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的故事》中的敘述者及其功能探析

2015-11-23 00:47陳壽琴唐廷廷
劍南文學 2015年14期
關鍵詞:敘述者玫瑰愛情

■陳壽琴 唐廷廷

《玫瑰的故事》中的敘述者及其功能探析

■陳壽琴 唐廷廷

本文運用敘事學中的敘事者的相關理論對亦舒的《玫瑰的故事》進行解讀,旨在對該小說中的以第一人稱敘述形式出現的四個敘述者及其功能進行探討。該小說中四個敘述者從不同側面講述了女主人公黃玫瑰不同時期的情愛故事,與此同時,也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這種多個第一人稱敘述者的限制性敘述不僅完滿地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強化了敘述者對故事情節的敘述功能,也增強了故事的可靠性與靈動性,突出了敘述者的證實與交流功能,提升了言情小說的敘事魅力。

作為香港當代通俗小說代表作家之一的亦舒,其言情小說在敘事藝術上獨具特色。本文將運用敘事學中的敘述者理論來分析亦舒的代表作《玫瑰的故事》,該小說使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模式講述各種現代都市愛情故事,四個部分的敘述者“我”分別是由四個不同身份,不同個性的男性來擔任的,“我”們既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女主人公黃玫瑰一生的愛情傳奇,也講述了“我”們自己的愛情故事。多個敘述者的敘述不僅塑造了一個個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而且增加了敘述的層次感,讓故事變得更加靈動多姿。這樣的限定性敘事把讀者納入到小說文本之中,能讓讀者與敘述者“我”們進行思想交流,“而作為人物的敘述者同時也參與和其他人物的直接交流”,增強了小說文本的交流功能與證實功能。

《玫瑰的故事》的第一部分是《玫瑰》,主要講述了黃玫瑰青少年時期的愛情故事,同時也講述了敘述者自己的婚戀故事。敘述者黃振華是一個比女主人公黃玫瑰大15歲的長兄,一個典型的青年才俊。

在講述少女黃玫瑰的愛情故事時,敘述者充分地發揮了其對故事的組織功能和證實功能。敘述者“我”不僅直接描寫玫瑰美得令人窒息,而且還選擇了她的三個情感故事來表現她的美的確令人難以抵擋,同時也表現了她的“非?!睈矍橛^。這三個情感故事:一是“我”的同學兼合伙人周士輝為了玫瑰而不顧道義與責任地放棄妻兒,可是玫瑰并不愛他,只是玩玩而已。二是愛好攝影的英俊的體育健將雅歷斯為了玫瑰打情敵進派出所,后又為了玫瑰的負心而自殺。而玫瑰對此卻不上心,甚至顯得有點冷酷。三是玫瑰愛上并追求英俊、帶有冷峭的書卷氣的莊國棟。盡管莊國棟已訂婚,但他還是抵制不了玫瑰的美麗與激情。不過,他最后還是選擇放棄玫瑰。

那么,敘述者為什么選擇了以上三個故事呢?首先,作為黃玫瑰的兄長,敘述者“我”是這三個故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是一種“在場”敘述,這增強了敘述的可信度。再者,這三個故事的破壞性和影響力都極大,前兩個故事毀滅了或毀壞了男性追求者的人生或愛情信念,后一個故事則摧毀了玫瑰的激情初戀和她鮮活靈動的光彩。少女時期的玫瑰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鮮艷欲滴,令人不敢逼視。所以,她的追求者不計其數,男友更換的頻率很快。這些追求者中,周士輝既是“我”的同學,又是“我”的合伙人;雅歷斯是“我”見過的而又令人喜歡的漂亮男孩,是“我”親自到派出所、醫院見證過的傷心人。而這兩個人或為玫瑰放棄了婚姻、家庭和事業,或想要放棄生命,愛得可謂轟轟烈烈了??墒敲倒鍏s毫無留戀地轉身,對世俗禮法表示了公然地反抗。也許玫瑰在見到莊國棟之前,“我”從來沒看見她對愛情認真過,但是當她一旦認真后,她的執著和變化都是驚人的。當莊國棟為了履行婚約而拋棄了玫瑰,她便“瘋狂”地搗毀了莊的公寓,最后離開了香港,在美國嫁給了很平庸的方協文。通過這些故事的講述,敘述者“我”以長兄的身份,不無憐愛地塑造了一個叛逆、寂寞,需要被愛被呵護的美少女的形象。

