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竹豐產林大小年生長差異研究

2015-11-17 05:07姚希世林建忠曹流清粟林麗熊建軍李星樺
湖南林業科技 2015年6期
關鍵詞:成竹毛竹林毛竹

姚希世, 林建忠, 林 斌*, 曹流清, 粟林麗, 熊建軍, 李星樺

(1.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湖南 會同 418300; 2.會同縣林業局, 湖南 會同 418300;3.會同縣林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 會同 418300)

毛竹豐產林大小年生長差異研究

姚希世1, 林建忠2, 林 斌2*, 曹流清2, 粟林麗2, 熊建軍2, 李星樺3

(1.湖南鷹嘴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湖南 會同 418300; 2.會同縣林業局, 湖南 會同 418300;3.會同縣林業科學研究所, 湖南 會同 418300)

通過對不同經營類型毛竹豐產林的大、小年生長差異狀況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豐產竹林大、小年交替出筍、成竹生長數量和質量差異非常明顯,不同經營措施的三種豐產竹林,小年平均出筍、成竹數為16.5%、17.2%,比大年少67.0%和65.6%,小年之間平均變異幅度為2.62倍、2.44倍、比大年之間大1.39倍和1.80倍,小年之間最大的出筍、成竹變異幅度為5.79倍、5.22倍,比大年之間大4.56倍和4.58倍;相鄰大年與小年之間的出筍、成竹變異幅度平均為7.54倍和6.94倍,最大變異幅度為29.60倍和21.16倍。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為9.74cm和6.8m,比大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小2.3cm和低1.8m。

毛竹; 豐產林; 大小年; 生長; 差異; 研究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又名楠竹。毛竹是我國分布面積最大,用途最廣 ,經濟效益最佳,生態適應性較強的竹種。毛竹也是我國最主要的材用竹種,分布自秦嶺、漢水流域至長江流域以南和臺灣,黃河流域也有多處栽培,其中福建,湖南,浙江,江西為中心分布區,竹林面積約占全國的50%以上[1]。

懷化地區是湖南毛竹重點產區之一,現有毛竹林面積5.7萬hm2,產竹約9000萬根。長期以來,由于經營管理粗放,毛竹林中低產竹林占比例較大。為林農提供致富門路,開發竹林資源,根據懷化地區毛竹林一般具有隔年更新的特性,一年大量出筍、成竹,一年主要生鞭、換葉交錯進行,每2年為1周期的生長規律,多年來采取不同的經營措施進行豐產培育,建立了一片大小年分明的豐產試驗竹林[2-8]。

毛竹林大小年,主要是竹林養分的制造、積累、分配、消耗不平衡的周期變化,使出筍、成竹年和換葉年交替進行。在大小年竹林的大年出筍、成竹數和小年出筍、成竹數,總是有規律地出現在歷年出筍、成竹平均數的兩側,因此可以把竹林歷年的出筍、成竹平均數作為劃分大小年的臨界判別值,凡是歷年大年的最低出筍、成竹數不小于該值或歷年小年最高出筍、成竹數不大于該值的竹林為大小年竹林[9]。本文豐產試驗竹林,根據以上標準衡量,屬于典型的大小年竹林。

為尋求充分利用林地立體空間和大小年交替間隔時間的光能及水、肥、氣等,達到年年多出筍、多成竹的目的,特對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大小年交替出筍、成竹的差異進行研究,以便找出差異的規律,采取相應措施,使其大年在繼續維持原高產水平的基礎上,盡量提高小年產量,逐步接近或達到大年產量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湖南省會同縣肖家鄉坡腳村,原為荒蕪低產毛竹林,地理位置109°53′E,27°04′N,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6℃,平均降水量1264.7mm,相對溫度82%,年均日照1445.4h,無霜期304d,標準地位于山坡中下部,坡度23~27°,海拔400~500m,土層厚0.8m以上,養分含量中等,立竹度1500~2400株/hm2,平均胸徑8.5~10.5cm,平均枝下高5.5~7.5m,各標準地立地條件基本一致。

