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的和諧互動研究①

2015-12-04 13:05黃彩虹干志剛湖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68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18期
關鍵詞:社團校園大學生

黃彩虹 干志剛(湖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8)

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的和諧互動研究①

黃彩虹干志剛
(湖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68)

摘 要:高校體育社團是高校體育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在課外的延伸與補充,是豐富與展示大學生校園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道亮麗窗口。它在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推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及豐富高校大學生業余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和諧互動應從各個方面加強合作與滲透:加強體育社團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加強社團管理體系制度,完善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建設;加大體育社團投入,擴大影響力,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團校園體育文化和諧互動

①基金項目:2013年湖北工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048)。

1 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育社團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大學生體育社團已由過去的零星小規模狀態向多層次、多形式、多項目的方向發展。在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的整體情況下,如何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與實施有效的運動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而體育社團作為推動大學體育工作的主要抓手,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國高校體育社團從內容上看,主要以單項運動項目分類構成的組織形式,它在體育場地、器材、技術和競賽等方面,離不開體育部門的指導和支持。為了有效地促進體育課堂與體育社團的聯動發展,形成和諧校團的良性互動,體育教師要深入到各個社團中去擔任指導教師,組織多種形式的表演和比賽。高校體育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參加的體育興趣組織,高校學生體育社團也不同于體育課,大都是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管理,并沒有強制性的管束與監督。社團對學生的約束力不強,在活動參與和表演比賽中,更加依賴學生的主動性。高校體育社團由高校體育主管部門創立,受其管理和資助,它是獨立于高校團委和學生會而獨立存在的,但它是相對獨立的組織系統,運行機制靈活,在形式上是由大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的非正式團體,因此主要以自愿性為主。相對來說,這部分學生自覺鍛煉意識較強,有一定的凝聚力,比較好組織安排活動。

2 高校體育社團的功能

體育社團活動的廣泛開展,既能豐富大學校園生活,又能培養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生活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特點,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一切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需要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2.1提高學生專項運動技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按照當前我國各高校體育教學大綱,學生在課堂內學習專項技能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學內容和運動技能的掌握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體育社團活動,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專項運動技能的同時,能夠全面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高校體育社團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對某一體育運動項目的濃厚興趣,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相互促進,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學習意識的加強,學生體質的增強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既有對抗競爭,也有相互協作;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對培養學生頑強拼博、團結向上等意志品質起著巨大的作用。既增強了同學間相互交流與接觸,同時也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再次,大學生在校期間或多或少要承受著各種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壓力,會產生情緒低落,沮喪抑郁等不良情感,而各種社團活動能助其轉移注意力,減緩心理壓力。另外,參與社團的各種活動,有利于大學生骨骼和肌肉的生成、心肺功能的增強,改善大學生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狀況,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促進大腦皮層的活動,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感知、記憶和思維能力,對促進其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發揮著積極的輔助作用。

2.2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發展

自2000年以來,隨著全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人數的大幅增長,各高校體育資源雖比20世紀90年代有了很大的改觀,但還是滿足不了學生的健身需求。尤其是游泳、羽毛球、網球、體育健身舞蹈等對場地要求比較高的項目,更是供不應求。高校各項體育社團的成立,彌補了學校傳統體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如體育課程開設不完善、體育項目不夠多樣化、教學資源條件有限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有助于整合校內外體育資源,彌補學校體育設施與學生參與活動比例不協調,各專項體育設施使用不均衡,彌補了學校體育師資、財力、物力等各方面條件的不足,讓原本有限的體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滿足了一部分學生所喜歡的某些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從而更好地推動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開展。其次,體育社團還是課堂體育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有人說中國當前的健身狀況是“青年人在沉睡,中年人在覺醒,老年人在奮進”。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健身意識還有待加強。大部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主要形式還是以體育課堂為主,而在課余時間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一節體育課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在健身效果上都是遠遠不夠的。而體育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育興趣愛好而自發組織的團體,它面向整個學校,不同專業、年級的學生,擴大了學生間的交流面,社團成員相對較高的專項技能會起到一個示范作用,使學生由課堂上的“要我學”變成社團中的“我要學”。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由于專項技能不高、沒有運動氛圍、無專業技術指導教師、自我要求不高主動性不夠強等方面的障礙。實現了學生更多的參加體育活動的愿望,使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在課外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和延伸,有效地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推動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全面發展。

