都沒有年份要求,即規定為最新版本。

4.1 表面疵點評等調整

對粗紗、大肚紗、色紗、飛花,極光印、色花、風漬、印花疵點(露底、搭色、套版不正等)、起毛露底、脫絨、起毛不勻,油紗、油棉、油針、縫紉油污線,統一考核,“優等品:主要部位不允許,次要部位輕微允許,一等品:輕微者允許,合格品:主要部位輕微者允許,次要部位顯著者不允許”

新標準中表面疵點對色差要求稍微降低,將舊標準“一等品:主料之間4級,合格品:主料之間3級;主、副料之間2~3級”改為新標準中“一等品:主料之間3~4級;合格品:主料之間2~3級;主、副料之間2級”。新標準對于紋路歪斜的判定較舊標準嚴格并且有詳細的規定“優等品:≤4.0%;一等品:≤5.0%及合格品:≤6.0%”。

新標準增加“顯著”的定義。將疵點程度描述分為三等,“輕微”“明顯”以及“顯著”。

4.2 規格尺寸偏差

目前,市場上內衣產品款式眾多,舊標準中“成衣的測量部位及規定”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產品類型,所以新標準中刪除此項,并且將規格尺寸偏差定義為長度方向與寬度方向兩個大類,具體指標見表5,判定部位及指標清晰明了,便于生產廠家及檢測機構理解執行。

4.3 對稱部位尺寸差異

將“本身尺寸差異”修改為新標準的“對稱部位尺寸差異”,舊標準中按照產品部位(衣長不一,袖闊、掛肩不一,兩肩單肩寬窄不一,背心肩帶不一,背心胸背不一,胸寬不一,褲長不一、腿闊不一)判定,并不能涵蓋市場上的多種內衣款式的所有部位,所以新標準中將產品按尺寸范圍分類,分為四類,具體判定指標見表6。

4.4 縫跡規定

明確考核縫制規定不再分品等,由于舊標準對縫制規定的要求過多,不利于實際生產的操作并且影響產品的更新換代,所以新標準對縫制規定的內容進行了簡化,僅規定“合肩處、褲襠叉子合縫處、縫跡邊口處應加固;領型端正,線頭修滑”內容。

5 準備與試驗方法有所調整

新標準規定“水洗尺寸變化試驗前,需按GB/T 6529規定的標準大氣進行預調濕,調濕符合要求后進行試驗”,相對濕度為(65±4)%。

新標準結合當前行業針織物標準頂破測試參數,規定頂破強力按“GB/T 19976—2005規定執行,鋼球直徑為(38±0.02)mm”。異味試驗、水洗尺寸變化率試驗刪除舊標準的年份規定,即采用最新版本,且水洗尺寸變化率規定,標示“手洗”的產品按GB/T 8629—2001中“仿手洗”的程序執行;耐皂洗色牢度試驗按“GB/T 3921—2008試驗方法A(1)規定執行”;起球試驗規定采用GB/T 4802.1—2008 中E法試驗,并且采用GSB 16—1523針織物起毛起球樣照評定。

6 判定規則

新標準抽樣數量按“GB/T 8878規定執行”,采用最新年份。

新標準刪除外觀質量“內包裝標志差錯按件計算,不允許有外包裝差錯”,增加內在質量“嚴重影響外觀及服用性能的產品不允許”。

復驗:刪除舊標準規定需在“規定期限內”,即只要任何一方有異議,均可要求復驗,無期限要求;刪除“保留提請復驗數量的全部”的規定。

7 結語

執行新標準時,要求生產企業與檢測機構在生產產品和產品檢測的過程中,要熟悉新標準內容及各項測試指標,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及市場的需求。檢測機構作為產品質量的把關機構,在執行新標準的過程中,要積極引導生產企業設計生產符合標準質量要求的產品。

FZ/T 73024—2014《針織化纖內衣》較2006版舊標準更好地結合國際標準,在產品安全性、各項物理性能指標方面,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增加標準的可實施性,也方便檢測機構的檢測工作。FZ/T 73024—2014《針織化纖內衣》更注重產品內在質量及產品安全性,所調整的內容更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更加貼近化纖針織內衣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并且充分體現目前標準由生產指導型向消費指導型轉變。

(作者單位: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

猜你喜歡
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忠誠的標準
標準匯編
美還是丑?
你可能還在被不靠譜的對比度標準忽悠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2015年9月新到標準清單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標準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