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臨床分析

2016-01-05 11:41胡連德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3期
關鍵詞:慢性咳嗽治療方法

胡連德

【摘要】 目的 探究有效治療因耳鼻喉科疾病所引發的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方法。方法 5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對患者進行詢問調查、肺部聽診、血常規檢查、X線檢查、CT檢查、電子喉鏡檢查以及鼻竇攝片檢查, 找出患者的致病因, 并對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結果 誘發患者出現慢性咳嗽癥狀的主要致病因是鼻竇炎、變應性咽炎、變應性鼻炎、變應性咳嗽以及喉部炎癥等耳鼻喉科疾病, 通過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之后, 50例慢性咳嗽患者, 22例顯效, 24例有效, 4例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為92%。結論 準確找出慢性咳嗽患者的致病因, 然后再對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臨床治療措施, 才能有效的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治療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 耳鼻喉科疾??;慢性咳嗽;治療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03

慢性咳嗽屬于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誘發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復雜, 除了呼吸系統疾病會誘發慢性咳嗽之外, 耳鼻喉科疾病也會誘發慢性咳嗽。因此, 在治療慢性咳嗽時, 一定要找出慢性咳嗽的具體致病因素, 才能提高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選取2014~2015年就診于本院的5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因耳鼻喉科疾病所引起的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方法, 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2015年就診于本院的5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 男26例, 女24例, 年齡最小12歲, 最大68歲, 平均年齡(32.26±10.28)歲, 病程最短4周, 最長8個月, 平均病程(3.23±1.12)個月。經過醫院詳細的檢查之后, 50例患者均被確診為由耳鼻喉科疾病所致的慢性咳嗽, 患者除具有咳痰、咳嗽等主要癥狀之外, 還伴有咽痛、咽癢不適、咽部異物、流鼻涕、鼻塞、頭昏以及頭痛等臨床癥狀。

1. 2 治療方法 針對變異性鼻炎所致的慢性咳嗽患者, 使用抗組胺和糖皮質激素等藥物進行治療。每天每個鼻孔各吸入2次丙酸氟替卡松, 每次每個鼻孔吸入50 μg。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氯雷他定聯合使用, 1次/d, 10 mg/次, 于每天清晨口服。針對喉源性慢性咳嗽患者, 使用加味六味湯進行治療, 加味六位湯的方劑為:甘草、荊芥、薄荷、防風、桔梗、黃藥子、僵蠶、生地黃、玄參以及前胡, 用水煎湯劑, 早晚口服[1]。

1. 3 療效評定標準[2] 本次研究的療效評定標準分為三個級別, 分別是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經過治療后, 患者的咳嗽癥狀完全消失, 且在停止藥物治療7 d后無復發跡象;有效:經過治療后, 患者的咳嗽癥狀得到減輕, 但是遇冷后還是會有輕微咳嗽, 對患者繼續使用本法治療, 患者的咳嗽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經過治療后, 患者的咳嗽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 結果

誘發患者出現慢性咳嗽癥狀的主要致病因是鼻竇炎、變應性咽炎、變應性鼻炎、變應性咳嗽以及喉部炎癥等耳鼻喉科疾病, 通過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之后, 50例慢性咳嗽患者, 22例顯效, 24例有效, 4例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為92%。

3 討論

慢性咳嗽屬于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慢性咳嗽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持續咳嗽、頻繁清嗓子、咽部不適等[3]。因為很多咳嗽癥狀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 所以大多數醫生在為患者治療時, 往往會采取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但是往往治療效果不佳, 因為誘發慢性咳嗽的因素除了呼吸道感染因素之外, 還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為了提高慢性咳嗽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作者選取2014~2015年就診于本院的5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首先, 作者對患者進行詢問和肺部聽診、血常規檢查、X線檢查、CT檢查、電子喉鏡檢查以及鼻竇攝片檢查, 根據詢問結果和檢查結果, 找出患者的致病因素, 發現誘發患者出現慢性咳嗽癥狀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鼻竇炎、變應性咽炎、變應性鼻炎、變應性咳嗽以及喉部炎癥等耳鼻喉科疾??;在確定患者的致病因素之后, 再對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針對性治療之后, 50例慢性咳嗽患者, 22例顯效, 24例有效, 4例無效, 治療總有效率為92%, 治療無效率僅有8%。

綜上所述, 在臨床上誘發慢性咳嗽的因素不止呼吸道感染一個, 還包括鼻竇炎、變應性咽炎、變應性鼻炎、變應性咳嗽以及喉部炎癥等耳鼻喉科疾病, 要想提高慢性咳嗽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就必須準確找出患者的致病因素, 才能為患者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本次研究表明, 醫生可以通過詢問患者病史, 并對患者進行肺部聽診、血常規檢查、X線檢查、CT檢查、電子喉鏡檢查以及鼻竇攝片檢查, 找出患者的致病因素, 才對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 從根本上治愈慢性咳嗽。在為慢性咳嗽患者進行治療前, 應該準確的找出患者的致病因, 然后再采取相對應的臨床治療措施,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幫助慢性咳嗽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治療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喜.基于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臨床觀察.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9):16-17.

[2] 張潔.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臨床觀察.醫藥論壇雜志, 2015, 36(4):123-124.

[3] 劉義平.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臨床探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8):637-638.

[收稿日期:2015-07-22]

猜你喜歡
慢性咳嗽治療方法
中醫護理對慢性咳嗽患者療效的影響
中西醫治療小兒慢性咳嗽的研究進展
心理咨詢方法的國內適用性問題發現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孟魯司特鈉聯合丙卡特羅對慢性咳嗽患兒癥狀體征及血清IgE水平的改善作用
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自擬方劑配合西藥治療慢性咳嗽的療效分析
小兒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