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水生嫂無名現象”的普泛性

2015-11-28 18:41蔣篤家
課外語文·下 2015年9期
關鍵詞:荷花淀孫犁

【摘要】著名作家孫犁在小說《荷花淀》中塑造了一位從普通農村婦女成長為抗日戰士的水生嫂形象,但是找遍全文,找不到她的名字。其實,從水生嫂所處的時代、人們平時稱謂習俗以及作品人物塑造等角度來探究,“水生嫂無名現象”都有它的普泛性。

【關鍵詞】孫犁《荷花淀》;水生嫂形象;“水生嫂無名現象”;普泛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文的孫犁在1945年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荷花淀》,寫的是冀中人民抗日戰爭時期的斗爭生活,小說通過對白洋淀地區的一群婦女由送夫參軍到自覺地組織戰斗隊伍的細致描繪,歌頌了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美麗心靈,生動表現了根據地軍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戰的愛國主義精神。水生嫂就是這一群冀中白洋淀地區的農村婦女的代表,在小說中,水生嫂一共出現了十五次。有趣的是,我們找遍全文,都找不到水生嫂究竟叫什么名字。在小說里出現的十五次中,十二次稱她為女人,三次稱她水生嫂;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文章中不僅水生嫂沒有名字,其他幾個婦女也都沒有名字。筆者對這幾個婦女無名的現象取其有代表性的水生嫂之名而稱之為“水生嫂無名現象”,本文欲就這種“水生嫂無名現象”的普泛性做一些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從小說的時代背景考察

“水生嫂無名現象”的普泛性在于:它揭示了舊社會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逗苫ǖ怼访鑼懙氖强谷諔馉帟r期的生活,水生嫂所處的時代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時的水生嫂們為什么會沒有名字?我們從曾經流行于20世紀50年代的《婦女自由歌》中也許可以找到答案:“舊社會,好比是——黑咕隆冬的枯井萬丈深!婦女在最底層!”黑暗深井般的舊社會人壓迫人、人吃人,同時還充滿男性霸權。在這樣的黑暗深井里,被壓在最下層的是窮苦的農民,而農民中的女性,又是最下層的“最底層”了。最下層的男性農民是做牛做馬的奴隸,最底層的農村女性就是連牛馬都不如的奴隸,淪為不是人的“人”了!既然不是“人”了,那么,她們沒有“姓名權”也就“理所當然”了!在這樣黑暗的舊社會里,女人小的時候在家,父母也許會給她起一個“小翠”“阿花”“阿狗”之類的小名;女兒一長大,嫁到夫家,她就名字也沒了,嫁給張家就叫“張氏”,嫁到李家就叫“李氏”,嫁給祥林就叫“祥林嫂”,嫁給水生就叫“水生嫂”了。

二、從人們平時稱謂習俗考察

“水生嫂無名現象”的普泛性在于:稱謂習慣,約定俗成。我們在日常社會交往中經常聽到“警嫂”“軍嫂”“空嫂”的稱呼?!吧币辉~,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是:“①名詞,哥哥的妻子:兄嫂/表嫂。②稱呼年紀跟自己差不多的已婚婦女:王嫂/張大嫂。③尊稱軍人、警察等人的妻子:軍嫂/警嫂”(2012年第六版1122頁)。從字面理解,“嫂”由“女”“叟”組成,意即陪伴年長男子的女人,她們自然年齡較大,應當受到尊重?!吧┳印钡姆Q呼,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一般都用于家庭或比較親近且年齡長于自己的已婚女子,對她們的稱呼,比較親近的直呼嫂子;稍遠一點的,以丈夫的姓加“嫂”稱呼,如張嫂、李嫂、王嫂等等。嫂子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十分重要,所以社會上流行“長嫂為母”或“長嫂為摟(家中大事小事一把抓)”的俗語?!逗苫ǖ怼分?,水生是“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大家把水生的妻子稱呼為“水生嫂”,這與把局長、書記的妻子稱呼為“局長夫人”“書記夫人”一樣的,是稱謂習慣,約定俗成。何況水生家“爹老了,小華還不頂事”,水生嫂勤勞、善良、能干,對丈夫一往情深,深明大義送夫參軍,還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不僅是思想覺悟較高的干部家屬,而且應是在當地婦女群眾中有一定號召力、影響力的能干媳婦。荷花淀的人們稱她為“嫂”,應該另有一層尊敬、欽佩的意思在其中。

三、從小說人物塑造的角度考察

“水生嫂無名現象”的普泛性在于:因其無名,她就是白洋淀乃至整個舊中國普普通通勞動婦女的代表,這樣寫更深層次地揭示了小說的主題。也許現實生活中的水生嫂是有名字的,是作者有意不寫出她的名字來;小說中其他幾個婦女也都不寫出她們的名字;不僅沒有交待她們的名字,而且對她們的外貌、服飾都沒有描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處理?也正因為水生嫂等幾位婦女都沒有名字,說明作者所寫的就是一名普通的、極普通的舊中國的農村婦女,這樣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舊社會的農村婦女,在抗戰的戰火洗禮中,她送丈夫參軍、承擔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擔,又走出家庭,參加了村上的女子游擊隊,“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畝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逼掌胀ㄍǖ膭趧計D女,都由普通的勞動者成長為機智勇敢的抗日戰士,全中國人民都被發動起來參與抗日戰爭,這正是我們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小說正是通過“無名”的“水生嫂們”婦女群像的塑造,表現了抗日戰爭中人性的堅強與純美,表現這些普通的勞動婦女,為了國家、民族的獨立,毅然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解放事業,她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堅強的信念、全新的行動創造屬于她們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命運,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參考文獻

[1] 廖朝安. 滲透課文一法:自由提問,合作探究[J]. 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1(6).

作者簡介:蔣篤家,男,1964年生,湖南省永州市人,永州市雙牌縣第一中學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學校管理、家庭教育。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荷花淀孫犁
愛書惜書的孫犁——讀《書衣文錄全編》有感
論孫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維
孫犁裝外行
傳統文化情緒的現代書寫
“文革”后的孫犁與“大院”中的《蕓齋小說》
晚年孫犁
游移于隱藏與揭示之間——論孫犁的“蕓齋小說”
《荷花淀》情節構思指瑕
《荷花淀》中的人物對話評析
白洋淀里盛開的美麗荷花——《荷花淀》“五美”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