在小說第一部分里,敘述者“我”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拔摇睂矍榈目捶ê兔倒迦徊煌?,若玫瑰的愛情用飛蛾撲火來形容,那“我”所期待的則是相濡以沫的恬淡愛情?!拔摇币恢睗嵣碜院玫膶ひ捓硐雽ο?,終于,在好友周士輝的婚禮上遇見了蘇更生。而“我”的理智卻讓蘇感到毫無安全感,蘇是一個知性的當代女性,她深知每個人的內心,但陷入愛情中的她偏偏也逃不過當局者的迷惘?!拔摇迸既粡姆絽f文口中得知蘇更生曾結過一次婚,“我”在感覺受到蒙蔽的同時也想要原諒蘇,不過她拒絕被原諒的反轉情景讓感覺良好的“我”有點不知所措。最后,在玫瑰的提醒下,“我”與蘇終成眷屬。

敘述者“我”是比女主人公黃玫瑰年長較多的哥哥,所以能近距離地接近主人公,而在心智上卻遠遠比她成熟?!拔摇奔瓤梢燥柡星榈匾娮C玫瑰的成長過程,又可理智地看待和評價玫瑰的言行,還可參與玫瑰的情愛故事的建構。換句話說,作為同敘述者(所謂同敘述者,是指敘述者是故事中的人物),“我”的身份更能貼近主要敘述對象的日常生活,所以“我”給讀者帶來的信息極具可靠性,“我”的敘述也更具說服力?!拔摇奔仁菙⑹稣?,又是人物。因此,事實上,“我”不僅在講述小妹黃玫瑰(他者)的愛情故事,而且同時也在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因此,在講述他者故事的時候,“我”可以做到比較冷靜客觀;而在講述自己故事的時候則顯示出較強的主觀感受性。這樣,黃氏兄妹倆的情愛故事同時進行,不僅增加了小說敘事的層次感,也增加了小說的故事容量;從而使情節既收放有度,又搖曳多姿;使小說的情愛主題變得豐富而充實,留給讀者耐人尋味的敘事空間。

小說的第二部分《玫瑰盛放》主要講述了少婦黃玫瑰的愛情故事,敘述者溥家敏同時也講述了自己兄弟倆的情愛糾葛。若說少女時期的黃玫瑰對愛情縱有追求卻知之甚少,經歷過婚姻洗禮的她就像鳳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了,她能更深刻地懂得愛情了。

作者之所以會選擇溥家敏作為第二部分的敘述者,顯然是“別有用心”的。只有熱烈地愛上玫瑰的人,才能形容出她那驚心動魄的美麗。敘述者“我”坦誠而沖動,“我”對黃玫瑰一見傾心,從不掩飾對她的愛慕,為了毫不顧忌地追求黃玫瑰,“我”放棄了與自己相戀多年的女友咪咪?!拔摇鄙類埸S玫瑰,對她的追求幾近瘋狂。而咪咪只能坦蕩退出,但卻在最后她選擇包容“我”的一切。咪咪為了愛付出太多,雖沒有不甘,卻也痛苦不堪。

黃玫瑰就像是一個為愛而生的人,就算曾經被傷得遍體鱗傷,但她始終忘不了與莊國棟那段美好的記憶?!拔摇痹谔嫠匦卵b飾祖屋的時候,玫瑰千叮萬囑:“一定不要改變書房,那里有我最快樂的記憶?!倍@段記憶,“我”無論是作為追求者,還是作為敘述者,都是不明就里的??墒亲x者是很清楚的,因為在小說的第一個部分中,第一個敘述者黃振華以他晚歸的所見所聞,曾講述了含苞待放的玫瑰與她的初戀在書房赤足跳舞的情景。由此可見,讀者現在對玫瑰的過去知之甚多,而這個部分的敘述者卻是知之甚少,讀者的信息量遠遠大于敘述者。這就拉開了敘述者與主要敘述對象之間的距離。惟其如此,“我”才想接近和了解玫瑰,才會癡迷地愛著玫瑰,并痛苦著自己得不到玫瑰的真愛。

敘述者“我”帶著十分糾結的情緒講述了哥哥溥家明與玫瑰的愛情故事。與“我”相依為命的完美無缺的哥哥為“我”付出許多,一直都還單身。哥哥終于找到了自己相愛的人,那便是自己也癡戀著的玫瑰。家明在遇見玫瑰之前便已身患癌癥,但玫瑰依然不管不顧地與他相愛了。他們一起經歷了生命中短暫而美好的幾個月。在家明去世后,每個人都傷心,只有玫瑰表現得最鎮靜。不是說她不愛家明,而是因為玫瑰知道曾經他們真心地愛過,他們擁有美好的記憶。逝去的人真心祝?;钪娜四軌蛐腋?鞓返纳钕氯?,而不是禁錮她的一切。

