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醒吧,為什么你玩不好“互聯網+”?

2015-11-30 11:36溫二爺
銷售與市場·渠道版 2015年10期
關鍵詞:互聯網+流通電商

溫二爺

“互聯網+”橫空出世后,上至BAT等商業巨鱷,下至籍籍無名的創業新兵,全體陷入了對“互聯網+”的狂熱追捧之中,并呈現群體性感染、大面積傳播的特質。很多傳統企業也忙亂投入互聯網轉型的革命中。然而,政府力推的“互聯網+”和互聯網界鼓吹的“互聯網+”,本質截然不同。

政府要“重資產+技術”,互聯網巨頭要“輕資產+服務”,傳統企業要什么

政府層面“互聯網+”,更多指“互聯網+工業”,即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模式,內核是工業的數字化;其另一層含義是用電商來改造流通模式,拉動內需外需,促進就業??傮w而言,政府版的“互聯網+”,強調的是“重資產+技術”。

而互聯網界提出的“互聯網+”,“輕資產+服務”成為其最鮮明的標簽。以BAT為主的互聯網巨頭對這一概念表現興奮,它們希望讓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擁有更高的滲透率,最終變得更加“不可或缺”。在倡導“互聯網+”的步調上,原本互相廝殺的互聯網企業們表現得尤為一致。

這一過程中,很多傳統企業則一廂情愿將“互聯網+”視為救命稻草。他們不計代價地將互聯網工具粗暴嫁接入企業,或獨立搭建網上商城,或燒錢打造APP,耗資極高,成功者卻寥寥。

“互聯網+”是別人家的黃金時代

究竟哪些企業適合“互聯網+”?筆者嘗試從生產流通角度,將企業分為三種類型來解讀。

第一類企業,生產流通環節沒有互聯網參與的企業(下稱A類),其生產、經營、管理、銷售依舊遵循傳統模式,缺乏“互聯網+”的獨立意識。若讓A類企業突然轉向“互聯網+”,倒在異地就是唯一結局。面對傳統行業集體轉型“互聯網+”,A類企業切忌自亂陣腳,更不能盲目跟風。沉下心來想想:“我需要嗎?適合嗎?”

第二類企業(下稱B類),其生產流通方式完全基于互聯網,以BAT為首的純互聯網企業是典型代表。他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創新大潮中應運而生,先天帶有純粹的互聯網基因。他們對改造、顛覆傳統行業莫名興奮,以近乎綁架的方式引領著所有行業去“+B、+A、+T、+互聯網”。

傳統產業根基甚深,是不爭的事實?;ヂ摼W企業跨界進入新領域,實操難度著實不小,尤其是對傳統產業鏈進行全系統顛覆,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類企業(下稱C類),其生產流通的重心及主營業務仍依賴線下,同時有部分環節開始接觸互聯網,比如利用電商平臺銷售產品。

從與互聯網的相關性層面考量,C類企業處于做“互聯網+”的黃金時期:

1. 企業有一定的數字化基礎,有電商銷售渠道,初步建立了進銷存體系;

2. 雖然有一定基礎,但未固化,企業可依據現實情況進行靈活調整,改善空間巨大;

3. 企業線下渠道相對固定且有保障,短時間內不必擔心線上做不好生存就會出現問題;

4. 傳統企業邁向互聯網的理論和技術手段發展很快,僅IaaS、PaaS、CaaS、SaaS四大模式就能衍生出很多新的技術,C類企業可以選用最新的、最適合自己的技術。

傳統商業的“價值鏈”,如何改造成互聯網的“價值環”?

既然有融入互聯網的需求,下面,C類企業需要考慮如何采取行動,在這里二爺有話要說。

1. 別以為開辟了電商平臺,或者進行了網絡營銷就等于實現了“互聯網+”,這是非常危險的認識?!盎ヂ摼W+”需要做脫胎換骨式的體制改造,倘若企業僅僅把電商當成銷售渠道,勢必導致線上渠道和原有渠道激烈的對抗,產生巨大內耗,也難以讓新業務渡過有投入無產出的成長期。

2. 分清楚自己在什么階段,考慮逐步向“互聯網+”轉型。

第一階段,實現銷售的互聯網化,先把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去賣,讓電商驅動企業進行整個流通環節的改革;

第二階段,實現流通環節的互聯網化,即用互聯網的方式實現產品從倉庫到消費者的過程;

第三階段,生產結構的互聯網化,從“我做什么你買什么”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你買什么我做什么”;

第四階段,企業組織架構的互聯網化,即采用互聯網企業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化整為零,鼓勵小分隊創新,形成創業氛圍,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3. 找幫手,別蠻干。傳統企業做互聯網轉型,要么找一群技術和運營自立門戶,要么找第三方分工協作。后起的電商部門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成長,前期只花錢不賺錢是常態,這導致他們必須面對來自原有渠道的壓力,如果投入過多則只會讓電商部門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傳統企業需要考慮“性價比”,以避免左右手互搏。

自立門戶的投入顯然比找第三方高,比如人力成本。即便是找第三方合作,企業投入也是層級不同。獨立部署的私有云固然能夠深度定制,但是需要幾十萬元的一次性投入。對性價比的考量讓很多企業選擇公共云,即SaaS或PaaS。PaaS適合有自主開發能力的公司,通過PaaS進行應用管理、應用設計,節省硬件費用;SaaS適合流通型企業,用功能模塊實現自由組合,搭建管理體系,無人員成本,無硬件投入,降低企業支出。

C類企業多數是流通型企業,宜選SaaS。To B的SaaS服務商有很多,從2006年、2007年開始出現發展到現在,基本覆蓋了企業所需各個方面。如做ERP的甲骨文、NetSuite,做CRM的Xtools、百會,做電商一體化的千米網,做企業協作的金蝶云之家、致遠、今目標、釘釘、北森、明道,等等。

企業要做“互聯網+”,先問自己適不適合做?再想清楚自己要做成什么樣?接著分析自己身處哪個階段?按照順序逐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靠譜的合作伙伴,這比自己悶頭瞎忙來得有效。

“互聯網+”從頂層掀起風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互聯網+”仍會是一個熱鬧的話題,企業經營中的各個環節必然要與互聯網相“+”,千米網CEO老石曾說,未來將沒有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之分,就像10年前的IT公司與非IT公司,現在再也不是區分企業的標準了。

猜你喜歡
互聯網+流通電商
社交電商,春天來了?
我國流通產業現代化的路徑思考
云屏引領大屏走向“互聯網+”時代
韓三平:中國電影行業遇到的最大變革是“互聯網+”
大型電商十大熱賣玩具排行榜
大型電商十大熱賣玩具排行榜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VC和電商的互相綁架
雙色鑲嵌流通紀念幣前景看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