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森機印刷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2015-12-09 05:31馬金濤
印刷技術·數字印藝 2015年9期
關鍵詞:印品樣張墨色

馬金濤

影響膠印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日常生產中較難控制,需要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來做保證。在此,筆者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總結了小森機印刷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與大家分享。

樣張的檢查

印刷過程中,各種因素變化的結果都會反映到樣張上,所以對樣張的檢查是十分重要的。對樣張的檢查一般可按照初始印刷和正常印刷兩個階段進行。

1.初始印刷階段的樣張檢查

(1)樣張墨色的檢查。在剛開始印刷時,操作者應頻繁地抽取樣張,在樣張臺上仔細查看。由于樣張發生的質量問題,如墨色深淺不一、油臟等,總是先從叼口處開始并逐漸擴大到拖梢處,因此在檢查樣張時應從紙張的叼口開始,向兩旁并朝拖梢方向全面觀察,掃視整個畫面有無質量問題,墨色是否符合標準樣張。如果整個畫面或局部區域墨色不符合標準樣張,應及時予以調整,調整手段不能只限于調節墨量,同時也應考慮水量大小。

(2)樣張規格尺寸的檢查。在檢查樣張墨色后,應迅速檢查樣張上的丁字線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正反面都印圖文的樣張,應同時檢查正反面丁字線、叼口大小是否一致。

(3)網點的檢查。網點是構成印品色彩的最基本單位。如果網點發生明顯變形,會直接影響到印品的色彩還原和復制效果。所以,在初始印刷階段,應借助放大鏡對比印刷樣張和標準樣張之間的點線差別,觀察印跡點線是否空虛,是否有明顯增大以及縱橫向的變形、重影等質量問題。如果發現類似質量問題,應及時分析原因,并予以調整和排除。

(4)其他質量問題的檢查。除了需要對樣張墨色、規格和網點進行檢查外,對經常出現的各種質量弊病的檢查,也是初始印刷階段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旦發現異常,應予以排除。

2.正常印刷階段的樣張檢查

(1)當水墨平衡逐漸穩定后,抽樣頻率一般應為3次/500張。由于印刷過程中各種理化因素復雜多變,所以對樣張的檢查重點仍是墨色和規矩。檢查墨色時,可以將樣張兩邊與中間部位進行比較,或者將樣張前后進行對比,并與前幾次抽取的樣張進行比較;如果有變化,可對供墨量進行微量調整。檢查規矩時,應抽取2~3張樣張,將其叼口撞齊后攤開,觀察丁字規矩線是否一致,前規、側規的定位是否準確;如果發現不準,應及時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

(2)經過一段時間連續印刷后,紙張的紙粉、紙毛及油墨中的細小墨皮等極易粘附在印版或橡皮布上,造成樣張上的線條或印跡發粗發毛,層次逐漸不清,輪廓模糊。當發現樣張上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停機擦去印版或橡皮布上粘附的異物。而且為了防止停機引起墨色的深淺變化,一般要過8~10張過版紙后再繼續印刷。如果因粘附的異物較多而影響印刷質量時,則應清洗印版和橡皮布,同時應觀察印版發亮處的細小點線是否出現磨損,是否需要換版。

(3)此外,還應注意和檢查樣張背面是否有粘臟現象。一般來說,樣張不宜堆積得過高,否則會造成背面粘臟。

水墨平衡的掌控

水墨平衡的掌控是否得當,與油墨轉移、墨色深淺、套印情況、樣張干燥等密切相關。因此,能否正確掌控水墨平衡是確保印刷質量穩定的關鍵。

1.供水量大小與墨色的關系

供水量大小直接影響到印品的墨色深淺。因此,在初始印刷階段,除了要頻繁觀察樣張外,還必須勤觀察和控制版面水量大小。供水量過大或過小都會使印刷質量下降。當供水量過大時,水會逐漸轉移到墨輥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層,阻礙油墨的正常傳遞,使得印品墨色逐漸減淡。相反,當供水量過小時,則印版空白部分不能抗拒對油墨的吸附,引起版面起臟,墨色加深。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單純依靠減少或增加供水量來調節墨色。經驗表明,在實際生產中,在保證印版不粘臟的前提下,應把供水量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并使供水量與供墨量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這樣就能保證印品墨色前后深淺一致和印刷作業穩定。