溥家敏,不僅僅是第二部分的敘述者,同時也是女主人公黃玫瑰的癡迷的愛慕者。在其講述中,讀者不僅了解到了十年后黃玫瑰的情形,還得知了第一敘述者黃振華與蘇更生的婚姻生活的起伏波折,這樣的敘述為第一部分做出了必要補充。敘述者“我”求愛而不得的身份致使其敘述更具主觀性,所以從“我”的口中、心里,讀者一而再、再而三的沉入其設計的情緒波動中無法自拔?!拔摇痹跀⑹鲋性f:“一般人并不戀愛,到了時候他們結婚生子,毫無選擇可言,遇到條件略高的對手,苦苦追求一番,他們便自以為在戀愛?!边@體現了敘述者的交流、評價功能。作者通過敘述者之口闡明自己的觀點,一般人眼中的戀愛并不是真正的戀愛,只是與高手之間的過招。這就如同拋出一個問題,讓讀者思考到底戀愛是什么樣的?繼而達到與讀者暗中交流,并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小說的第三部分《最后的玫瑰》主要講述了即將為人岳母的玫瑰的故事。黃玫瑰像不會凋零的花朵一樣,十年如一日的美得驚人。這一部分的敘述者周棠華是玫瑰的準女婿。黃玫瑰與方協文的女兒小玫瑰(即方太初)也長大成人,與敘述者“我”有了婚約。在“我”和太初的眼中,“世界是黑白的,卻不知道黑白中夾雜著混合的顏色”。

這部分開始,太初以為玫瑰因為貪慕虛榮而拋棄自己與父親,所以對著母親她一直是憎恨的。敘述者“我”講述了關于方協文離婚后及現在生活情狀,也能站在一個較為客觀的角度陳述自己的想法。在香港的時候,家敏給太初講述了事實的真相,玫瑰并不是因為貪慕虛榮而放棄她,只是當時情勢所迫被逼無奈。這里的家敏似乎在繼續充當玫瑰故事的敘述者與強調者,給誤解了自己母親的方太初講述當初不得已的選擇的原委,以使故事的接受者方太初能夠真正地了解母親,減少母女之間的隔閡。因為讀者是明白其中“真相”的,故這里的敘述就很概略。這種穿插敘述,恰好說明了這一部分的敘事中心仍是黃玫瑰的故事。

敘述者“我”在講述自己與方太初的愛情故事時,特別講述了“我”們的情感波折是因為家敏不顧其妻兒對太初的追求。第二部分的敘述者家敏依然是沖動的,也許他愛的并不是太初,而是留戀太初身上的玫瑰的身影。在 “我”因太初和家敏走得太近而感到不安時,岳母玫瑰安慰道:“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都未曾真正的屬于你,也不必惋惜?!笨梢?,她是如此的至情至性,如此的懂得感情的舍與得?!拔摇钡膼矍楣适?,道出了與黃振華與蘇更生的相敬如賓,以及黃玫瑰的轟轟烈烈不一樣的愛情觀念,即平淡是幸福的真理。

和前兩個部分相比,作為這部分的敘述者周棠華,他是這個圈子里面唯一一個純粹的局外人。作為玫瑰的故事的旁觀者,他不僅可以保證讀者看到的故事情節和當時的旁觀者所看到的一樣,是新鮮的;而且因為他不直接涉及玫瑰的故事,因此讀者所看到的是沒有經過那些置身故事之中的人物的情感影響的“真實”情況。敘述者的敘述,不僅為故事做出了理性的評判,讓讀者見識到了作者的奇思妙想;更讓讀者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玫瑰的感情事件的困乏后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再者,敘述者也講述了對黃振華和蘇更生夫婦的見聞、感受和評價,對傅家敏與戚咪咪的看法,進一步地對這幾個人物的性格進行了“完型”地塑造。作者通過敘述者周棠華表達了對人事對愛情的不同看法,讓讀者有另類的體驗,豐富了小說的內蘊。

小說的最后第一部分是《玫瑰再見》,這個時間段的黃玫瑰雖已步入中年但仍魅力不減。這一部分的敘述者羅震中是玫瑰的繼子,也是玫瑰的愛慕者,他有著極為浪漫的想法,一直期待著自己的夢中情人。

敘述者“我”見到玫瑰的那一刻,以為見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不同于家敏的沖動,羅震中是豁達的:就算是在得知玫瑰是自己的繼母,自己永遠無法追求她和得到她時,就算陷入崩潰的邊緣,“我”還是愛她的。畢竟,玫瑰和父親都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只要他們兩人過得好,自己又有什么資格說不呢?更何況自己根本就沒有權利和他們去爭,一切權利都在玫瑰的手上,他們全是等待玫瑰施舍的人,他們是如此可憐而又樂在其中。

