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眠穿衣做游戲,動物御寒也挺萌

2015-12-09 12:09張曉天
科學大眾(中學) 2015年12期
關鍵詞:身子體溫羽毛

張曉天

人類自從發現火能取暖以后,就以火來戰勝嚴寒,至于現代人御寒的辦法就更是多種多樣。那么,動物在嚴寒的冬季是怎樣御寒的呢?關于這個問題,你就不用擔心啦,它們自有獨特的御寒妙法。除了冬眠,它們會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來保暖,也會做一些有趣的游戲來御寒,不信就看看吧。

休眠型

當冬季來臨的時候,林蛙就會鉆進土里,進入休眠狀態。任憑天氣再寒冷,它們也不會感覺到了,有時甚至凍得像冰塊。然而當春季來臨時,它們便會慢慢解凍,又活轉過來。這是因為它們的血液里含有高濃度的天然防凍的葡萄糖。

生活在東北的黑熊,在寒冷的冬季便鉆進樹洞里冬眠,被當地人稱為“蹲倉子”。因為它們在秋季不停地進食,身體里積累了大量的脂肪,這樣冬眠時便不會感到饑餓且能抵抗寒冷。不過,它們睡上一周左右,就要鉆出“倉子”活動活動身子。

昆蟲也是害怕寒冷的,因此它們也要冬眠御寒。由于昆蟲在整個一生中,會以卵、幼蟲、蛹和成蟲的不同形態生活,因此不同的昆蟲,是在發育階段中各個不同的時期進行冬眠的。蠶蛾冬眠是在卵期,三化螟的冬眠是在幼蟲期,菜粉蝶是在蛹期,家蚊則在成蟲期。

冬季到來之前,有的蜘蛛會用自己的絲,織成一個“御寒袋”,掛在背風的地方,自己則躲在袋子里面,舒舒服服睡大覺。這一睡可就是幾個月,待春天來臨之際,它們睡醒了,再咬破袋子,從里面爬出來,開始新一輪的生活。

刺猬御寒的辦法也是冬眠。它們雖然是恒溫動物,但它們的體溫在冬眠時會隨著周圍氣溫的下降而下降。這種特殊的生理現象被稱為“異溫性”。刺猬冬眠時,如果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諸如光照射、響聲的刺激,或者身體受到觸動,它們的體溫會隨之升高,睜開眼睛,恢復正常的狀態,就能吃東西和活動。采取這種御寒方式的還有山鼠和松鼠等。

運動型

老虎感到寒冷時,就會滿山奔跑,好使身上增加熱量。而且老虎在奔跑時精神十分專注,即使路上遇到野兔等小動物,它們也不去追趕。一直跑到渾身熱乎乎的,它們才肯停下腳步。

當寒風來臨時,大猩猩耐不住寒冷,便會用傳統的取暖方式:就地取材,順手搬起大小合適的石塊,從這里搬到那里,又從那里搬回來,這樣來來回回搬上幾趟,一直到渾身出汗為止。

生活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上的一種大白鼠,為抵御寒冷,它們便把身子縮成一團,從山上滾到山下,然后爬回山上,再滾下來。這種運動抗寒方式,真是又好玩又有效。

生活在寒冷地帶的野兔,耐不住寒冷時,就從隱蔽處來到空場上,大家蹦蹦跳跳,互相碰撞腹部來取暖。你不用擔心它們會撞傷,因為它們的腹部柔軟無骨,碰撞起來并不感到怎么疼痛。

生活在北極的海象,也采用互相撞擊的方式來取暖。常常是一大群海象擠在一起,相互撞擊身體,因為它們身子大力氣也大,因此碰撞時會發出巨大的響聲,人在很遠處就能聽到。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它們是在“打群架”呢。

穿衣型

山雀身小力弱,為了抵御冬季寒冷,在白天里便不斷地進食,進食量是夏天的2倍,這樣可以儲存一層脂肪以供寒夜取暖。再有,這種鳥到冬天時還會多長出3層羽毛,可以聳起羽毛圍住一股暖氣,這難道是自制的羽絨服?更奇妙的是,在酷寒的天氣里,它們還會進入一種自控的超低溫狀態,體溫可以下降到只有幾攝氏度,能量消耗大大減慢。當寒流過去,它們又可以回升體溫,出外覓食。

犀牛感到寒冷時,就跑進沼澤地里,翻騰打滾,讓身體涂上一層泥巴。上到岸來,泥巴一干,它們就穿上了一件別致的御寒“外套”。

俄羅斯北部山區的一種野豬為了御寒,就會來到松樹下,用身子摩擦樹干,使身體表面涂上一層樹脂,然后它們又跑到枯草地上打滾,讓身體粘上一層干草。它們“穿”上這種別出心裁的“草外套”,御寒效果倒也相當不錯。

生活在奧地利的裸體鳥,除了翅膀和頭部長有羽毛外,其余部位都是光禿禿的,你有可能會為這種鳥擔心,它們到了冬天怎么辦呀?它們自有過冬的妙法。寒流到來之前,它們就到棉田里銜來一些棉花放到巢里,這時它們身上會分泌出乳黃色的黏液,只要它們在棉花上打個滾,身子就穿上了一件獨特的“棉衣”。到了春天,它們會分泌出另一種液體,使棉花和自己的身體分離開,于是就脫掉了“棉衣”。

猜你喜歡
身子體溫羽毛
哪些因素影響體溫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輕盈羽毛
自然:風往哪邊吹
羽毛項鏈
長羽毛的朋友
給父親擦身子
老年人的體溫相對較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