2.水量大小的鑒別

要正確掌握和控制供水量,達到水墨平衡,正確鑒別版面水量是前提。在日常印刷過程中,操作者往往會憑借目測版面發射光量的強弱來鑒別水量大小。這是因為一定厚度的水膜,能將印版表面的砂目填平,減少漫反射量而增加反射光量。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因為受不同印版圖文部分面積和空白部分面積比例、版材類型,以及燈光強弱、觀察位置角度等因素的限制,版面水量大小的判斷標準會不同。故而在日常印刷作業中,除了借助上述方法外,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版面出現水量過大的情況:用墨刀在墨輥上鏟墨,墨刀上留有小水珠;傳墨輥上有細小水珠,墨斗槽內有水珠;版面經常出現浮臟,停機較久后印版仍沒有干燥;叼口處的印跡呈波浪形,墨色黯淡無光澤;樣張卷曲,軟綿無力,收不齊;橡皮滾筒拖梢處有小水珠;停機后繼續印刷時,印品墨色與停機前有較大差別。

3.控制水墨平衡

水墨平衡一般應該根據版面圖文面積大小及分布情況、墨層厚度、印刷紙張性能、油墨性能、版材類別、機器運轉速度及車間溫濕度等實際情況予以控制。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則。水少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粘臟為前提,墨厚也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礎上。在一次供水供墨中,會發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要保持水和墨之間嚴格的分界線是不可能的。因此,膠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個相對概念,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達到兩者最佳的平衡狀態,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品。

(2)一般來說,當采用PS版、表面光滑的紙張印刷,以及印刷速度快時,供水量相對可小一些。

(3)環境溫濕度不容忽視。由于版面水量以直接和間接兩種形式揮發,版面水量在滿足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時,大部分向空間揮發,環境溫度越高,揮發得也越快。

此外,油墨的流動性也受溫度的影響而變化。溫度低時,油墨流動性比較差;溫度高時,油墨流動性就變得好些。因此不同溫度下,同樣的墨斗螺釘的調節量,油墨的下墨量會有所不同。所以,為了盡可能保持印刷前后墨色一致,應注意油墨下墨量的變化,盡可能使油墨的流動性保持相對穩定。

(4)控制潤版液的pH值。印刷過程中,不但要注意潤版液的用量,還要注意潤版液的pH值,應使其保持在5~6。當pH值過低時,會造成印版腐蝕、墨輥脫墨、印跡干燥變慢等故障;當pH值過高時,會造成臟版、圖文脫落、油墨乳化等故障。

(5)其他。如果整個印品畫面墨色偏深或偏淺,可通過調節墨斗輥轉角進行處理;如果印品畫面局部區域墨色過深或過淺,可通過調節個別墨斗螺釘來調整。

由于膠印油墨具有觸變性,受到外來機械力的作用時,其流動性會增加,靜止一段時間后其流動性又復原。當油墨放在墨斗里時間久而無外力作用時,往往容易產生凝固不下墨的現象,從而影響印品墨色深淺。因此,操作者必須經常用墨刀攪拌墨斗內的油墨,使下墨順暢,保證供墨正常。另外,應注意墨斗中保持一定的墨量。如果墨斗中的墨量過少,油墨不能全部一致地接觸墨斗輥,會造成局部區域的印刷圖文變淺。

當水墨基本平衡后,如果版面局部水量較大或印版兩邊空白處水量較大,可運用水斗槽上的吹風裝置或貼小紙條的方法,對水量較大的局部圖文處或空白處對應的水斗輥進行處理,以減少水斗輥局部區域的供水量。

對于水墨平衡,我們不能單純從兩者用量的大小關系來看。因為膠印用的水并不是純水,而是由一定量的電解質和親水膠體構成的親水膠體體系。膠印油墨也不是完全非極性的油,而是一種由連結料、顏料、調料等物質形成的拒水膠體體系。所以,水墨關系不僅僅是水油關系,也是親水膠體與拒水膠體之間的關系。水和油墨在靜止狀態下基本上是不相混合的,但是在外界條件和壓力作用的影響下,兩者會有一定程度的混合。這種乳化現象貫穿于整個印刷過程中,關鍵是乳化量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總而言之,在印刷過程中,操作者必須堅持三勤操作,即勤檢查樣張、勤觀察版面水量、勤攪拌墨斗內的油墨,使水墨平衡始終處于正常穩定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印刷質量的穩定和印刷工作的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印品樣張墨色
無色中的有色——李立揚詩歌中的中國畫墨色之美
色彩管理在紙張數碼打樣中的應用研究
如何使墨色有變化
渴望
小張紙印品檢測中的劃傷與防劃傷
印品缺陷在線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膠印機墨色智能控制技術盤點
GMG色彩管理在數碼印刷中的應用
1pl的商用彩色誘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