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不同的坑底加固方式對深基坑變形影響

2015-12-08 08:12趙亞鵬
建材與裝飾 2015年48期
關鍵詞:裙邊滿堂坑底

趙亞鵬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長治 046500)

淺談不同的坑底加固方式對深基坑變形影響

趙亞鵬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長治046500)

本文通過相關理論來計算模型,進而分析出坑底加固對坑底隆起、對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的影響以及變形比較。

坑底加固;內撐式深基坑;基坑變形;劍橋模型

1 引言

現今,基坑規模在城市建設中不斷增大,土方的開挖愈加的深,加大了對周圍環境安全以及基坑穩定的影響,特別是軟土地區的基坑工程中,因為軟土在一些的指標很低,如:其內摩擦角和粘聚力等力學,其狀態多為多呈半流塑或軟塑,要是無很適合的設計,就會使得周圍地面沉降及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側向位移過大,對基坑的穩定及其鄰近設施的正常使用以及安全造成影響。在軟土地區地下工程較為復雜時,開挖時的穩定和變形控制是無法單靠圍護結構和支撐的措施的,所以基坑被動區土體加固技術愈加的重要。實踐證明,加固坑內被動區土體可以將基坑坑底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很好的改善,將地面沉降及坑底隆起、圍護結構的側向位移給減少的作用,將基坑穩定性給提高。

2 相關理論

2.1修正劍橋模型

這篇文章土體采用修正劍橋模型,該模型采用了橢圓屈服面以及相適應的流動準則,硬化參數為塑性體應變。相適應流動規則:

修正劍橋模型的屈服軌跡方程:

2.2加坑加固原理

目前,基坑工程設計已由強度控制轉變為變形控制,若將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變形視為影響源、周邊土體位移視為影響傳播途徑,則控制基坑變形可從控制影響源和最大限度切斷位移的傳播途徑兩方面人手。實踐表明,采用被動區加固可從源頭上有效控制基坑變形。

3 計算模型

3.1幾何模型

某基坑長30m,寬30m,開挖深度為15m;圍護結構采用0.8m厚地下連續墻,插人深度為12m;支撐截面尺寸為0.6m× 0.6m,支撐水平間距為6m,豎向間距為4m,共設3道水平支撐,支撐位置分別位于-2m,-6m和-10m;加固坑底土體采用旋噴樁。因為基坑開挖影響寬度大概為開挖深度的3~4倍,影響深度約為開挖深度的2~4倍,故這篇文章所研究的基坑影響寬度和深度均取3倍的開挖深度,根據對稱性,取基坑1/4結構進行分析,故模型計算范圍取為60m×60.8m×60m。

3.2物理參數

土體采用修正劍橋模型,各土層參數指標見表1~2。圍護結構和支撐按線彈性材料考慮,密度ρ=2500kg/m3,彈性模量E= 25000MPa,泊松比μ=0.17。土體、加固體和地下連續墻采用三維實體單元C3D8:八結點線性六面體單元;支撐采用三維梁單元B32:三結點二次空間梁單元。

表1 土層的物理力學參數

表2 土層的修正劍橋模型計算參數

3.3基本假定

(1)不考慮開挖前施工地下連續墻引起的土體原位應力性狀的改變,假定土體的初始應力為靜止土壓力。

(2)土的流變以及土體開挖的過程不進行考慮。

(3)各土層以及地表為勻質且均呈水平層狀的彈塑性材料。

3.4施工過程模擬

模擬基坑開挖流程:①分析計算范圍的內土體進行初始應力;②地下連續墻施工,加固基坑坑底;③第1步開挖,深度為2m,對第1道支撐進行設置;④第2步開挖,深度為4m,對第2道支撐進行設置;⑤第3步開挖,深度為4m,對第3道支撐進行設置;⑥第4步開挖,深度為5m,挖到坑底。

4 計算結果分析

土體加固的平面設計形狀可分為滿堂式、中空式、格柵式、抽條式、裙邊式和墩式。這篇文章分別對滿堂、裙邊、抽條、格柵等四種加固方式取不同加固深度為(15m+0m)(15m+2m),(15m+ 4m),(15m+6m),(15m+8m)的情況下對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的影響進行分析,其平面形狀如圖1所示,其中裙邊加固寬度為4.5m;抽條和格柵加固寬度為2.5m,凈間距為3.0m。

