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南民間軟弓京胡藝術研究

2015-12-23 04:15鄭發奮
藝術評論 2015年5期
關鍵詞:京胡胡琴器樂

鄭發奮

魯南民間軟弓京胡藝術研究

鄭發奮

在我國傳統音樂的歷史長河中,民間器樂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山東民間器樂種類繁多,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開始對民間器樂及其音樂進行搜集、整理、研究、保護工作。如1955年出版的《山東民間樂曲集》、1960年出版的《山東民間樂曲選集》等,都是對我國彌足珍貴的民間器樂資料的有力保護,對推動民族音樂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魯南棗莊地區具有豐富的民間音樂文化,其中最具盛名的民間器樂有軟弓京胡、嗩吶與鼓吹樂等。

軟弓京胡曾在20世紀80年代因民間盲藝人宋新田先生在“全國盲人音樂錄音評比”中榮獲器樂演奏第一名而名聲大噪,博得專業人士的青睞。但是目前由于種種原因,軟弓京胡卻成為瀕臨失傳的一種樂器,如此精彩絕倫的民間樂器將要失傳值得我們深思。根據筆者對軟弓京胡藝術搜集的文獻資料進行閱讀、整理、研究以及對宋新田先生生前唯一的一位傳承人王懷剛先生的深度采訪發現,軟弓京胡曲牌音樂資料的保存、記錄極為有限,曲目缺少音像記錄,瀕臨失傳。目前國內外學界對軟弓京胡的研究少之又少,大部分資料是對軟弓京胡進行簡短的介紹,如《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1]中對軟弓京胡進行了流行地、特殊弓法“瀝弓”等的文字記錄,并記錄了《百鳥朝鳳》《三番》的曲譜等;《中國樂器圖鑒》[2]介紹了流行地、弓子的特殊形制及由戲曲曲牌發展成獨奏曲的《逛京牌》《五字開門》等;張浩玲[3]發表在《中國音樂》上的論文《軟弓京胡》主要介紹了軟弓京胡的弓桿、右手弓法的技巧等。對軟弓京胡這一彌足珍貴的器樂藝術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已經迫在眉睫。本文通過田野調查法、文獻研究法、音樂學本體分析法等方法,對軟弓京胡的歷史沿革、演奏技法特征、代表作品及其音樂的特點等方面進行仔細剖析,力求對軟弓京胡的研究做出進一步的突破,更好地推動民間軟弓京胡藝術發展。

一、軟弓京胡的歷史沿革

從擦弦樂器的始祖“奚琴”到如今我們所見到的所有“胡琴”家族的成員,它們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歲月的積淀,它們越發彰顯出與眾不同的韻味?!昂佟敝钤绯霈F在唐代,但是當時的“胡琴”并不是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形制,而是泛指當時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的樂器,如:箜篌、琵琶、五弦等。到了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沈括《夢溪筆談》曰:“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云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敝钡皆?,才出現與現在二胡形制大致相同的胡琴。如《元史·禮樂志》[4]所述:“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尾?!泵鞔茸忧蟆恩胩们镅鐖D》[5]中所繪胡琴在形制上與現在使用的二胡已很接近,即為卷頸龍首,二弦,用馬尾弓拉奏,并置有千斤。清代以后,隨著各地戲曲、曲藝、器樂合奏的繁榮發展,各種形制多樣的胡琴類樂器紛紛出現,如:板胡、四胡等。尤其是清乾隆年間京劇形成之后,用于皮簧腔的伴奏樂器“胡琴”也隨之出現,在當時稱為“京劇胡琴”。那么,當時的“京劇胡琴”與現今我們所見到的“軟弓京胡”有何淵源呢?

