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地攝影是我的生活方式”

2015-12-03 04:56紅了
中國國家旅游 2015年8期
關鍵詞:杰森戰地士兵

紅了

杰森曾經做過數年旅行攝影師,他跑遍整個拉丁美洲,卻發現自己與很多攝影師一樣,拍攝著相似的畫面,這對他的打擊不小。他想尋求一些不一樣的挑戰,想要見證歷史,成為世界大事的親歷者,挑戰自己的極限,看看自己在瘋狂的世界里會如何生存下去。去戰地,他并沒想靠幾張圖片改變世界,只是希望自己的照片能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可能一生都不會經歷的事件,帶給他們更多思考。

Jason P. Howe,攝影師,1971年出生于英格蘭伊普斯維奇,在學校開始學習攝影,先后在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 18個國家工作、生活過。2001年底開始戰地拍攝。2002年底成為世界圖片新聞組織的簽約攝影師。2003至2005年,他在伊拉克待了13個月,拍攝的新聞圖片發表在世界各地的媒體上。2006年,奔赴黎巴嫩拍攝當地戰亂。2007年初至2011年底在阿富汗進行戰地拍攝。他的作品在歐美國家幾乎所有主流報紙以及數十家耳熟能詳的期刊發表過,曾參加過美國紐約、華盛頓特區、洛杉磯、泰國曼谷、中國香港等多地的攝影展和博物館展覽。

首先,戰地攝影不是一場游戲。如果真的決定奔赴戰場,必須明白,這會對你還有你的家庭造成深遠和長期的影響,也會對你所拍攝的對象造成影響。去之前,請三思。

其次,設備少即是多。盡量精簡裝備,簡化身外之物,可以讓你更專注于保持安全,拍攝的同時不用擔心更換鏡頭之類的瑣事。少買設備,省下來的錢為自己買份保險。

第三,你永遠不可能完全準備好。在戰地拍攝,那些突發事件將非常迅速地損耗你的體力和注意力,裝備在有些情況下就是會卡殼,你要隨時應變,以保障更高的生存概率,同時盡量拍攝到滿意的作品。

最后,遇到兩軍交火,永遠不要站在槍支的正前方。

深入戰地,最出乎意料的事是什么?

我之前沒有意識到,作為一個戰爭親歷者,面對了那么多的暴力和生死存亡,會在心理上留下這么沉重和深遠的影響。之前漠視和質疑那些警告是錯誤的。如今我更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對后輩產生更多好的影響。

多年的戰地拍攝,是否有遺憾?

在大多數情況下,戰地攝影師即使竭盡全力,也只能給世界看到故事的一面。由于受到各種各樣條件的制約,我們無法做到全面和均衡。但就我個人而言,有總比沒有好,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想實現的目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想告訴人們,你給他們的是整個故事,那會造成一種誤導;如果你告訴他們,你所做的只是記錄了一個大故事中的一個元素、整個事件拼圖的一部分,那么就不會有太多遺憾。

“這是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職業?!苯苌f這話時語氣多少有點悲壯。從一開始,他就清楚地意識到,這種生活方式很可能會奪去他的生命,或者使他發瘋——那些一直激勵著他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最終不是死于戰場就是發了瘋,幾乎沒有一個是被快樂和健康包圍著并最終告老還鄉的。這就是一條不歸路。

2001年底,杰森開始拍攝自己的第一個戰地項目——南美洲哥倫比亞武裝沖突。最初去戰地,他的想法很純粹:去看,去體驗,去學習,然后多分享一些大事件中的小細節。那時,通過戰地攝影來維持生活還是一個幻想,他的資金都是靠做各種臨時工賺來的。直到2003年去伊拉克拍攝他的第一個重大國際專題,并開始和許多世界領先媒體合作,定期出版自己的照片,他才意識到,自己可以靠這個活下去了。在伊拉克,他帶了一臺數碼相機,鞋子里藏著500美元,帶著僥幸心理,進行著一場場賭博般的生命挑戰。憑借著不畏危險、奮勇向前的勁頭,他得到來自世界各地媒體的209個約稿任務。

這個“拼命三郎”有時也會郁悶,感覺自己在戰地的拍攝更多只是“工作”?!拔視粠资畟€攝影師和數以百計的媒體包圍,有時候環顧四周,會問自己:我為這個世界增加了什么價值?這里的攝影師都在報道同一件事,明天全世界將能看到幾百張照片,那么為什么我需要在這里?難道只是作為見證者之一?僅僅比其他攝影師多一點競爭力是不夠的?!苯苌臄z過一張英國士兵受傷后依舊躲在掩體后開炮的照片,歷經5個多月的不懈努力,以及和國防部的多次交涉,這張照片才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半m然很多時候拍攝戰爭題材的影像不得不‘戴著腳銬跳舞’,但當那些真正具有價值的、鮮為人知的真相得以展現在公眾視野里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終于像是一個夢想中的戰地攝影師了?!?/p>

