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種殺蟲劑防治扁豆豆野螟田間藥效比較

2015-12-23 12:06宋益民姜永平邱海榮章洪娟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0期
關鍵詞:扁豆殺蟲劑

宋益民 姜永平 邱海榮 章洪娟

摘要:為篩選防治扁豆豆野螟高效、低毒、安全的殺蟲劑,采用田間小區試驗對氯蟲苯甲酰胺等6種殺蟲劑的田間藥效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000倍液、2.4%阿維·高氯乳油1 5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 500倍液3個處理的防效較高;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和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處理的防效次之;2.5%多殺霉素懸浮劑500倍液的防效較差。6個供試藥劑均表現了良好的保莢效果。

關鍵詞:扁豆;豆野螟;殺蟲劑;田間藥效;保莢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6.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168-02

豆野螟別稱豇豆莢螟,是豆科蔬菜中重要的鉆蛀性害蟲,能危害豇豆、扁豆、菜豆、綠豆等多種豆科作物。豆野螟主要以幼蟲蛀食花、蕾和莢,造成落花、落蕾、落莢和蛀莢,嚴重影響豇豆、扁豆等的產量及品質,一般危害損失10%~20%,危害嚴重的損失可達40%以上[1-2]。近年來,豇豆、扁豆設施栽培[3-6]面積的擴大,為豆野螟越冬提供了有利的溫濕環境和場所,豆野螟的始發期可從往年6月上中旬提早到5月上中旬,發生代次不斷增加,已成為春提早設施栽培豇豆、扁豆的主要害蟲。同時,豇豆、扁豆等為連續開花、結莢和采收的作物,這給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選擇高效、低毒和安全間隔期短的藥劑,以及準確把握施藥適期是該類作物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的關鍵,本試驗旨在篩選防治扁豆豆野螟安全高效的藥劑。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15%茚蟲威乳油(美國杜邦公司);2.5%多殺霉素懸浮劑(美國陶氏益農公司);2.4%阿維·高氯乳油(江蘇蘇科農化有限公司);5%氟啶脲乳油(江蘇連云港立本農藥化工有限公司);10%蟲螨腈懸浮劑(德國巴斯夫公司)。

1.2 試驗作物

扁豆,春提早設施栽培,品種為早熟紅邊。

1.3 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田內,土壤為沙壤土,pH值7.2,有機質含量1.1%,試驗田前茬休閑,地力中等。2014年3月11日播種于鋼架大棚內,4月3日定苗,每穴留苗1株,扁豆伸蔓后搭建人字型支架,5月5日扁豆打頂,其余田間管理同常規生產。

試驗設7個處理:(1)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000倍液;(2)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3)2.5%多殺霉素懸浮劑500倍液;(4)2.4%阿維·高氯乳油1 500倍液;(5)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6)10%蟲螨腈懸浮劑1 500倍液;(7)清水(對照)。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15 m2。5月23日(初花期至盛花期)、6月2日(盛花末期至幼莢形成初期)連續施藥2次,噴施藥液量為750 kg/hm2。施藥部位重點為花、蕾和幼莢。施藥器械為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平潮陽光機械廠生產的3WBD-16型智能電動噴霧器。

調查方法:每小區定5個點,每點定2株共10株扁豆。調查和采收分別于第2次施藥后7 d(6月9日)、14 d(6月16日)進行。調查內容:豆總莢數、蛀莢數;扁豆采收的莢數、蛀莢數。其中,第2次施藥后14 d(6月16日)調查的總莢數、蛀莢數為當日調查數值和第1次所采收莢數、蛀莢數的累加值。

1.4 數據處理

根據公式(1)至(3)計算蛀莢率、蛀莢率防效及保莢效果,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防效及保莢效果比較

各藥劑處理對扁豆豆野螟均有一定的防效和保莢效果(表1)。不同處理間的蛀莢率防效差異極顯著: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000倍液、2.4%阿維·高氯乳油1 5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 500倍液3個處理的防效較高,第2次藥后7、14 d調查,其蛀莢率防效達87.83%~90.19%,極顯著優于其余3個藥劑處理;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和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處理的防效次之,第2次藥后7、14 d調查,其蛀莢率防效達58.76%~72.74%,極顯著優于2.5%多殺霉素懸浮劑500倍液的蛀莢率防效;2.5%多殺霉素懸浮劑500倍液的防效較差,第2次藥后7、14 d蛀莢率防效為4924%~55.65%。

分析不同處理對扁豆的保莢效果可知,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000倍液、2.4%阿維·高氯乳油1 5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 500倍液3個處理的保莢效果最好,第2次藥后7、14 d調查,其保莢效果達22.23%~30.92%。15%茚蟲威乳油3 500倍液處理的保莢效果次之,第2次藥后7、14 d 調查,其保莢效果達20.64%~25.92%。相比較以上4個藥劑的保莢效果,5%氟啶脲乳油1 000倍液處理和2.5%多殺霉素懸浮劑500倍液處理的保莢效果最低,第2次藥后7、14 d調查,其保莢效果達18.82%~23.47%,仍表現了良好的保莢效果。經方差分析和新復極差測定,其差異不顯著。

