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發展路徑探微

2015-12-23 23:15渠彥超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研究范式生活方式發展

渠彥超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討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興起與現狀,分析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發展軌跡,并提出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重構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發展路向,建構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統一為內核的現代休閑體育精神;轉變理論研究范式,將“休閑”和“體育”融為一體,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探索并揭示休閑體育與人的現實生活的內在聯系,從而推動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休閑體育研究;發展;生活方式;研究范式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5)05-0037-05

休閑體育研究是以休閑體育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休閑體育本質和內在發展規律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實現休閑體育科學化為直接目的,以構建人的和諧的生活方式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價值旨歸的一種科學研究形態。它致力于從學科體系構建和實踐行動拓展的結合點上,實現其“理論理性”“實踐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機結合?!皞鹘y體育文化是以中華文化為源流傳統發展起來的,母體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賦予了傳統體育文化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所蘊含的倫理精神、藝術精神、生命精神都體現了要求個體、社會自然協調發展的終極思想?!蹦壳?,在這個問題上,休閑體育研究界非常吊詭的出現了“高度”的一致,那就是將休閑體育的本質探索懸置,轉而埋頭于休閑體育“工具理性”的具體展開。這既反映了目前學術界在休閑體育“對象域”界定方面遇到的困難,也映射出休閑體育研究范式方面存在的偏頗,從更深的層次上表現了研究者的浮躁,這些都不利于休閑體育研究的深入發展。因此,應該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的兩個維度上全面展開相關研究,將構建體系和推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追本溯源”與“實際功用”的完美統一。

1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興起

1.1 時代背景

“21世紀的中國社會進入到一個重要轉型發展期……人們有錢、有閑、有心情去感受休閑體育帶來的快感,以單純體育鍛煉為目的的、單一的運動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精神追求日益提高的需要?!毙蓍e體育已成為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從全球范圍內來看,隨著19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進程的加快,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開始成為許多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關注的對象。然而,休閑體育最終成為自覺的理論研究形態,則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事情,是在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大變革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科技進步帶了生產方式的大變革,以前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生產模式逐漸被自動化的社會大生產所代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豐富,人的工作的時間相對縮減,人的生存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消極影響:現代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不斷的損害人類的健康;大規模的城鎮化運動使人離自然越來越遠;生活的快節奏、不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疊加,使各大醫院人滿為患;現代先進的通訊工具和手段在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空間距離等?,F代工業文明發展所帶來的雙重后果凸顯了構建和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引起了當代休閑理論研究家和體育學者的極大關注,這是休閑體育開始走向自覺的契機。從戈比到烏爾比內,從德里費到美國理查德·拉羅斯,西方學術界掀起了研究休閑體育的熱潮。他們不再將體育僅僅看成是挖掘人的身體潛能,創造比賽優異成績、奪取比賽冠軍的工具性的“手段”,而是將其看作是現代社會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內在要素。在我國,盡管我國的體育運動與西方相比非常關注與人的生活的融合,相比于西方體育更具有休閑體育的意味,但自覺意義上的休閑體育研究發端于20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方式創新和生活方式的變革的時代背景,更準確的講,它是世界范圍內人類生活方式變革的我國顯現。20世紀70年代某,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發端自經濟體制的改革迅速擴散到政治和文化領域,在極為深刻的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的面貌。其中,最根本的影響就是將我國人民自身的現代化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表現在人的生活方式上,我國人民由傳統農業社會和自然經濟條件下的被動消極的生活狀態到現代經濟和文明條件下的自由自覺狀態的轉變。這是我國休閑體育研究最直接、最現實的背景。

1.2 思想淵源

長期以來,在理論建構上雖然我們也強調體育與人的生活世界相結合,要求體育要為人的提高和生活狀態的改善服務,但是,體育在很多時候成了政治的注釋,背負了沉重的“為國爭光”“民族振興”任務,甚至很多時候體育直接披上了政治的外衣直接成為“政治體育”。在這個過程中,體育的元功能被消解或弱化,體育的附加功能被放大,體育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而成為政治(或經濟)的附庸。在這個意義上,世紀體育理性在不同研究領域中定位的下移,明確的顯示了體育理性突破傳統的上層建筑的束縛,真正回歸人的生活世界,真正實現與人的發展和生活方式提升的對接。新時期我國體育研究的發散性與多元性特征,以及體育理性有意識的向人的生活世界回歸與位移,體現了體育理論研究的發展方向。這說明,我國體育研究逐漸發展并成熟,將自己定位于本來應該存在于、服務于的對象,即人的存在與發展。體育理性的位移為休閑體育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一定意義上說,休閑體育研究是體育理性(當然也包括休閑理性)位移的展開和具體化,也是體育理性發展的必然方向。