同時,“我”還補敘了小說第一部分中玫瑰的初戀情人莊國棟婚后的情況,講述了其現在的生活境況和玫瑰與他再續前緣的故事。就算莊國棟和“我”的父親羅德慶、還有“我”一起爭奪玫瑰,“我”也并沒有生他的氣。即便自己與莊國棟打架,那是為玫瑰,為愛,或者是為“我”父親,但是“我”也一樣關心莊國棟,因為他還是“我”的朋友。對于莊國棟,作為其好友的羅震中與作為玫瑰兄長的黃振華,兩部分的敘述者的態度和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是理解與同情,后者是不滿與惱怒??梢哉f,這兩個不同的敘述者由于立場不一樣,也才能從不同角度共同塑造莊國棟這個儒雅、英俊、有魅力,“負心”又重情的人物形象。黃玫瑰是為愛而生的,是至情至性的,正如她對敘述者兼人物的“我”說的那樣:“我非常重視感情,我是愛過很多次,但每一次我都全心全意”。但她也是無情的,她不愛你絕對可以做到敷衍。在莊國棟離開后,玫瑰和“我”談到他時,她對自己曾經的初戀是那么的淡漠。過去了便是過去了,縱使會黯然,但她也能夠豁達的生活下去。

作為愛慕者和繼子,敘述者羅震中與黃玫瑰的關系極為尷尬。這是因為羅震中一直把黃玫瑰自詡為夢中情人,奈何這個美人竟是自己的繼母。他并沒有像溥家敏一樣沉溺于黃玫瑰的愛情中無法自拔,而懂得適時的放手,尊重玫瑰的選擇。在敘述過程中,敘述者與玫瑰的談話和交流至關重要,黃玫瑰首次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每一位讀者都通過敘述者更為直觀的看清楚了黃玫瑰的為人:她并不自持長得漂亮,她重情重義??梢赃@樣說,羅震中是整部小說中最能夠理解、最能夠尊重黃玫瑰的敘述者。他的敘述有一個感情的波瀾起伏,從最初的迫切,到故事結局的慢慢收尾,讓讀者跟隨他的張弛有度敘述看故事、品愛情。

綜上訴述,亦舒言情小說《玫瑰的故事》的獨特敘事特征就在于其選擇了四個個性氣質完全不一樣的男性分別作為四個部分的敘述者。這些男性敘述者的講述不單單共同完成了至情至性的美麗絕倫的黃玫瑰形象的塑造與強化,也凸顯了各個敘述者自己情愛故事中的女性形象;還較全面地寫出了現代都市人的愛情與愛情觀,這樣就留給了讀者參與故事、評價人物、詮釋愛情的解讀空間。

敘述者是敘事文本中故事的講述者,它“屬于一種功能”。毋庸諱言,敘述者的首要功能便是敘述。作者在《玫瑰的故事》中對四個敘述者的選擇,目的在于不讓讀者的視線局限于任何一個敘述者的說法,強化了敘述者的敘述功能,也增強了敘述的張力。四個敘述者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從不同角度講述玫瑰不同年齡段的情愛故事,保證了小說故事的連貫性與變化性,從而使小說文本呈現出隔而不隔,斷而不斷的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敘事效果。其次,敘述者的見證或證實功能體現為敘述者對其講述的故事的感情。四個不同身份的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方式進行限制性敘事,增強了敘事的“真實性”。正如有理論家認為:“第一人稱‘我’兼有兩個主體:一是講故事時的‘敘述主體’,二是經歷故事事件時的‘體驗主體’”。敘述主體的基本功能在于虛構故事或講述故事;而體驗主體的功能在于給讀者一種真實感,從而增強虛構的故事的可信度。四個敘述者,在敘述黃玫瑰的愛情故事的時候也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使小說的主要故事和次要故事在不同部分相互呼應,并產生不斷回復與強化故事的效果,從而使小說的敘事在似乎單一的人物敘述者的敘述中取得繁復的變化效果。再次,敘述者的交流和評價功能體現在作者時常有意無意的通過敘述者之口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進行講述、補充、解釋和評論。這樣讓讀者不知不覺的靠近了文本,進入了敘述者編織的故事圈套。因此,亦舒在《玫瑰的故事》中設置四個男性敘述者對香港都市愛情故事進行了 “歸納”式的講述,使通俗小說獲得了別樣的敘述美感,進而提升了言情小說的敘事魅力。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專項經費資助項目;

猜你喜歡
敘述者玫瑰愛情
沒跪 玫瑰
玫瑰飄香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刺玫瑰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刺玫瑰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