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土壤條件對藍莓生長的影響

2015-12-23 12:17楊燕林王朝文楊洪濤和加衛和文佳楊正松王宇萍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0期
關鍵詞:改良藍莓生長

楊燕林 王朝文 楊洪濤 和加衛 和文佳 楊正松 王宇萍

摘要:研究云南省2種常見土壤類型及其改良土壤對藍莓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紅壤改良后適宜藍莓生長,而交換性鈣含量較高的水稻土即使改良后也難適宜藍莓生長。在藍莓栽培過程中,土壤改良不但要注意調節土壤pH值和有機質含量,也應注意其他元素含量和土壤結構對藍莓生長的影響。

關鍵詞:土壤;改良;藍莓;生長;影響

中圖分類號: S663.9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10-0216-02

藍莓別稱藍漿果,為杜鵑花科 (Ericaceae)越橘屬 (Vaccinium) 多年生落葉灌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對藍莓獨特保健作用的深入了解,藍莓成為相關學科研究的熱點。針對藍莓栽培對土壤條件的特殊要求,目前國內外關于藍莓的土壤改良、施肥、生理特性的研究有許多報道[1-9],而有關云南省土壤條件與藍莓生長關系的研究尚未見報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氣候環境,云南省土壤類型多樣,分布錯綜復雜,最常見的耕作土壤是紅壤、水稻土[10-12]。紅壤是云南省分布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pH值為5.0~6.2,土壤養分含量不高,速效磷缺乏,質地黏重,能保水、保肥,但耕性較差。水稻土是通過人類水耕熟化過程形成的土壤,pH值為7~8,土壤鹽堿化嚴重,養分含量高,但質地過黏,耕性一般。本研究分析了云南省常見的2種土壤類型及其改良后對藍莓生長的影響,以期為云南省種植藍莓的土壤類型選擇以及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土壤質地分別為紅壤、水稻土;有機質為草炭、腐殖土;供試藍莓品種分別為密斯蒂(Misty)、奧尼爾(ONeal)。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103年在云南新弘圣農業公司基地進行,試驗地位于25°27′N、103°16′E,海拔1 980 m,年均氣溫14.5 ℃,年均降水量1 100 mm。

1.3 試驗方法

供試藍莓植株為1年生組培苗,選擇健壯、無病害植株,統一修剪成株高20 cm,留2個分枝,然后栽種于23 mm×18 mm 的營養缽內。供試用土設4個處理:A處理為取自大田耕層的水稻土;B處理為取自山地耕層的紅壤;C處理為水稻土(取自大田耕層)、草炭、腐殖土按體積比2 ∶ 1 ∶ 1混合,用硫磺粉調節pH值至5.2;D處理為紅壤(取自山地耕層)、草炭、腐殖土按體積比2 ∶ 1 ∶ 1混合。各處理土壤的養分含量見表1。每個處理種植2個藍莓品種(10株),統一田間管理。每月15日測定植株株高、新生基枝數、冠幅、生理性黃葉數量。

1.4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軟件、DPS 軟件處理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土壤條件下藍莓的生長情況

從圖1、圖2可以看出,不同土壤處理下藍莓株高生長情況不同。D處理下2個藍莓品種的株高最高、生長時期最長。A處理下密斯蒂的株高最低、生長時期最短;B處理下奧尼爾的株高最低、生長時期最短。在4種處理下,2個藍莓品種的植株生長時間都集中于4—9月。

2.2 不同土壤條件下藍莓生長差異性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D處理下密斯蒂、奧尼爾的株高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生理性黃葉片數極顯著少于其他3個處理,該處理下藍莓株高最高,基生枝長度較長,冠幅最大,且出現生理黃化的葉片數最少,密斯蒂幾乎無生理性黃化的葉片。A處理下密斯蒂的生長勢最弱,且出現的生理性黃化葉片數量最多。

2.3 土壤pH值和養分對藍莓生長的影響

A處理下土壤pH值、交換性鈣含量最高,與其他處理相比,該處理下密斯蒂的生長勢最弱,奧尼爾的生長勢較弱。在土壤pH值最低的B處理下,藍莓長勢也一般,在藍莓生長后期出現了許多生理性黃化葉片。在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都在適宜范圍[10-12]內的C處理下,藍莓生長初期表現良好,但到生長后期出現了許多生理性黃化的葉片。

3 結論與討論

紅壤、水稻土是云南省最常見的2種適于耕作的土壤類型,但這2種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黏性重。水稻土長期處于農事操作下,鹽離子含量和pH值過高,土壤板結嚴重,該處理下藍莓生長前期的表現與紅壤處理無明顯差異,但隨著植株生長加快,生理性黃葉大量出現,植株表現出嚴重的缺鐵癥狀。改良后的水稻土也不適于藍莓生長。紅壤是云南省分布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雖然土壤pH值較低,但養分含量相對較低,特別是有機質含量低,不能滿足藍莓后期生長需要。在改良后的紅壤處理下,藍莓植株生長期長,生長量大,生理性黃化葉片幾乎沒有。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藍莓更適合生長于有機質含量高、交換性鈣含量少的強酸性土壤[1,4,7]。

土壤環境是藍莓栽培中極為重要的環境條件之一,土壤改良工作應不僅集中在調節土壤pH值和增加土壤有機質方面,也應注意土壤的物理結構和其他養分含量的改善,要對改良土壤對藍莓生長的長期效果進行研究,才能確定土壤改良方案。

參考文獻:

[1]Austin M E. Influence of soil pH on soil nutrients,leaf elements,and yield of Yong Rabbiteye blueberries[J]. HortScience,1986,21(2):443-445.

[2]Haynes R J,Swift R S. Effects of soil acidification on the chemical extractability of Fe,Mn,Zn and Cu and the growth and micronutrient uptake of highbush blueberry plants[J]. Plant and Soil,1985,84(2):201-212.

[3]Austin M E,Bondari K. Fertilizer rate and hedging intensity influences on the yield and fruit size of rabbiteye blueberry,cultivar Tifblue[J]. Fertilizer Research,1989,18(3):233-243.

[4]Austin M E,Bondari K. Studies on the response of ‘Tifblue and ‘Woodard rabbiteye blueberries to fertilizers[J]. Fertilizer Research,1989,18(20):173-180.

[5]才 豐,崔英宇,楊玉春.土壤環境對藍莓生長的影響[J]. 遼寧農業科學,2013(1):45-48.

[6]裴嘉博,劉 輝,沈國正,等. 我國越橘種質資源與土壤改良研究進展[J]. 山東農業科學,2014,46(5):143-148.

[7]唐雪東,李亞東,吳 林,等. 越橘土壤改良研究進展[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3,44(4):137-143.

[8]劉 兵,周曉梅,劉 強,等. 土壤條件對藍莓栽培的影響研究進展[J]. 廣東農業科學,2012,39(15):56-59.

[9]蘇 丁,蔡位輝,張德巧,等. 越橘果實中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1):339-341.

[10]周樂福.云南土壤分布的特點及地帶性規律[J]. 山地研究,1983,4(4):31-38.

[11]虞光復,陳永森.論云南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J].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0(1):56-59,64.

[12]何曉濱,李慶龍,段慶鐘,等. 云南省施肥及土壤養分變化分析[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1(3):21-26.張秀美,王 宏,張廣仁. 不同負載量對蘋果“麗嘎啦/MM106”冠層光合能力及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0):218-220.endprint

猜你喜歡
改良藍莓生長
藍莓建園技術
碗蓮生長記
藍莓姑娘
生長在哪里的啟示
甜甜的藍莓果
改良經腹橫切口輸卵管結扎術1260例臨床觀察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