2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現狀

2.1 休閑體育的對象域

休閑體育研究爭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如何界定對象域。盡管休閑體育及其意義已經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但直到今天,人們并沒有形成關于休閑體育公認普遍的定義或界定。人們在使用休閑體育概念時,所指常有不同,根源于對“休閑”概念的認識模糊。人們有時用“休閑”來代表旅游、運動、娛樂、消費等具有的休閑形式,有時用以概括大眾文化、大眾體育,有時用來指所謂生活狀態或思想觀念等。西方學者通過廣泛的研究和引證,曾列舉出不下30種關于休閑的定義。例如著名哲學家,被西方休閑學研究者奉為“休閑學之父”的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就論述過他對休閑的理解,認為休閑是“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社會學家則從社會活動和消費等層面理解休閑,認為休閑是去發現生活意義的某種具體的活動或者是一種消費。著名休閑理論研究家,美國馬里蘭州大學教授S.E.Iso-Ahola認為:“具有高度的自由選擇和很強的內在動機的活動,才是休閑活動”。我國學者梁漱溟和胡適就把休閑稱為“人們生活方式”和“人類生活的樣法”;有的學者將休閑限定為消費、娛樂、運動、旅游等自在的行為體系,也有的學者傾向于休閑理解為文化、生活、存在等自覺的精神和價值體系。休閑概念的模糊順利成章的被休閑體育所繼承,形成了“蔚為大觀”的休閑體育界定。例如,有人傾向于從時間的意義上理解休閑體育,把休閑體育視為“人們在余暇時間里,積極自主的、輕松愉快的、毫無心理負擔的進行的一些娛樂性健身體育活動,”強調閑暇時間是理解休閑體育的第一要素;有人把休閑體育理解為“滿足對健康和文化需求的一種方式”;“以一定的身體活動為手段而產生最佳心理體驗的一種有意義的現代生活訪方式”;“休閑體育是以達到休閑為目的的活動”,而“體育休閑是以體育活動為手段所進行的休閑”;“體育休閑方式是休閑體育的構建的主體成分,對于休閑方式來講,體育休閑方式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活動類型”等等。

如果從關于休閑的內涵界定轉向休閑的外延分析,就會發現休閑現象的多樣性。人們習慣在休閑方式上把休閑劃分為運動性休閑、實用性休閑、文化性休閑和社交性休閑。運動性休閑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健身、消遣、娛樂、放松和探尋刺激為目的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和內容非常豐富。實用性休閑是將家庭生活和體力勞動相結合、具有生活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自由、創造、審美和娛樂等多種特征,如家庭園藝、小家具制作、針織刺繡、房間裝飾等。文體性休閑活動是以收聽、觀看、閱讀文化作品為主要方式的社會休閑活動,包括看電視、參觀展覽、欣賞各種藝術、體育表演、競技體育、閱讀書報等多種類型。社交性休閑活動是一種以人際關系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活動,如參加社團集體活動、喝茶聊天、讀書交友會等,人們在這類活動中一方面增加與外界的交往,同是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有用信息,以便更好的認識和適應社會。內涵和外延上的模糊性造成了休閑體育研究的不確定下,一定意義上導致了對休閑體育認識的混亂,至今上沒有形成統一的、被廣泛認可的關于休閑體育本質的界定。

