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化培訓大熊貓對人工巢穴利用的初步研究

2015-12-02 04:18張明春李德生黃金燕吳代福陸良媛張和民
四川林業科技 2015年6期
關鍵詞:野化幼仔巢穴

張明春,謝 浩,黃 炎,李德生,黃金燕,吳代福,陸良媛,張和民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四川臥龍 623006)

保護珍稀瀕危物種的主要方式有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兩種形式(孫儒泳,2001)。為保護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這一中國特有的動物 (IUCN,1996),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60多個自然保護區,保護了約85%(34 000 km2)的大熊貓棲息地,但野生大熊貓數量卻并沒有持續增長,目前僅有約2000只,且棲息地破碎化嚴重,大熊貓種群仍然沒有擺脫瀕危的狀況(胡錦矗等,2011)。與此同時,大熊貓人工圈養工作在本世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連續多年幼仔成活率超過90%(張澤鈞等,2006),目前數量已超過370只,且實現了種群的自我維持(張明春等,2014)。為使這些大熊貓盡快與野生種群相融合,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從2003年開始建立野化培訓圈,進行圈養大熊貓的野化培訓與放歸工作(周世強等,2012)。

在進化的過程中,野生大熊貓學會了依靠環境中的資源來完成躲避天敵、采食、休息、繁育后代等行為,盡量以最小的代價提高存活力和繁殖力,最終增加自身的適合度(Bailey,1991),野化培訓的目的也是讓圈養大熊貓在人為幫助下,逐步適應野外環境,學會野生大熊貓的各種生活技能,最終成功放歸野外,以復壯野生大熊貓種群或重引入其歷史分布區(張明春等,2013)。巢穴作為大熊貓產仔育幼期存放幼仔、躲避風寒和防御天敵的一個重要場所,在大熊貓的育幼期有著重要的作用(雍嚴格,1989)。為提高野化培訓圈內的環境豐富度,增強大熊貓適應野外環境的能力,同時改善野化培訓大熊貓的臥穴條件,我們在野化培訓圈內設置了人工巢穴,觀察并記錄大熊貓對這些巢穴的選擇情況,并分析以判斷這些設施對野化培訓大熊貓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區和研究對象

研究區域位于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31.076283N,103.22721E),海拔1 790 m,面積約2 400 m2,坡度 5°~35°,植被為針闊葉混交原始森林,平均郁閉度約43%,喬木有麥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四川紅杉(Larix mastersiana)、金錢槭(Dipteronia sinensis)、岷江冷杉(A.faxoniana Rehd.et Wils),草本植物以艾蒿(Artemisia argyi)、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魁薊(Cirsium leo)、大葉冷水花(Pilea martinii)、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蝎子草(Girardinia Suborbiculata)為主,地面枯落物厚度1.0 cm~10.0 cm。場內有一水池供野化培訓大熊貓飲水。

大熊貓“草草”(譜系號581),雌性,生于2002年,是幼年期從野外搶救回來的大熊貓,有一定的野外生活經驗。2010年8月3日,草草在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產下一仔,呼名淘淘(譜系號777),雄性,出生時體重205 g。淘淘一月齡時,我們在野化培訓場內,依據野生大熊貓所選擇巢穴特征(雍嚴格1989),搭建了兩個人工巢穴:(1)木棚:3面木頭圍欄,一端開口于東南方向,開口處寬210 cm,對應的另一端寬76 cm,左右邊長分別為110 cm和120 cm,開口端頂部高200 cm,另一端高160 cm,木棚底部的木頭距地面高度12 cm;(2)樹巢:由高山上選取原始冷杉木,經裁剪拼接成樹洞巢穴,洞口朝向西北方向,洞口寬100 cm,高104 cm,樹巢內寬度52 cm~130 cm,外部周長485 cm,樹巢底部木頭距地面高度20 cm。兩個人工巢穴均搭建于兩棵冷杉樹之間,相互間距離2.8 m。

1.2 數據收集

2010年9月5日至10月27日,為促使大熊貓利用人工巢穴,我們在清掃圈舍的時候,身著偽裝服(ZL 2012 3 0576087.9),將幼仔放置于兩個人工巢穴中各20次,采用直接觀察法,記錄母獸的行為及幼仔在人工巢穴內的停留時間。將食物(竹筍、窩頭)放入巢穴內,誘使母獸進入巢穴,記錄其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及食物吃完后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在巢穴內加入新鮮野草、木屑、片石干樹皮作為墊層,觀察是否會改變大熊貓在巢穴內的停留時間;當母獸在巢穴內取食時,將幼仔放在母獸身邊,觀察大熊貓母仔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及食物吃完后的停留時間,各實驗均重復20次。數據還通過高速球形攝像機(DQ8807和 DQ8509IR)和硬盤錄像機(DS-8108HF-S)組成的監控系統進行核實。

1.3 數據分析

數據經檢驗符合正態分布,因此采用單因素方差(One Way-ANOVA)分析,比較人工巢穴類型、加入墊層物質和有無幼仔陪伴是否會改變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在巢穴內的停留時間,比較食物被吃完后,大熊貓母獸在巢穴內有無墊層和有無幼仔陪伴時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是否有差異,進一步用多重比較(LSD)比較每兩者之間的差異。大熊貓在巢穴內停留時間與食物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分析。