2 試驗方法

本試驗共設置標準地12塊,每塊面積0.0667hm2,其中進行豐產林措施的標準地9塊,對照標準地3塊,每個標準地間建設2~3m的隔離帶。

(一) 豐產竹林標準地,分三種不同經營措施類型,每個類型重復3次,一是撩壕施肥,每隔3~4m開挖一條寬2~3m、深55~65cm、長隨山形而定的等高壕溝,挖除溝中的老竹、老鞭、死鞭、竹蔸,新壯鞭盡量使其少受損傷并將其深埋。溝內施廄肥和青草木葉標準為60t/hm2,N、P、K混合化肥標準為1.5t/hm2,未挖的林地在下次處理時照此進行,并在前3年的夏季結合中耕松土,每年施嫩草木葉以及少量化肥,農家肥等標準為7.5t/hm2,以作追肥;二是深挖施肥,自下而上全面墾挖,深度35~45cm,施肥同前,三是深挖未施肥,墾挖深度35~45cm。

(二) 對照竹林標準地,淺墾未施肥,自下而上淺墾10~15cm,為便于調查,每隔1~2年全面修山一次。

對照林地按當地竹農常規進行林分管理。豐產竹林培育,采取同樣的林分管理措施,包括合理采伐,蓄筍養竹,防治病蟲等,為增大林分密度,留養母竹3~4度,以上各標準地在每年出筍期間進行出筍、成竹調查登記,當新竹長成后則進行新竹胸徑和枝下高實測,試驗歷時10年[2-13]。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大、小年出筍數量差異

毛竹筍期生長數量決定毛竹林產量的豐歉,探討毛竹大小年筍期生長差異有助于系統地了解毛竹的生物學特性。

從表1可知,不同經營措施的竹林,其大小年出筍數量各不相同。撩壕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數占該竹林總出筍數的17.89%,其中第9年出筍較少為195.2株/hm2,第3年出筍較多為1568.8株/hm2,變化范圍為0.83%~6.67%;大年出筍數占總出筍數的82.11%,其中第10年出筍較少為2326.1株/hm2,第2年出筍較多為6404.4株/hm2,變化范圍為9.89%~27.23%。深挖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數占該竹林總出筍數的13.74%,其中第9年出筍較少為154.3株/hm2,第7年出筍較多為1027.7株/hm2,變化范圍為0.91%~6.06%;大年出筍數占總出筍數的86.26%,其中第10年出筍較少為1619.5株/hm2,第4年出筍較多為3795.2株/hm2,變化范圍為9.55%~22.38%。深挖未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數占該竹林總出筍數的17.92%,其中第9年出筍較少為130.6株/hm2,第3年出筍較多為739.2株/hm2,變化范圍為1.36%~7.70%;大年出筍數占總出筍數的82.08%,其中第10年出筍較少為1257.6株/hm2,第8年出筍較多為2012.2株/hm2,變化范圍為13.1%~20.96%。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出筍數占該竹林總出筍數的16.56%,其中第9年出筍較少為104.7株/hm2,第7年出筍較多為330.1株/hm2,變化范圍為1.64%~5.17%;大年出筍數占總出筍數的83.44%,其中第2年出筍較少為554.9株/hm2,第4年出筍較多為1530.0株/hm2,變化范圍為8.69%~23.96%。

綜上所述,各大、小年出筍時期均為5年,但二者出筍數量卻差異明顯,三種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小年出筍比大年出筍少64.16%~72.52%;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出筍也比大年出筍少66.88%。這說明,小年竹林營養物質積累較少,不能充分利用太陽光能生產較多的有機物質,因而出筍數量較少[14-16]。

表1 毛竹豐產林試驗地大小年出筍情況比較Tab.1 Thebambooshootscomparisonintestedbambooforestinonoff-year項目經營措施10年出筍小年出筍第1年第3年第5年出筍總量(株/hm2)較對照增長(%)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豐產竹林撩壕施肥23520.0268.3209.30.891568.86.67952.64.05豐產竹林深挖施肥16958.0165.6179.81.06620.73.66347.62.05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9600.050.3145.01.51739.27.70325.43.39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6385.50.01602.51214.63.36247.83.88小年出筍大年出筍第7年第9年小計第2年第4年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1281.85.45195.20.834207.717.896404.427.233426.914.571027.76.06154.30.912330.113.743333.919.663795.222.38380.23.96130.61.361720.417.921288.313.421876.819.55330.15.17104.71.641057.216.56554.98.691530.023.96大年出筍第6年第10年第8年第10年小計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出筍量(株/hm2)占出筍總量的比例(%)3231.613.743923.116.682326.19.8919312.182.112742.116.173137.218.501619.49.5514627.886.261444.815.052012.220.961257.613.107879.782.08847.413.271360.821.311035.116.215328.283.44