2.2 休閑體育的價值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休閑體育的價值不僅表現為理論上的規律探討,更體現為在實踐中對人存在的現實關懷。相當一部分休閑體育研究者大多對休閑體育的價值認識較為簡單和片面化,他們對休閑體育的認識主要聚焦于相關的運動和技能、休閑體育經濟效益、休閑體育旅游等具體的休閑體育外在形式上。應該說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是并不是全部。如果將休閑體育真正看作“表現在其選擇的活動內容、活動的時間、空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都是由行為者自己決定的。人們可以選擇運動性、競爭對抗性很強的體育活動,也可以選擇觀賞性和前的體育活動內容;既可以一個人活動,也可以成群結隊的活動……,一切都在于自由的選擇”,就不會陷入“休閑體育為何物”的迷霧中。有些學者已經意識到這些,提出“人們從中獲得了樂趣,增進了健康,擴大了交際面,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減少疾病發生、延緩衰老、增強腦力的活化劑、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休閑體育的價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從發展邏輯過程來看,休閑體育是隨著人的創造能力的不斷提高而逐漸走進人的生活中來的。人類社會產生之初,由于極端落后的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社會的物質財富極端缺乏,生存成了那一時期人的首要問題,而代表著更高生活水平的休閑則根本無從談起。如果說那個時候的原始先民有休閑意識的話,那么,這種休閑意識也在艱苦的生存環境和生與死的生存壓力下根本不能得到實現。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相對充足,人類在進入階級社會以后逐漸出現了“有閑”群體,奴隸主和封建地主階級有更多的能力和時間來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休閑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與休閑相伴生的體育運動成為有閑階層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休閑體育有很大的局限性,參與人群較少、影響較小,還無法與現代休閑體育相提并論。而且,在那個時代,休閑體育往往是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之人所從事活動的代名詞,并沒有真正成為人們必須的生活方式。隨著人類四次工業革命的進行,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類從整體上上擺脫了生存危機,才真正有能力和時間來考慮生存以外的休閑,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休閑體育才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西方,休閑體育理論研究從20世紀60年代興起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因此,休閑體育有其獨特的價值,“參加休閑體育不但能提高人的整體素質,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而促進社會進步?!边@多少有點夸大之嫌,但是,休閑體育與人的生活方式的內在一致性,使休閑體育和人類其它體育運動形式區別開來,使人不再像動物那樣“生存著”,而是創造了屬于人類所特有的自由“生活著”的狀態的重要方式,卻是休閑體育價值的最終趣旨。

2.3 休閑體育的結構

和休閑體育基本規定性密切相關的是對休閑體育內在結構或層次的劃分。由于不同學者對于休閑體育的本質的不同理解,在劃分休閑體育層次結構時,有的學者將休閑體育劃分為三個基本層面:“人類身心健康活動的一種方式”“大眾化的休閑生活”“完善人格、追求人性自由而要求拓展活動內容的生活創造”;有的學者認為休閑體育就是由不同活動組成的“體育活動”合成體;還有的學者將休閑體育區分為觀賞性活動、相對安靜狀態的活動、運動性活動三個層次。另一方面,研究者們還從不同的視角探討了休閑體育的價值、功能、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等問題。這些探索從不同的視域中豐富了人們對休閑體育的認知。

除了休閑體育的對象域、價值和結構外,學者們還探討了休閑體育發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重要的議題,如有的學者提出當前休閑體育的建設應該堅持開放型、系統性、人文性原則,等等;有的學者通過對西方休閑體育發展研究歷程和相關思想的分析,總結出眾西方休閑體育發展的不同之處;有的學者還探討了休閑體育的特點、功能和價值;還有學者重點關注休閑體育的參與群體,分析了老年人、女性殘障人士、不同階層和人群的休閑體育行為以及休閑體育的未來走向,等等。

3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發展趨勢

3.1 重構研究發展路向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主要工作是系統梳理和分析體育精神的發展脈絡,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統一為內核的現代體育精神。實事求是來講,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短短的幾十年我國體育科技追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成為世界體育大國,在增強國家影響力、民族凝聚力、強化民族自尊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代以來我國的積貧積弱使體育承擔了更多運動以外的使命,不堪重負的體育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實現突破。具體來講就是金牌掛帥、成績第一,競技體育長期占據著我國體育舞臺的中央位置,成為我國人萬目關注的焦點。但它同時也陷入深層次的危機和沖突之中,集中表現為我國是體育大國而非體育強國、運動員技能世界領先與居民體制逐漸下降、體育技能領先與體育精神落后等等方面。日益加深的人的生活困境開始展現出原有體育精神的局限性與內在缺陷。人們要在分析和梳理歷來體育精神的基礎上,將科學精神與人本精神相結合,構建自由、自覺、理性的現代體育模式。我國休閑體育要將傳統體育的單純的健康指導轉化為生活方式的啟蒙與教化,促使精英體育與群眾體育、競技體育與生活體育內在融合,從而使現代體育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成長起來。休閑體育以此為基礎進行的內在啟蒙與教化是人的生活世界的自我啟蒙,從而轉變為現代主體的自覺的生活樣式??梢耘卸?,人的生活世界是體育理性生長的根基和最根本的存在領域,服務于人的生活世界的休閑體育將成為新時期最具有活力、現實性的體育形態。