相傳,徽班初進京時,這種胡琴用厚竹或木質板制成琴筒,弓桿短,弓毛松軟,發音沉悶,稱作“大胡琴”或“軟弓胡琴”[6]?!吨袊鴺菲鲌D鑒》[7]記載:“京胡,早期琴桿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張絲弦,用軟弓拉奏,稱軟弓胡琴?!睋炷皆谱吨袊鴳騽∈贰穂8]中“皮黃劇文場之繁難及其歷史之沿革”一文記載:“王曉韶所創用之胡琴本系軟弓,茍非腕力強健,不易收效,人多苦之?!笨梢?,當時京劇皮簧腔文場的伴奏樂器系“軟弓胡琴”。

王曉韶,京劇第一個胡琴師。清咸豐時四喜班藝人,京劇原為雙笛伴奏,但是“既費力氣,腔調之轉折,亦欠靈活,故頗感不便”[9]。于是王曉韶便廢除笛子吹奏,而代之以胡琴伴奏,改變后的京胡托腔比以前更為和諧,是京劇皮黃聲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轉變,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王曉韶便成為“京劇第一胡琴師”。但是由于當時所使用的軟弓胡琴“非腕力強健,不易收效,人多苦之”,所以“當時有名鼓手劉家福之弟子李四者,另創硬弓胡琴試之,效果較為省力,而易于討好。胡琴經此連續之改進,乃臻完善。于是賈三與程大老板之琴師樊三者,均改用硬弓,群稱便利。一時風氣所趨,軟弓胡琴,亦如笛子之遭天然淘汰,而無人憶及,只余春臺班之韓明德仍用軟弓,魯殿靈光,僅此一人而已。此后軟弓胡琴,即成為過去之名詞,而無人涉獵焉?!盵10]

從此“軟弓胡琴”便成為過去,“硬弓胡琴”的時代就開始了。由此可見,“軟弓胡琴”是“京胡”、“軟弓京胡”的前身,它們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系,都是胡琴的后裔。隨著伴奏樂器的不斷發展和演變,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琴的形制不斷發生變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京胡”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形制(圖一)。而“軟弓胡琴”隨著京劇的流傳和變遷,也在不斷地被各個地方的戲曲、曲藝吸收為伴奏樂器,并得到了演變、派生、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形制(圖二)。

二、軟弓京胡的形制及演奏姿勢

軟弓京胡,定弦為b1-#f2(2-6),整體結構與硬弓京胡大致相同,由琴弓、琴桿、琴筒、琴弦、千斤、弦軸等物件組成,二者的區別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兩者弓子的軟、硬度不同。弓子相對硬度強的為硬弓京胡,而軟弓京胡的弓子為軟弓,兩者弓桿都比弓毛長。目前軟弓京胡的弓子主要分為三種:1、弦索樂山東“碰八板”中的弓子后半部分三分之一處截去;2、北京軟弓京胡盲藝人田山老師的碳樹弓桿;3、山東棗莊軟弓京胡的軟竹條弓桿。其軟弓京胡弓桿形狀呈弧形,弓頭、弓尾粗細均勻,視五節桿為最好,弓桿比弓毛短三分之一。弓桿和弓毛用鐵絲纏在一起,弓桿頭部靠近竹節處,鉆一小孔,用鐵絲折成雙條穿入,鐵絲穿入后將雙條鐵絲頭反方向折下扣住,鐵絲尾部留一小孔將弓毛穿入并系住。第二、千斤位置的不同。由于軟弓京胡定弦相對比硬弓京胡低,所以其千斤位置較硬弓京胡略高。

軟弓京胡與硬弓京胡演奏姿勢基本相同,軟弓京胡演奏者端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處,兩臂自然下垂,琴放置在大腿前端,向演奏者的左方傾斜30度角。弓子演奏姿勢隨琴體的傾斜,向上抬高45度角,這樣的演奏姿勢可以把軟弓京胡的音色充分地表現出來。常見的演奏姿勢主要有兩種:平腿式、架腿式。軟弓京胡的琴弓是竹條所制,具有靈活自如、張弛有度的特點,所以在演奏時手指要靈活,琴弓隨著手指的變化而變化。拉弓時,將琴弓放在右手食指的第三關節處,食指自然伸直,拇指向外推弓毛,無名指向里推弓毛,利用拇指與無名指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拉弓。

三、軟弓京胡演奏技法的獨特性

軟弓京胡是一種表現力豐富、模仿力獨特,技巧性強的民族樂器,在經歷了老一輩藝術家的不斷創新之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奏特點。巧妙的演奏技法把軟弓京胡獨特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它可以用不同的弓法、不同的指法把各種鳥叫蟲鳴模仿得惟妙惟肖,深刻而生動地表達出音樂的形象與內容。軟弓京胡在20世紀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發展,這與老一輩軟弓京胡藝人宋新田先生、王懷剛先生等前輩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是他們對軟弓京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進一步擴展了軟弓京胡的發展空間,創造了特殊的演奏技巧,使之更有一種獨特的表現力,極富民間韻味。其左、右手的演奏技法也極具特色,演奏者利用軟弓的自然彈性和靈活性,模仿各種飛禽啼鳴,特色技法有:瀝弓、滑音、頓弓等。

