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納琳在結腸癌術中清除淋巴結的應用

2015-12-23 02:57鄭躍南劉文志柳仲林
中國醫藥指南 2015年1期
關鍵詞:淋巴活性炭結腸癌

鄭躍南 劉文志 柳仲林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遼寧 大連 11600)

卡納琳在結腸癌術中清除淋巴結的應用

鄭躍南 劉文志 柳仲林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遼寧 大連 11600)

目的評價納米活性炭(卡納琳)在結腸癌根治術中的淋巴示蹤作用。方法60例結腸癌患者,30例開腹后在腫瘤周圍1 cm正常漿膜層注射納米活性炭混懸液,30例行常規結腸癌手術,觀察術中不良反應,比較術后淋巴結檢出的數目、轉移度(轉移淋巴結占總淋巴結數的百分比)、淋巴結的黑染及轉移情況。結果示蹤組每例患者檢出淋巴結數(31.1±12.3)枚明顯高于對照組(21.9±8.5)枚;示蹤組淋巴結黑染度為64.3%;黑染淋巴結中發生淋巴結轉移的陽性率(33.0%)明顯高于未黑染的淋巴結(6.5%)及對照組(17.2%);示蹤組淋巴結微小淋巴結(<2 mm淋巴結)清除率(34.8%)明顯高于對照組(16.5%);示蹤組無手術時間延長;示蹤組局部注射卡納琳后未見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結論結腸癌術中腫瘤周圍局漿膜層部注射卡納琳對術中淋巴結的清除有重要意義。

納米活性炭;淋巴結;微轉移;結腸癌;微粒子活性炭;淋巴結

結腸癌主要擴散、轉移途徑為淋巴結轉移,因此,必須熟練掌握結腸周圍淋巴結系統的局部解剖。術中注入卡納琳能清楚顯示結腸周圍淋巴結及其淋巴引流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本研究資料選取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結腸癌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齡47~86(65.1 ±21.5)歲,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示蹤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患者的一般情況

1.2 方法:示蹤組手術開腹后將卡納琳注入漿膜下,在距離腫瘤邊緣0.5~1.0 cm處,根據腫瘤大小,選擇4~6個點進行注射,每點注射0.15~0.25 mL。手術后對于新鮮標本的所有淋巴結由專人負責進行尋找、分組及計數,并送病理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5.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淋巴結檢出數目:兩組患者經檢查后,示蹤組患者共檢出淋巴結934枚,平均每例檢出淋巴結(31.1±12.3)枚,對照組患者共檢出淋巴結658枚,平均每例檢出淋巴結(21.9±8.5)枚,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示蹤組每例患者檢出淋巴結數明顯較高(P<0.05)。

2.2 示蹤組淋巴結黑染情況:蹤組共檢出淋巴結934枚,其中黑染淋巴結601枚,未黑染333枚,黑染度(黑染淋巴結/清除淋巴結)為64.3%。

2.3 淋巴結轉移情況。示蹤組:本組病例中有發生淋巴結轉移者為17例,淋巴結轉移率為56.7%(17/30);對照組:本組病例中出現淋巴結轉移者為16例,淋巴結轉移率為53.3%(16/30);兩組淋巴結轉移率無顯著差異(P>0.05)。檢查出示蹤組患者淋巴結934枚,其中轉移淋巴結185枚,占19.8%;檢出對照組淋巴結758枚,其中轉移淋巴結148枚,占19.5%,兩組患者淋巴轉移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黑染淋巴結檢查顯示,示蹤組中未黑染淋巴結333枚,其中轉移淋巴結為18枚,未轉移淋巴結為315枚;黑染淋巴結為601枚,其中未轉移淋巴結為405枚,已轉移淋巴結為196例。臨床診斷結果顯示,黑染淋巴結病例中出現淋巴結轉移陽性率達到32.6%,未黑染淋巴結中轉移陽性率為5.4%。

2.4 淋巴結大?。菏聚櫧M共檢出934枚淋巴結,<2 mm的淋巴結325枚占34.8%,對照組共檢出758枚淋巴結,<5 mm的淋巴結134枚,占17.7%,示蹤組淋巴結微小淋巴結清除率(34.8%)明顯高于對照組(17.7%)。

2.5 手術時間、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由于存在的黑染淋巴結的原因,使淋巴結轉移的方向更加明確,解剖關系也更加明確,手術時間及并發癥并沒有增加,對未蹤組肌內注射卡納琳后并未發現任何不良現象。

3 討 論

結腸癌在我國發病率高,早期診斷率低,當出現臨床癥狀時,大多為進展期,淋巴轉移是結腸癌主要轉移途徑之一[1],決定預后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淋巴是否發生轉移,UICC中指出:患者的生存率與淋巴結轉移個數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對淋巴結的分期一般不考慮轉移淋巴結所在位置,而主要考慮的是轉移淋巴結的數目。近年來有關結腸癌淋巴結微轉移的概念被提出且研究不斷深入,導致淋巴轉移的前提是淋巴結內存在的癌細胞,淋巴結發生微圍移說明淋巴結轉移的危險性增加,淋巴轉移受腫瘤范圍、大小、部位及浸潤深度的影響[2-3]。因此,淋巴結轉移及淋巴流注方向都具有著不確定性。對此,臨床中應用納米活性炭(卡納琳),術中不僅指示了淋巴結回流方向,增加了微小淋巴結清除的總數,尤其是增加了轉移陽性微小淋巴結的數目,對徹底的淋巴結檢出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對患者病理分期術后治療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近些年來,臨床中多次償試采用碘油、美藍等作為淋巴示蹤劑,但由于該顆粒較大、具有特異性且顯影不便等原因,在臨床中未得到廣泛應用[4]。而納米炭混懸液具有顆粒小、不良反應小、腫瘤表面吸附性等特點,是一種理想的淋巴未蹤劑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陳孝平.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69-576.

[2]Okamoto K,Sawai K,Minato H,et al.Number andanatomicalext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 analysis usingintralymph nodeinje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particles(CH40) [J].J PNJClin Oncol,1999,29(2):74-77.

[2]林照亮,吳盛州,程春生,等.AE1/AE3免疫組化法在胃腸癌淋巴結微轉移中的作用[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6,11(1):3-5.

[3]Yokota T,Saito T,Narushima Y,et al.Lymph node start ming with activated carbon CH40: a new method for axillarylymph nodedissectionin breast cancer [J].Can JSurg,2000,43(1):191.

[4]劉文,彭開勤,龔少敏,等.近段胃癌手術時淋巴結清掃范圍數目及轉移到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8(12):714-716.

R735.3+5

B

1671-8194(2015)01-0128-01

猜你喜歡
淋巴活性炭結腸癌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綜合護理淋巴消腫療法在降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玩轉活性炭
北美淋巴水腫治療師培養、認證及對我國的啟示
ESE-3在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結腸癌中的意義
神奇的活性炭
注意,有種“胖”不能靠運動去減
活性炭也有“保質期”
結腸內支架聯合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在結腸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療效分析
腹腔鏡下橫結腸癌全結腸系膜切除術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