4.1坑底加固對坑底隆起的影響

由圖2可知,對抑制坑底隆起的作用而言,坑底加固比較的顯著,坑底隆起與加固深度成反比。圖2(a)為滿堂加固對坑底隆起的影響,當沒加固時,12.24cm為坑底最大的隆起值,而加固深度為(15m+6m)的情況下,最大值為6.87cm,減小了43.9%,說明坑底滿堂加固可將坑底隆起值減少。圖2(b)為裙邊加固對坑底隆起的影響,裙邊加固可將加固寬度范圍內的土體隆起值減少,而對加固范圍之外抑制坑底隆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圖2(c)為垂直于抽條加固方向的變形曲線,隆起形狀呈波浪形,加固體所在處為坑底土體隆起曲線的波谷,波峰在各加固體間。圖2(d)為平行于抽條加固方向的變形曲線,隆起曲線為凸形,坑底隆起在基坑中心最大。圖2(e)為格柵加固對坑底隆起的影響,大幅度的降低了基坑坑底的隆起度,隆起形狀呈波浪形,這是因加固體與坑底土體間有摩擦,會對坑內土體的豎向位移變形造成變形;同時,加固體的存在將坑底土體的彈性模量加大了,從而降低了其整體坑底隆起度。

圖1 幾種加固體平面(單位:m)

圖2 不同加固深度的坑底隆起曲線

4.2坑底加固對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的影響

由圖3可知,開挖基坑到坑底后,沒有加固時,最后一道支撐與坑底開挖面之間是最大側向位移位,32.68mm為圍護結構最大側向位移;在裙邊、抽條、滿堂及格柵加固深度為(15m+6m)的情況下,22.18~23.93mm為最大側向位移,減小了最大側向位移在26.8~32.1%,表明對抑制側向位移的作用而言,坑底加固比較的明顯,能將入土段連續墻的側向位移減少,對基坑最后一道支撐以上連續墻的側向位移沒多大影響。在一定加固深度范圍內,側向位移與加固深度成反比,但超過一定范圍后,將加固深度繼續加大對最大側向位移的減少效果不大,而對坑底以下圍護結構側向位移有較大的影響。

4.3變形比較分析

比較基坑坑底加固深度為(15m+6m)的情況下,分析對不同加固方式對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側的位移的影響。

4.3.1四種不同加固方式對坑底隆起影響的比較

圖3 不同加固深度的側向位移曲線

在坑底加固體置換率為50%的情況下,最大坑底隆起值在裙邊、抽條加固分別為11.95cm及9.58cm,就最大坑底隆起值而言,抽條加固比裙邊加固減少了19.8%。表明加固體置換在相同的情況下,上抽條加固在抑制坑底最大隆起的效果比裙邊加固要更加的好。滿堂、裙邊、抽條、格柵等四種不同加固方式對能有效減小坑底最大隆起值分別為43.9%、2.0%、21.7%以及28.9%,表明由大到小來排列抑制坑底隆起作用,依次是滿堂、格柵、抽條、裙邊加固,裙邊加固能夠對加固寬度范圍之內的土體隆起值進行有效的減少。

4.3.2四種不同加固方式對圍護結構側向位移影響的比較

基坑坑底滿堂、裙邊、抽條、格柵等四種加固方式能有效的分別能減小最大側向位移為32.1%,26.8%,29.4%,31.1%,表明四種不同加固方式低最大側向位移的抑制效果都差不多。所以,以控制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為主要目的被動區土體加固對選裙邊加固進行優選,該法能夠對減小環境影響以及基坑安全要求有保障的基礎上,將造價給降低。

5 結束語

采用坑底加固在軟土地區內撐式深基坑內能有將基坑變形給有效的減小,這個篇文章使用了ABAQUS來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分別從基坑坑底滿堂、裙邊、抽條、格柵等四種不同加固方式分析了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的影響,進而得知,對上述四種不同加固方式進行依次排列為滿堂、格柵、抽條以及裙邊加固;而在抑制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的效果方面,四者間差不多。以控制最大側向位移為主要目的能對裙邊加固進行優選,以控制基坑變形為主要目的者應選抽條加固,選擇格柵或滿堂加固能夠達到更好的結果。所以,根據基坑變形控制要求以及不同地質條件,對加固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不但能夠使得基坑安全并與環境相符合的要求,還可將造價降低。

[1]賈堅.土體加固技術在基坑開挖工程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3(1):132~137.

[2]秦愛芳,胡中雄,彭世娟.上海軟土地區受卸荷影響的基坑工程被動區土體加固深度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8,30(6):935~940.

[3]蔣建平.深基坑坑底加固體的剛度效應研究[J].工程力學,2011,28(6):130~140.

TU753

A

1673-0038(2015)48-0005-02

2015-11-14

趙亞鵬(1977-),男,工程師,二級建造師,畢業于呂梁高等??茖W校,城鎮建設專業,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裙邊滿堂坑底
冬日茶館夜話
兩只螃蟹
幸福滿堂
幸福滿堂
資水邵陽段野生砂鱉肌肉與裙邊營養成分與品質評價
既有工程樁對深基坑力學變形特性影響分析
關于滿堂支架受力驗算的探討
基于壓差傳感技術的坑底隆起監測方法及應用
淺談汽車裙邊膠循環回收噴涂技術
考慮滲流作用時深基坑開挖坑底隆起變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