1、瀝弓。主要以推奏外弦為主,是軟弓京胡演奏技巧中的特殊技法,即將琴弓放在右手食指的第三關節處,大拇指自然放松,其余四指伸直,用小指壓住弓毛,與食指呈90度,利用并借助軟弓的自然彈性,使弓毛緊貼琴弦,增加摩擦力,模仿發出嗩吶演奏中“花舌”的聲音效果,被軟弓京胡藝人稱之為“打嘟?!?。如《百鳥朝鳳》中模仿知了的蟬鳴聲(見例1):

2、滑音。演奏技法與二胡的演奏技法相同,主要以墊指滑音和大滑音為主。大滑音是指三度音程以上的上滑音和下滑音,在模仿貓頭鷹時就使用大滑音,從滑到空弦的2 6 ;模仿遠處布谷鳥的鳴叫時使用墊指滑音。如《百鳥朝鳳》中模仿布谷鳥的叫聲(見例2):

3、頓弓。利用弓子的彈性和手指的靈活性,弓毛在琴弦上一緊一松的交替進行,主要模仿雞咯咯噠噠的打鳴聲,并且噪音越明顯模仿越真實。如《百鳥朝鳳》中模仿母雞的打鳴聲(見例3):

四、軟弓京胡代表作品《百鳥朝鳳》的音樂特征

軟弓京胡主要流行于山東棗莊、濟寧、菏澤,江蘇徐州、銅山等地,最初主要是作為山東琴書(南路)、弦索樂山東“碰八板”、河南墜子、河南梆子等戲曲、曲藝音樂的伴奏樂器,且創作的曲目甚少,基本上是借鑒姊妹藝術的曲目改編而成,或是由戲曲、曲藝的伴奏曲牌改編而成。代表作品有《百鳥朝鳳》《三番子》《五六五》《小八板》《逛京牌》《柳金子》《五字開門》等。直到80年代,宋新田先生一曲《百鳥朝鳳》把軟弓京胡作為獨奏樂器搬上舞臺,這是軟弓京胡藝術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百鳥朝鳳》是軟弓京胡曲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盲藝人宋新田先生在繼承魯南、魯西南地區民樂合奏《百鳥朝鳳》精華的基礎上,借鑒嗩吶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風格,在實踐中大膽創新,創作出的一首極富特色的民間器樂曲。90年代,王懷剛在宋新田先生演奏的基礎上,將樂曲中的鳴叫進行補充,增加了音樂性,使之更趨于完美,并在1996年山東省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器樂大賽中榮獲金獎。宋新田先生和王懷剛先生在軟弓京胡的發展過程中做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軟弓京胡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傳承和保護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百鳥朝鳳》是一首極具魯南、魯西南地區音樂風格特征的作品,表現了群鳥齊舞、歡快熱烈的動人場景,抒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曾被很多樂器移植演奏,產生了如鋼琴曲《百鳥朝鳳》、嗩吶曲《百鳥朝鳳》、軟弓京胡《百鳥朝鳳》等。軟弓京胡在演奏該樂曲時,采用2 6弦純五度定弦,結構為循環變奏曲式,呈現出在C宮五聲音階的基礎上加變徵、閏,為中國傳統調式七聲音階。從調式調性上看,旋律色彩豐富,主要旋律呈示在A段,副部為插部性樂段,有B、C、D三段,旋律性弱,屬于樂器技巧展示樂段,主要是模仿各種鳥禽鳴叫的華彩性篇章,與A部主旋律的延展交替進行,主、插部曲調對比強烈,技巧多變,此起彼伏,別有一番生趣。曲式圖示:

引子解析:樂曲的開始是一個富有歌唱性的引子,兩個小節,結構短小,非均分律動,散板演奏(見例4):

散板結束后從節拍的后半拍開始,弱起進入樂曲A段。A段第一句也是全曲旋律的主題句,徵音起徵音落,描繪出春風和煦、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隨著旋律的進行,聽者仿佛能看到明媚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世間散發著清新的氣息,美好的一天即將開始(見例5):