2.2 安全性

本試驗條件下,目測觀察供試殺蟲劑對扁豆生長的安全性,結果顯示6種殺蟲劑對扁豆均無藥害。

3 小結與討論

防治扁豆豆野螟可選用蟲螨腈、擬除蟲菊酯、茚蟲威、氟啶脲、氯蟲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化學農藥及阿維菌素、多殺霉素等生物農藥,于扁豆的初花期至結莢初期噴霧,連續施藥2~3次,施藥間隔期為7~10 d,可有效控制豆野螟的發生和危害。施藥部位重點是花、蕾和嫩莢,以及落地的花、莢。每期首次施藥,可選用蟲螨腈、氟啶脲、菊酯類及阿維菌素等持效期較長的農藥交替使用;連續施藥,應首選安全間隔期較短的藥劑,如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多殺霉素(安全間隔期為1~3 d)等藥劑進行防治。endprint

本試驗中,各藥劑處理均表現了良好的保莢效果。說明藥劑防治不僅能有效地防治豆野螟蛀莢危害,更能有效地保護花、蕾和幼莢,減少脫落,更有利于保莢和增產。

關于豆野螟的防治研究,一般采用調查蟲口密度,以蟲口減退率計算相對防效,以蛀莢率計算保莢效果[7-15]。筆者認為不夠科學,因為豆野螟的危害首先是造成花、蕾和幼莢的脫落,其次是造成蛀莢危害,試驗中往往很難調查到脫落的花、蕾和幼莢中的蟲口數量及蛀莢數,尤其是空白對照,因不施藥造成大量花、蕾和幼莢脫落的因素沒有統計其中,往往會造成防效和保莢效果不夠理想,或與實際防治效果不符。本試驗采用調查扁豆的總莢數和蛀莢數為基本數據,計算蛀莢率和蛀莢率防效,以總莢數計算保莢效果,調查方便,且能比較好地反應出藥劑的防治和應用效果,有待試驗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李明桃.扁豆豆野螟的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技術[J]. 長江蔬菜,2012(13):50-51.

[2]季月琴.豆野螟在扁豆上的發生及綜防技術[J]. 長江蔬菜,2007(7):18-19.

[3]周云德,王永莉,鄭 濤,等. 長江流域扁豆保護地早熟栽培技術[J]. 蔬菜,2012(6):5-6.

[4]黨丹洲.扁豆早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 陜西農業科學,2011,57(5):255-256.

[5]李 青.早春大棚扁豆搭架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0(14):109-110.

[6]徐月華,徐培根,葛小麗,等. 大棚扁豆高效栽培技術[J]. 上海農業科技,2010(1):92.

[7]黃耀亮,王祥林,許 洪,等. 溴氰蟲酰胺防治豇豆豆野螟試驗初報[J]. 浙江農業科學,2013(5):571-572.

[8]瞿 燕,陳金龍,黃亞川,等. 不同藥劑防治豇豆豆野螟藥效比較試驗[J]. 上海蔬菜,2012(2):62-63.

[9]吳燕君,洪文英,洪奎賢,等. 氯蟲苯甲酰胺對豇豆豆野螟的防效試驗[J]. 長江蔬菜,2011(10):62-64.

[10]金明建,趙納佳,陳尤嘉,等. 20%氯蟲苯甲酰胺等六種殺蟲劑防治豆野螟田間藥效試驗[J]. 上海蔬菜,2011(3):55-56.

[11]徐永昌,錢 彪,皇甫國華,等. 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豆野螟效果初報[J]. 現代農藥,2010,9(2):53-54.

[12]楊國平. 200 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防治豇豆莢螟的藥效試驗[J]. 廣西植保,2010,23(3):27-28.

[13]張純胄,吳永漢,林定鵬,等. 幾種新農藥防治豆野螟的藥效及其防治策略[J]. 植物醫生,2007,20(6):39-41.

[14]劉安永.幾種藥劑對豆野螟的防效試驗[J]. 植物醫生,2004,17(5):27.

[15]陳桂華,許渭根,盛仙俏,等. 豇豆豆野螟藥劑防治效果試驗[J]. 浙江農業科學,2003(4):204-205.

沈 碩. 1株中度嗜鹽菌提取物對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170-171.endprint

猜你喜歡
扁豆殺蟲劑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山藥扁豆粥可增進食欲
走心紅扁豆
雙酰胺類殺蟲劑Broflanilide
新穎殺蟲劑Broflanilide的開發
跟蹤導練(一)3
選擇殺蟲劑 先看是啥蟲
盛夏保健宜喝扁豆湯
“死心眼”的扁豆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