2 結果

無論將幼仔放于木棚中,還是放入樹巢中,母獸均是很快地徑直趕過去(或繞著人工巢穴轉一圈后),將幼仔叼離,人工巢穴的類型對幼仔停留巢穴內的時間長度沒有影響(F=0.26,P=0.61)(見圖1);整個實驗期間均沒有發現大熊貓母獸主動利用人工巢穴的情況。食物引誘下,其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長度與人為提供的食物量有較強的正相關關系(r=0.82,P<0.001),在人工巢穴中加入墊層物質或放入幼仔,不能改變大熊貓在其中的停留時間(F=0.30,df=2,P=0.74)(見圖 2);當幼仔在身邊時,母獸在人工巢穴內的停留時間也與所提供的食物量呈正相關關系(r=0.69,P=0.001),但多重比較的分析表明,母獸吃完食物后在巢穴內停留的時間比幼仔沒在身邊時長(P<0.05)。

圖1 野化培訓大熊貓幼仔在人工巢穴中的停留時間(平均值±標準差)Fig 1 Staying time of the wild training giant panda babies in the man-made nests

圖2 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在巢穴中的停留時間Fig 2 Staying time of the wild training giant panda in the nest

3 討論

大熊貓在撫育幼仔過程中會面臨諸多困難(Zhang et al.2000),帶仔母獸在幼仔出生的前三、四個月里,除了吃喝甚至極少離開產仔洞穴(胡錦矗,1985,Zhu et al.2001),所以巢穴的選擇和利用是影響大熊貓幼體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建立人工巢穴,可能會更有利于大熊貓在其中育幼,但大熊貓選擇巢穴不僅注重洞穴深度和寬敞等物理特征,也會考慮水源距離、坡度大小等生物因素(Zhang et al.2007);盡管大熊貓對生境和巢穴的選擇上有一定的靈活性,有時候會利用人為建筑(潘文石等,2001),但卻常常避開人類干擾強烈的場所(高新宇等,2004)。所以簡單地按照大熊貓野外所選擇巢穴的物理特征建立巢穴,而沒有考慮其它方面的影響因素,可能是造成野化培訓大熊貓寧愿選擇培訓場內地勢低洼和郁閉度較高的草叢,而拋棄較為舒適的人工巢穴的原因。今后為野化培訓大熊貓建立人工巢穴時也應該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以使其對大熊貓育幼產生積極的作用。同時,目前普遍采用的以水泥地面(或在上面加上一些墊層)作為育幼場是否是大熊貓最喜歡和最適宜的產仔巢穴也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動物在面對利益沖突時會有所權衡(Tradeoff)(孫儒泳,2001)。大熊貓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攝取足夠維持其生理需求的食物量(胡錦矗,1985),食物對其正常生活極為重要。野化培訓大熊貓在取食的過程中可以允許自己及其幼仔較長時間地停留在人工巢穴中,這是它兩相權衡下的一種取舍,既可能是因為可口的食物比不太適宜的巢穴更重要,也可能是因為人工巢穴中并沒有使其感覺到極為危險的因素。野化培訓大熊貓在培訓圈內出現新事物時常常會對其保持警惕性,包括幼仔剛放入人工巢穴時,母獸圍繞建筑嗅聞可能也是對其危險性進行判斷的一種行為。至于幼仔在身邊時,母獸離開人工巢穴的動作較緩慢,可能是離開巢穴時需要花費時間照料幼仔,或是避免過快的動作對幼仔產生傷害。

[1]孫儒泳.動物生態學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IUCN.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15.www.iuc-nredlist.org.

[3]胡錦矗,張澤鈞,魏輔文.中國大熊貓保護區發展歷史、現狀及前瞻[J].獸類學報,2011,31(1):10~14.

[4]張澤鈞,張陜寧,魏輔文,等.移地與圈養大熊貓野外放歸的探討[J].獸類學報,2006,26(3):292~299.

[5]張明春,黃金燕,黃炎,等.大熊貓重引入候選地華鎣山的初步調查[J].四川動物,2014,33(3):376~380.

[6]周世強,黃金燕,張亞輝,等.高山峽谷地區無線電遙測與GPS空間定位的比較:野外放歸大熊貓的跟蹤定位[J].獸類學報,2012,32(3):193~202.

[7]James A.Bailey.野生動物管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

[8]張明春,黃炎,李德生,等.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期的生境選擇特征[J].生態學報,2013,33(19):6014~6020.

[9]雍嚴格.佛坪大熊貓產仔巢穴的初步觀察[J].動物學雜志,1989,24(4):36~39.

[10]張和民,李德生,黃炎,等.衣服(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偽裝服).http://epub.sipo.gov.cn/patentoutline.action.2012.

[11]Zhang,G.Q.,Swaisgood R.R.,Wei R.P.et al.A method for encouraging maternal care in the giant panda.Zoo Biology,2000,19:53–63.

[12]胡錦矗,George B Schaller,潘文石,等.臥龍的大熊貓[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

[13]Zhu X,Lindburg D G,Pan W,et al.The reproductive strategy of giant pandas:inf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Zoology,London,2001,253:141~155.

[14]Zhang Z J,Swaisgood R R,Wu H,et al.Predicting Den Use by Maternal Giant Pandas.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2007:71(8):2694~2698.

[15]潘文石,呂植,朱小健,等.繼續生存的機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6]高新宇,劉定震,葉新平,等.佛坪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對保護區內簡易建筑的利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0(2):260~263.

猜你喜歡
野化幼仔巢穴
臥龍一例超重野化培訓大熊貓幼仔的出生記錄和分析
老虎變成貓
廣東野化茶樹花品質特征和市場分析
絨鴨急中生智
歐洲背景下的野化
臺灣贈大陸梅花鹿“點點”誕下第六胎
絨鴨急中生智
昆蟲王國的秘密
快速逃逸請走此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