3.2 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大、小年新成竹數量差異

從表2可知,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大、小年新成竹數量各不相同。撩壕施肥竹林小年新成竹數占該竹林總新成竹數的19.77%,其中第9年新成竹較少為90.5株/hm2,第3年新成竹較多為667.3株/hm2,變化范圍為0.91%~6.71%;大年新成竹數占總新成竹數的80.23%,其中第6年新成竹數較少為1222.2株/hm2,第2年新成竹數較多為2181.9株/hm2,變化范圍為12.29%~21.94%。深挖施肥竹林小年新成竹數占該竹林總新成竹數的15.35%,其中第9年新成竹較少為88.0株/hm2,第7年新成竹較多為528.2株/hm2,變化范圍為1.17%~7.02%;大年新成竹數占總新成竹數的84.65%,其中第10年新成竹數較少為1012.0株/hm2,第4年新成竹數較多為1612.4株/hm2,變化范圍為13.45%~21.43%。深挖未施肥竹林小年新成竹數占該竹林總新成竹數的16.61%,其中第9年新成竹較少為64.5株/hm2,第3年成竹較多為341.2株/hm2,變化范圍為1.29%~6.82%大年新成竹數占總新成竹數的83.39%,其中第6年新成竹數較少為662.4株/hm2,第8年新成竹數較多為1025.1株/hm2,變化范圍為13.24%~20.49%。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新成竹數占該竹林總新成竹數的15.21%,其中第1年新成竹較少為59.9株/hm2,第7年新成竹較多為174.0株/hm2,變化范圍為1.71%~4.97%;大年新成竹數占總新成竹數的84.79%,其中第2年新成竹數較少為295.5株/hm2,第8年新成竹數較多為790.5株/hm2,變化范圍為8.44%~22.58%〔17〕。

綜上所述,各大小年成竹時期均為5年,但二者成竹數量卻差異明顯,三種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小年成竹數比大年成竹數少60.46%~69.3%;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新成竹也比大年新成竹少69.58%。同理說明,小年竹林營養物質積累較少,因而影響了成竹數量。

表2 毛竹豐產林試驗地大小年新成竹情況比較Tab.2 Comparisonofnewbamboointestedbambooforestinon-offyear項目經營措施10年新成竹小年新成竹第1年第3年第5年總新成竹數(株/hm2)較對照增長(%)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豐產竹林撩壕施肥9945.0184.198.60.99667.36.71457.54.60豐產竹林深挖施肥7524.0114.986.51.15282.23.75170.02.2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5003.042.980.01.60341.26.82162.63.25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3501.00.059.91.71105.43.01121.13.46小年新成竹大年新成竹第7年第9年小計第2年第4年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652.46.5690.50.911966.319.772181.921.941582.215.91528.27.0288.01.171154.915.351278.316.991612.4?21.43182.63.6564.51.29830.916.61729.914.59941.618.82174.04.9772.02.06532.415.21295.58.44749.721.41大年新成竹第6年第10年第8年第10年小計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新成竹數(株/hm2)占總新成竹數比例(%)1222.212.291762.317.721230.212.377978.880.231214.416.141252.016.641012.013.456369.184.65662.413.241025.120.49813.016.254172.083.39399.411.41790.522.58733.520.952968.684.79

3.3 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

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顯著(表3)。撩壕施肥竹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3.27倍、3.22倍,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7.04倍、6.37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0.46倍、0.39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1.75倍、0.79倍。深挖施肥竹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2.72倍、2.51倍,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5.66倍、5.0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0.40倍、0.22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1.34倍、0.59倍。深挖未施肥竹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1.86倍、1.58倍,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4.66倍、4.29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0.44倍、0.38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0.60倍、0.55倍。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0.74倍、0.69倍,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2.15倍、1.90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為0.83倍、0.87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1.76倍、1.68倍。