2011年,杰森隨英軍進駐阿富汗的赫爾曼德省,跟著6個士兵通過一扇門進入敵占區。打頭的士兵用地雷探測器勘探出道路,每個人都踩著前一個人的腳印小心翼翼地前進。走在杰森身后的士兵踩到他剛剛離開的地面,不知怎的觸發了一個簡易爆炸裝置,隨著一聲巨響,士兵的雙腿瞬間被奪去。杰森雙耳轟鳴,被震蒙了,愣了好幾秒才想起拍攝醫生救助士兵的畫面,然后又和其他士兵一起用擔架抬起傷員,直奔醫療直升機。

在阿富汗的日子,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隱藏著地雷,即便以最小心的方式前行,依舊會面臨大規模傷亡的可能,而且可能連敵軍的面都見不到。更糟糕的是,抬著擔架跑向直升機的途中,還會遭遇塔利班狙擊手的襲擊。在緊要關頭,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抉擇:從哪條路走可以盡量少觸發地雷,怎么處理好那些看到戰友傷亡的士兵震驚與憤怒的情緒,什么時候該停止奔跑停下來觀察情勢,同時做點什么挽救傷員的生命……每一秒鐘都是千鈞一發,任何一個錯誤都可能導致更多人受傷或者死亡。

行走戰地的十年里,杰森越來越認識到一個突出的問題:在戰場上,士兵被派上前線之前往往要進行大量的專業訓練,而很多去往戰地的攝影師,在完全相同的作戰空間內穿梭,卻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相關培訓,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或者至少不要拖累其他人。在不可預知的危險狀態下,戰地攝影師往往只有幾秒鐘時間去發覺自己身處險境并嘗試脫困。陷入困境時,士兵們配備有槍支彈藥,而攝影師胸前只掛著兩臺沉甸甸的相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反應能力,是不是很絕望?

如今,很多新聞媒體持續減少財政投入,不少年輕的戰地攝影師無法依靠正當渠道進入戰地,他們抱著僥幸心理自己制造機會前往,所面臨的危險更多。杰森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年輕攝影師的郵件,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戰地如何做報道?攜帶什么器材最好?如何在戰地保持安全?一開始,杰森做了很多戰地攝影前輩做過的事,他把自己的防彈衣借給即將奔赴前線的年輕人,給那些自由攝影師提供餐飲,和他們分享自己的各種經驗。但后來他發現,那遠遠不夠——依舊有數量驚人的攝影記者在戰地報道中喪生,僅美聯社就在一年中失去了四個攝影師。于是,杰森聯合了另外三位資深的戰地攝影師——都曾拿過普利策獎或者世界新聞攝影獎(WPP)——在西班牙開辦了一個戰地攝影師訓練營,專門招收那些一心要走入戰地的熱血青年。

攝影師盧卡在這個訓練營待了7天,拍攝了一組專題,記錄下在此遭受的魔鬼訓練:每天都要穿著全套防彈衣,戴著頭盔,還要帶足各種工作和生活裝備,輜重幾乎是體重的1/2,而且隨時會扎進深山,一待就是好幾天。

這個訓練營坐落在安達盧西亞的高山上,除了體能訓練,前輩們還精心打造了一處逼真的實戰場地——由許多廢棄房屋構成,“戰爭”中,“士兵”們使用的是空氣氣槍,攝影師們則要學習如何在火力區中尋找安全掩體,如何利用同盟士兵掩護自己,如何止血、排雷,以及如何與救援的直升機取得聯絡?!半S時都要繃緊了神經!受傷的同伴還在休克狀態,狙擊手在夜間也會放上兩聲冷槍,教員甚至會模擬從空中方向攻擊村莊?!?/p>

在戰場上,士兵被派上前線之前往往要進行大量的專業訓練,而很多去往戰地的攝影師,在完全相同的作戰空間內穿梭,卻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相關培訓,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或者至少不要拖累其他人。

攝影師盧卡在這個訓練營待了7天,拍攝了一組專題,記錄下在此遭受的魔鬼訓練:每天都要穿著全套防彈衣,戴著頭盔,還要帶足各種工作和生活裝備,輜重幾乎是體重的1/2,而且隨時會扎進深山,一待就是好幾天。

猜你喜歡
杰森戰地士兵
英軍士兵正在放飛Puma-LE無人機
龍卷風來了
龍卷風來了
老祖宗的拷問
戰地女豪杰
“戰地玫瑰”養成記
士兵獨白
一個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戰地黃花
戰地歌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