2.3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培養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社團工作幾乎都需要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安排,體育社團成員無論是參加平時的體育鍛煉還是參加校內外各種競賽,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譬如社團要組織一個活動,首先要在人力安排方面對社團成員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動員,通過社團成員之間的參與和協作,協調體育活動組織、競賽編排、裁判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在物力方面需要和學校方方面面做好協調

工作,以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在財力方面需要去到企業和公司拉贊助,做宣傳。在有效的社團活動中,學生能在競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切磋技藝、增進友誼,使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滿足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培養與樹立積極向上、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和終身體育鍛煉的行為意識。從而使自己走出游戲,走向操場,遠離那些低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文體活動,有效地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并營造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為更好地推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

3 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和諧互動的對策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條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體師生員工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共同創造的體育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校園體育文化不僅包括體育場館設施、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表演等顯性的物質文化,也包括教學訓練體制、體育價值觀、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行為風尚等隱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據此,可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范疇劃分為三個層面,即高校體育精神文化層、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層、高校體育物質文化層。

3.1加強體育社團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大學生體育社團俱樂部已成為了當前全面推動普通高校大學體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更好地落實課內外一體化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為了擴大體育社團或俱樂部影響力,形成一定規模,提高其知名度,要做好體育社團宣傳工作,通過定期參與組織或承辦校、院兩級單項競賽活動,評比體育活動先進社團,進一步促進學生參與面。新興體育項目層出不窮,當代大學生的體育興趣也多樣化,體育社團必須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羽毛球、乒乓球、體育舞蹈、武術、健美操、網球、排球、圍棋、體育知識競賽、籃球、輪滑、定向越野等比賽。提高學生運動技能,使更多的大學生熱愛上體育運動,培養體育鍛煉終身意識與習慣,從而使各種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的活動融入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繁榮與昌盛。

3.2強社團管理體系制度,完善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首先,要加強管理者對體育社團的認識,深刻意識到體育社團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和必要性,注重加強職能部門的宏觀管理和指導工作,充分發揮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使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避免無序和混亂。加強社團內部管理規章制度與學生會員制度的建設,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多開展社團活動,增強社團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對考評差的社團應及時給予指導與幫助,對考評好的社團給予表揚和鼓勵,評選年度最有影響的體育社團,使體育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的統一思想指導下,形成各個項目隨需而發的寬松局面。其次,注重對社團干部的培養。將體育社團干部納入到學校團委及學生會干部的培訓計劃之中,提高社團干部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最后,拓寬多元化的經費來源渠道,保證社團活動在時間、場地器材基礎設施及專業技術指導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繁榮、健康的發展。

3.3加大體育社團投入,豐富校園體育物質文化

體育物質文化環境是經過人對自然物質的改造與利用所形成的文明形象,是開展各項體育活動的基礎,學校中體育建筑、運動設施、場地器材等物質氛圍都要經過設計,進行改造和利用,構成物質文化活動的新環境。因此,學校要有計劃地加大體育社團或俱樂部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為體育社團的活動提供必需的場地。同時,打造校園體育標志性建筑品牌,讓現代化的體育場館條件和標志性建筑,成為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最好載體。

4 結語

體育社團是集健身、娛樂、知識、興趣、實踐、競賽于一體的課外體育活動教育,而大學生體育社團是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開展學校課余體育的主力軍,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擴展和補充,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因此二者和諧互動能共同促進校園文化和諧氣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卜蘇利.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研究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28-131.

[2]方成軍,劉南平.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紅河體育學院學報,2015(4):53-55.

[3]楊榕斌.高校體育特色項目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互動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3(5):80-81.

[4]金瑞靜,肖玉紅.高校體育課程與和諧人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11):122-124.

作者簡介:黃彩虹(1978—),女,湖南寧鄉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體育課程建設與學生體質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092-02

猜你喜歡
社團校園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多彩”書法社團展示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繽紛社團,綻放精彩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社團少年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文學社團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