綜上所述,三種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比大年之間大1.42倍~2.81倍、1.20倍~2.83倍,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比大年之間大4.06倍~5.29倍、3.74倍~5.58倍;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卻少于大年之間0.09倍、0.18倍,但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則大于該竹林的大年之間0.39倍、0.22倍。這說明變異幅度越大,則出筍、成竹數量差異越明顯。

表3 毛竹豐產林試驗地小年與小年之間、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Tab.3 Thevariationrangeofbambooshoot,newbamboointestedbambooforestbetweenlowyieldyearandlowyieldyear,highyieldyearandhighyieldyear項目經營措施小年與小年之間出筍變異幅度(倍)第1年與第3年對比第3年與第5年對比第5年與第7年對比第7年與第9年對比平均最大差異豐產竹林撩壕施肥6.500.650.355.573.277.04(第3年與第9年對比)豐產竹林深挖施肥2.450.791.965.662.725.66(第7年與第9年對比)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4.101.270.171.911.864.66(第3年與第9年對比)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0.340.150.332.150.742.15(第7年與第9年對比)小年與小年之間新成竹變異幅度(倍)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變異幅度(倍)第1年與第3年對比第3年與第5年對比第5年與第7年對比第7年與第9年對比平均最大差異第2年與第4年對比第4年與第6年對比第6年與第8年對比5.770.460.436.213.226.37(第3與第9年對比)0.870.060.212.260.662.115.002.515.00(第7與第9年對比)0.140.380.143.271.100.121.831.584.29(第3與第9年對比)0.460.300.390.760.150.441.420.691.90(第1與第7年對比)1.570.810.61大年與大年之間出筍變異幅度(倍)大年與大年之間成竹變異幅度(倍)第8年與第10年對比平均最大差異第2年與第4年對比第4年與第6年對比第6年與第8年對比第8年與第10年對比平均最大差異0.690.461.75(第2年與第10年對比)0.380.290.440.430.390.79(第2年與第6年對比)0.940.401.34(第4年與第10年對比)0.260.330.030.240.220.59(第4年與第10年對比)0.600.440.60(第8年與第10年對比)0.290.420.550.260.380.55(第6年與第8年對比)0.310.831.76(第2年與第4年對比)1.540.880.980.080.871.68(第2年與第8年對比) 注:根據表1、表2大小年出筍、新成竹數計算。

3.4 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相鄰大、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差異

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顯著(表4)。撩壕施肥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分別為9.23倍和7.70倍,其中第1年與第2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最大,為29.60倍和21.16倍,第3年與第4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較小,為1.18倍和1.37倍。深挖施肥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平均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分別為8.22倍和7.30倍,其中第1年與第2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最大,為17.55倍和13.77倍,第7年與第8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較小,為2.05倍和1.37倍。深挖未施肥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分為5.16倍和5.83倍,其中第9年與第10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成為最大,為8.63倍和11.60倍,第3年與第4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較小,為1.54倍和1.76倍。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分為4.90倍和5.01倍,少于上述豐產竹林的平均變異幅度,其中第9年與第10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最大,為8.88倍和9.17倍,第5年與第6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為較小,為2.42倍和2.30倍。

從上述相鄰大、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的規律,可以看出: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的生長在逐年的分布上形成極低、極高、極低、極高、極低的跳躍式分布。豐產試驗竹林中第1年屬于小年,又值試驗始期,成為較小變異幅度極低值;為第2年的大年出筍、新成竹積累了充足的養料,使第2年的大量出筍、新成竹,而形成最大的變異幅度極高值;由于第2年消耗了大量的營養,從而影響了第3年的出筍、新成竹數量,加之上一年發生的大量新竹對第3年筍芽萌發產生一種頂端優勢的抑制作用,使第3年的出筍、新成竹量大為減少成為小年,而形成較小的變異幅度極低值;小年又由于養料的積累,竹林系統頂端優勢的削弱,又為次年的大量出筍、新成竹準備了條件,使第4年又形成最大的變異幅度極高值。如此周而復始,形成相鄰大小年最大和較小的出筍和新成竹變異幅度的極高、極低值的循環〔18〕。