3.2 轉變理論研究范式

“我國休閑體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問題也是很正常的。關鍵是如何針對現存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和途徑?!毙蓍e體育的主要工作是讓體育理性真正實現“在家狀態”,回歸人的生活世界,探索并揭示體育運動的具體形式與人的現實生活以及全面發展的內在聯系,促進新的體育理論視野的產生?!半S著我國大眾對休閑體育含義更全面的了解,休閑體育將成為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內容?!睂τ谌说纳婧桶l展來說,體育不是可有可無的、獨立于人類的外在世界,而是人類存在的狀態,是人類生活的組成部分和重要外顯。只是長期以來人們忽視了體育與休閑之間的本質關聯性,往往習慣于在體育的小圈子里追求運動自身的超越性和把自己的理念籠統的加給生活世界。休閑體育的這種分離狀態在當代社會進步的人本內涵越來越凸顯的我國社會中開始變成人們發展和進步的阻礙。所以,體育理性的根本任務在于實現在身研究范式的根本轉變,將體育與生活的聯系真正展現出來,形成關于體育與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新的認識。

轉化休閑體育的研究范式,必須將休閑體育研究中的休閑和體育融合為一個整體,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推動精英休閑與大眾休閑的整合。這就需要轉變過去那種單純的形而上的理性反思范式和一般化的方法論揭示,而回歸現實的生活世界,將休閑與體育的應有的關系真正展現出來,在理論指導實踐的互動中形成關于休閑體育的新的認識。具體來講,不是將休閑體育理論作為一種教條從外面灌輸給人們,而是人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在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轉變的基礎上,引導人們發展白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得精英休閑體育和大眾休閑體育實現完美的融合,從而促進人們的和諧的休閑體育生活方式形成和確立。我們發現,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中,一種自覺的休閑體育生活方式正出露端倪。由于閑暇時間的增多、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以城市為主的體育運動物質條件的改善等,廣大人民群眾開始通過實際的休閑體育活動,在生活方式的層面展現了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尤其是具有一定的物質實力和較高的文化教育背景的城鎮居民,開始在工作之外顯示出強烈的休閑體育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在當代我國,從無所不在的廣場舞到遍地開花的健身房、從少年兒童中興起的武術熱到老人年白發的公園體育活動,與其說是政府的推動,不如說是當代背景下人們的自主選擇,我國的休閑體育具有內生性的鮮明特點。這一趨勢的出現十分重要,為休閑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休閑體育只有在人們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白己的根基,將對人和社會發展的價值落到實處。

4 結語

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興起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淵源。西方T業文明的崛起和全球拓展以及與之相伴生的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構成了我國休閑體育和休閑體育研究的宏觀歷史語境,而我國日益加速的現代化進程則成為其重要的催化劑。適應這種新變化,我國體育理性發生了“位移”,逐漸突破傳統體育研究的桎梏,從過去“競技為主”轉向人的生活世界,并試圖在追尋人類“至善”的歷史進程中真正彰顯出其應有的人文關懷。在此過程中,我國休閑體育研究逐漸興起并發展起來。當前,我國休閑體育研究工作者深入挖掘,拓展了諸多前沿性的研究領域,并進行休閑體育研究的實踐論證,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研究者以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讀模式理解我國的休閑體育,必然得出相異的理論圖景,集中表現為對休閑體育“理論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偏愛上。因此,我國休閑體育研究的發展趨勢在于研究發展方向和研究范式的有機結合。研究發展方向上要實現兩個統一:休閑體育“工具”與“價值”的統一,“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的統一。這就要求研究者在解構固有思維方式和研究范式的基礎上,建構起科學的、內在于休閑體育白身的“權力話語”體系,這需要休閑體育與人類生活的“聯姻”。只有根植于人類豐富多樣的現實生活,融人到人的全面發展與“自由人聯合體”理想社會的實現過程中,休閑體育才能茁壯成長,休閑體育研究才能回歸其“定在”,并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永葆活力。

猜你喜歡
研究范式生活方式發展
區域發展篇
我國犯罪論體系之變革及刑法學研究范式之轉型
社會生活方式變遷對散打運動發展影響研究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論我國刑事錯案防范的研究范式
行為會計理論與應用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