環環相扣的A段再現手法:第一再現主部A1,共30小節,是A段的骨干音及其基本進行的擴展,鞏固主部樂思;第二再現主部A2與A1同頭再現,共32小節,A2樂段的第一個樂句是A樂段材料的擴展進行,A2的第二個樂句是A樂段材料的完全再現;第三再現段A3是A1樂段的基本完全再現,是A段再現的精華部分,雖然是A段的材料與節奏擴展,但卻是A1段的完全再現。全曲結構也更為嚴謹而緊密,結束在主調上,首尾呼應,在一片歡樂氛圍中結束。

副部解析:副部B、C、D三段為旋律插部,模仿各種鳥獸禽鳴聲,表現了別具一格的熱烈氣氛和詼諧情趣。樂曲B段主要模仿了貓頭鷹、畫眉、山雀的啼叫聲;C段主要模仿了布谷鳥、知了的鳴叫聲;D段模仿了母雞、青蛙的叫聲。B、C、D旋律插部的伴奏為固定4個小節的反復進行,穿插于鳥鳴之間,與歡樂的啼鳴形成鮮明的對比。軟弓京胡運用其特殊的演奏技巧,如壓弦、頓弓、滑音等,描繪了百鳥嬉戲的場面,表現了熱烈歡快的氣氛,給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曲式圖示

中國傳統音樂中,使用樂器模仿大自然中的聲音是其精華部分,其中又以《百鳥朝鳳》等樂曲最為典范。樂曲的華彩樂章,樂器的炫技和音色的豐富,使得樂曲的氛圍與音樂風格更加濃郁。

五、軟弓京胡藝術的傳承危機

從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掀起了對民族器樂挖掘、整理、保護的熱潮,到了80年代宋新田先生的一曲《百鳥朝鳳》掀起了軟弓京胡在民間音樂界的波瀾,無不使軟弓京胡這一民族樂器煥發出勃勃生機。

目前,軟弓京胡藝術已經出現了漸漸衰落、瀕臨失傳的狀況,實乃令人惋惜。但是,在軟弓京胡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承認有許多原因致使其發展速度緩慢,甚至到現在即將消失的狀態:1、專業創作人才和演出人才的匱乏。關于傳承人問題,宋新田先生曾說過“軟弓京胡演奏難度大,需要天賦,所以堅持下來的人很少”;還有的人認為軟弓京胡不能賺錢致富,種種原因導致軟弓京胡藝術的傳承出現了問題。2、沒有對軟弓京胡的理論著作、曲譜、音像及音響等資料進行有效的整理、保護與傳承。3、創作曲目、移植曲目特別少且無創新精神。4、演奏技巧沒有得到更好發展等。

六、結語

軟弓京胡是我國寶貴的民間音樂文化遺產,我們要使軟弓京胡這一民族藝術繼承、保留下來,就要不斷地做出努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大展其風采。衷心希望軟弓京胡等一批民族音樂文化遺產能夠得到切實保護、傳承和深入研究,以推動民族音樂文化進一步繁榮發展。

注釋:

[1]《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全國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山東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山東卷》[C].中國ISBN中心.1503.

[2][7]劉東升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中國樂器圖鑒[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242.

[3]張浩玲.軟弓京胡[J].中國音樂.1986(1).

[4][5]樂聲.中國樂器[M].輕工業出版社.1986:222.223.

[6]劉東升.傳統戲曲樂隊中的弓弦樂器[J].中國音樂學.1993(3).

[8][9][10]徐慕云.中國戲劇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194.193.195.

1、項陽.中國弓弦樂器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10.

2、徐慕云.中國戲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田青.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談民族音樂的出路問題[J].福建藝術.2006(1)..

4、杜亞雄.中國民族器樂的地位及其研究范圍[J].中國音樂.1996(2).

鄭發奮: 山東棗莊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 瑜

猜你喜歡
京胡胡琴器樂
中國器樂表演藝術研究的理論建構
穿越皓月的胡琴聲
胡琴悠揚醉美藝術之鄉 民樂沃野奏響時代旋律
媒介視角下中國民族器樂的傳播和發展
官中胡琴與角兒胡琴
漫談京胡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歷經幾位名家
我,京胡和電腦
許秦生與眾不同的京胡弓
大合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