表4 毛竹豐產林試驗地相鄰大小年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Tab.4 Thevariationrangeofbambooshoot,newbamboooftestedbambooforestinadjacenton-offyear項目經營措施出筍變異幅度(倍)第1年與第2年對比第3年與第4年對比第5年與第6年對比第7年與第8年對比第9年與第10年對比平均豐產竹林撩壕施肥29.601.182.392.0610.929.23豐產竹林深挖施肥17.555.116.892.059.498.22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7.891.543.444.298.635.16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3.966.132.423.128.884.90項目經營措施新成竹變異幅度(倍)第1年與第2年對比第3年與第4年對比第5年與第6年對比第7年與第8年對比第9年與第10年對比平均豐產竹林撩壕施肥21.161.371.671.7012.597.70豐產竹林深挖施肥13.774.716.141.3710.507.30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8.121.763.074.6111.605.83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3.946.112.303.549.175.01 注:根據表1、表2大小年出筍、成竹數計算。

3.5 不同經營措施的毛竹豐產林大小年成竹質量的差異

毛竹成竹質量主要是由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的大小與高低來體現,胸徑的大小是反映竹材質量的一個重要因子,枝下高是人們獲得用材的主要部分,生長高、大的竹株,一般是枝粗葉茂,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強。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小年與大年的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經試驗比較相差較大[2]。撩壕施肥竹林新竹小年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分別為10.3cm和7.1m,比大年竹林的平均值小2.34cm和低2.04m;深挖施肥竹林新竹小年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分別為10.0cm和6.8m,比大年竹林的平均值小2.04cm和低1.92m;深挖未施肥竹林新竹小年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分別為9.0cm和6.6m,比大年竹林的平均值小2.48cm和低1.44m;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新竹小年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分別為8.8cm和6.0m,比大年竹林的平均值小0.56cm和低0.60m,比上述豐產竹林差異較小。

這也說明了小年竹林積累營養物質較少,因而新成竹質量較差。

表5 毛竹豐產林試驗地大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新成竹平均枝下高生長情況比較Tab.5 TheaverageDBHandbranchheightofnewbamboointestedbambooforestinon-offyear項目經營措施大年新成竹(第2、4、6、8、10年)平均值胸徑(cm)枝下高(m)小年與大年平均值的比值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cm)小年與大年平均值的比值第1年第3年第5年第7年第9年平均第1年第3年第5年第7年第9年平均豐產竹林撩壕施肥12.69.1-3.0-2.7-2.2-2.0-1.8-2.34-2.8-2.7-2.0-1.5-1.2-2.04豐產竹林深挖施肥12.08.7-2.6-2.4-1.9-1.7-1.6-2.04-2.6-2.5-1.8-1.4-1.3-1.92豐產竹林深挖未施肥11.58.0-3.3-2.6-2.5-2.0-2.0-2.48-2.4-1.9-1.4-0.8-0.7-1.44對照竹林淺墾未施肥9.46.6-0.9-0.7-0.5-0.4-0.3-0.56-1.1-0.9-0.6-0.3-0.1-0.60

4 結論與討論

(1)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大、小年出筍、新成竹數量和質量均差異較大。撩壕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新成竹數比大年少64.2%、60.5%;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的最大變異幅度比大年之間大5.29倍、5.58倍;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為29.60倍和21.16倍,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比大年竹林小2.34cm和低2.04m。深挖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新成竹數比大年少72.5%、69.3%;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的最大變異幅度大于大年之間4.32倍、4.41倍;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的最大變異幅度為17.55倍和13.77倍,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比大年小2.04cm和低1.92m。深挖未施肥竹林小年出筍、新成竹數比大年少64.2%、66.8%;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的最大變異幅度比大年之間大4.06倍、3.74倍;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最大的變異幅度為8.63倍和11.60倍,小年新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生長比大年小2.48cm和低1.44m。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出筍、新成竹數比大年少66.9%、69.6%;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的最大變異幅度大于大年之間0.39倍、0.22倍,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最大的變異幅度為8.88倍和9.17倍,小年成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枝下高比大年竹林小0.56cm和低0.6m。

以上所述,進入生理小年的毛竹,由于竹葉轉入生長衰退期而變黃,全林群體光合效率低,積累營養物質少,因而以上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和淺墾未施肥對照竹林,小年出筍、新成竹數量和質量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大年竹林,豐產竹林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平均變異幅度和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均大于大年竹林,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的平均變異幅度和最大變異幅度又大于小年之間和大年之間。這充分表明大小年出筍、新成竹的顯著差異。

(2) 小年之間和相鄰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的變異幅度,從大而小的順序:撩壕施肥竹林>深挖施肥竹林>深挖未施肥竹林>淺墾未施肥竹林;大年之間出筍、新成竹最大變異幅度:淺墾未施肥竹林>撩壕施肥竹林>深挖施肥竹林>深挖未施肥竹;這種變異幅度越大,說明大小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的差異也越大,生產潛力相應也越大。

上述三種不同經營措施的豐產竹林進行大小年竹林經營,生產潛力都較大,不過第一種撩壕施肥,工作難度大,有條件可以小面積進行,以第二種和第三種的深挖施肥、深挖未施肥為好,至于施肥的種類、數量、次數和墾挖的深度視具體的經濟條件和勞力狀況而定,培育豐產竹林一般墾挖深度宜在35cm較為合適[2],總之要因地制宜,以效益為原則。淺墾對照竹林在小年之間出筍、新成竹變異幅度雖小于以上豐產竹林,也有一定的生產潛力,但在大年之間的出筍、新成竹的變異幅度大于以上豐產竹林,說明該竹林在大年期間尚有較大的生潛力可以挖掘。

(3) 根據國內學者有關研究報導[19-23]:認為花年毛竹林盡管就單株立竹而言,每兩年換葉一次的特性沒有改變,但由于竹林中每年均有半數左右的竹子換葉,而另半數的竹株則進入孕筍階段,沒有大小年竹林中那個無葉時期,一年四季都能比較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因此,認為經營花年竹林能提高產量。如有利于培育筍用竹林,能每年均有大量鮮筍產出,滿足市場需求。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比大小年竹林容易發生病蟲害,對于培育材用竹林也不如大小年竹林有一定的長處,經營大小年豐產竹林時由于在大年期間,毛竹換上新葉,全林維持著較高的群體光合效率,積累了豐富的養料,促使大量筍萌發,能出大筍、長大竹,竹株一般粗壯高大,材質好,同時大小年竹林對土壤適應性較廣,雖在貧脊土壤中也能生長良好。但對于大小年差異非常明顯的豐產竹林,要改制花年毛竹林難度也較大,在未取得成功經驗以前,也不宜倉促改制,只能在使其大年產量能維持原有豐產水平上而盡量提高小年產量,使其達到或接近大年水平,通過留養小年筍、培養小年竹的方法,逐漸增加竹林中小年竹的數量,縮小大小年之間的差距,從竹林總體來看,不論大年或小年都能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和水、肥、氣等條件,能獲得較多的有機物質,這便是竹林高產、穩產重要條件之一。

[1] 艾文勝,楊明,孟勇,等.毛竹林節水灌溉技術研究[J]. 湖南林業科技,2011,38(6):18-21.

[2] 侯其金,林斌,李曉鳳,等.豐產栽培措施對毛竹林生長的影響[J].湖南林業科技,2015,42(3):63-68.

[3] 林斌,粟林麗,曹流清,等.湖西南大徑級毛竹林生長特性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4,41(5):58-62.

[4] 曹流清,李曉鳳.毛竹大徑材培育技術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2003,22(4):34-41.

[5] 曹流清,丁建國,王宗仁.毛竹大徑材培育的效益分析[J].林業科技開發,1999(1):17-18.

[6] 丁建國,曹流清.大徑竹培育試驗初報[J].經濟林研究,1993,11(1):40-41.

[7] 曹流清,丁建國.懷化地區毛竹筍材兩用林豐產技術推廣和經濟效蓋[J].林業科技開發,1999,3(2):48-48.

[8] 曹流清,于小凡.楠竹筍、材兩用林高產技術措施[J].湖南林業科技,1992,19(2):39-43.

[9] 裘福庚.毛竹大小年及其控 [J].竹子研究匯刊,1984,3(2):62-68.

[10] 周芳純,易世基.毛竹林豐產技術研究總結報告[J].竹類研究,1986(3):1-39.

[11] 周芳純,易世基,毛高喜,等.毛竹林結構理論研究總結報告[J].竹類研究,1987(1):1-13.

[12] 楊明, 艾文勝,孟勇,等.毛竹林覆蓋技術研究[J]. 湖南林業科技,2012,39(5):39-42.

[13] 孟勇,艾文勝,劉志昂,等.竹林結構研究進展[J]. 湖南林業科技,2011,38(4):71-74.

[14] 曹流清,文聲六,唐來香.大徑毛竹林筍期生長規律的初步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1995,22(3):21-25.

[15] 李躍華,李業文,李超雋.地面覆蓋對毛竹林竹鞕生長及出筍的影響[J].湖南林業科技,2015,42(1):54-56.

[16] 藍曉光.毛竹材用林筍芽萌發和生長的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1989,6(3):261-264.

[17] 馮加生,龔群龍,吳紅強.毛竹林立竹密度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2,39(4):37-40.

[18] 張春霞.毛竹林生長量變化的分析研究[J].竹類研究,1989(4):43-49.

[19] 程有龍.花年毛林增產潛力及培育技術的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1983,2(2):71-80.

[20] 鄭美珠,林賢松,馮崇勇.大小年經營竹林與花年經營竹林筍、竹產量對比試驗[J].竹子研究匯刊,1996,15(2):39-46.

[21] 石全太,卞堯榮,孫受素.毛竹林大小年改“均年”的技術措施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2003,22(4):34-41.

[22] 浙江省毛竹低產林改造研究課題協作組.毛竹林連年作業培育技術的研究[J].竹子研究匯刊,1986,5(2):64-76.

[23] 聶爭鳴,劉思賢,黃衍串.筍用毛竹林培育技術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1985(1):5-10.

Thegrowthdifferencesofbambooforestsinonoff-year

YAO Xishi1, LIN Jianzhong2, LIN Bin2*, CAO Liuqing2, SU Linli2, XIONG Jianjun2, LI Xinghua3

(1.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unan Yingzuiji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Huitong 418300, 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Huitong County, Huitong 418300, China;3.Forestry Institute of Huitong County, Huitong 418300,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growth differences of bamboo forests in on off-yea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in grow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bamboo shoot, new bamboo in on off-year. Within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average quantity of bamboo shoot and new bamboo of low yield year was 16.5% and 17.2%, and its less than high yield year of 67.0% and 65.6%.The average variation amplitude during the low yield years was 2.62 times, 2.44 times,and its higher than in high yield years was 1.39 times and 1.80 times.The average variation amplitude of bamboo shoot and new bamboo of low yield years was 5.79 times, 5.22 times,and its higher than in high yield years was 4.56 times and 4.58 times. The average variation amplitude of bamboo shoot and new bamboo between the adjacent on off-year was 7.54 times and 6.94 times,and maximum variation amplitude of its was 29.60 times and 21.16 times. The average DBH and average under branch height of new bamboo of low yield year was 9.74 cm and 6.8 m, and its less than in high yield year was 2.3 cm and 1.8 m.

Phyllostachyspubescens; forests;on off-year; growth; differences; research

2015-08-07

懷化市林業科技推廣項目,會同縣楠竹低改頂目[中會農(2000)04]。

姚希世(1973-),男,湖南省會同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保護與培育、研究、應用工作。

* 為通訊作者。

S 795.05

A

1003 — 5710(2015)06 — 0111 — 08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6. 022

(文字編校:楊 駿)

猜你喜歡
成竹毛竹林毛竹
自然封育條件下毛竹林內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變化研究
節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一張珍貴的烈士照片
毛竹林經營投入產出關系與經營效益的相關性研究
不同坡位對毛竹林小氣候及地上生長的影響
赤水河流域毛竹林日出筍成竹規律及撫育措施的影響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