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產與雌二醇的相關性分析

2016-01-11 09:41王艷艷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期
關鍵詞:雌二醇流產相關性

王艷艷

【摘要】 目的 研究流產與雌二醇的相關性。方法 46例先兆流產患者,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治療狀況將其分為繼續妊娠組和難免流產組, 各23例。同時選取同期23例正常早期妊娠孕婦為對照組, 分析三組雌二醇水平。結果 相同孕周時, 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顯著高于難免流產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同孕周呈正相關。結論 雌二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預測先兆流產, 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 流產;雌二醇;相關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077

在妊娠早期, 早孕先兆流產為一種常見并發癥, 可通過B超檢查發現。臨床上, 在鑒別正常妊娠、難免流產和先兆流產時較為困難, 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需多次抽取患者血液進行化驗, 該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 同時, 可能延誤最佳治療時間。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 相關醫護人員對流產與雌二醇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便于提高先兆流產診斷準確率, 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改善患者和胎兒預后[1]?,F對流產與雌二醇的相關性展開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先兆流產患者和23例正常早期妊娠孕婦, 均通過B超診斷為宮內單胎妊娠, 停經時間為6~9周, 將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妊娠和各種妊娠并發癥患者排除在外。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治療狀況將先兆流產患者分為繼續妊娠組和難免流產組, 各23例。正常早期妊娠孕婦23例為對照組, 其中年齡最大34歲, 最小23歲, 平均年齡(28.6±4.1)歲;繼續妊娠組年齡最大35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29.1±3.8)歲;難免流產組年齡最大33歲, 最小24歲, 平均年齡(27.9±3.9)歲。三組孕婦年齡和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先兆流產診斷標準[2] 全部患者均通過B超確診為宮內妊娠, 先兆流產是指患者停經后, 陰道出現少量流血現象, 并且為血性白帶或是暗紅色, 沒有妊娠物排出, 且患者沒有下腹隱痛現象。通過婦科檢查發現宮口沒有開, 并且子宮大小同停經周期數相符合, 通過休息和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 能繼續妊娠, 該種患者被稱之為先兆流產繼續妊娠;對于陰道流血量增加, 下腹出現劇烈疼痛, 有異物排出, 并且通過B超連續檢測沒有見到胚胎原始心管搏動的患者, 其被稱之為先兆流產妊娠失敗。

1. 3 方法

1. 3. 1 B超檢查方法 全部孕婦入院后實施腹部B超檢查, 通過B超監測到胚胎原始心管搏動者為有活力胚胎, 應繼續監測;對孕婦胚芽和孕囊徑線進行測量, 對于沒有檢查到原始心管搏動者, 應在1周后進行復查。監測時, 一直沒有見胚胎原始心管搏動或是胚胎原始心管搏動消失, 且陰道流血量同月經量相比增多或妊娠物排出患者被診斷為難免流產, 應通過清宮術進行處理[3]。

1. 3. 2 血性激素監測 對照組孕婦抽取6周靜脈血, 通過化學方法檢測其雌二醇水平, 之后每周復查1次。繼續妊娠組和難免流產組孕婦就診當天抽取靜脈血檢測雌二醇水平, 并給以患者黃體酮安胎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 根據患者狀況決定其48 h后是否需要復查。之后每周復查1次雌二醇水平, 監測到孕10周。

1. 4 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不同孕周的雌二醇水平變化狀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同孕周時, 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顯著高于難免流產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同孕周呈正相關。見表1。

3 討論

自然流產是一種出現在孕12周之前的早期流產, 其中50%~60%[4]的自然流產同胚胎染色體異常之間具有一定關系, 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 臨床上應加強對活力妊娠胚胎和流產的鑒別, 鑒別為活力妊娠胚胎者應積極治療和隨診監測, 鑒別為流產者應果斷終止妊娠, 以改善患者預后。孕婦受精第6天, 滋養細胞開始分泌微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受精第10天開始能從母體血清中測出。正常妊娠8周之前, HCG每日以66%速度增長, 檢測發現48 h增長速度<66%的孕婦, 證明其妊娠預后不佳。HCG屬于大分子糖蛋白, 其同促甲狀腺激素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和促卵泡雌激素一樣, 主要組成成分為α亞基和β亞基。一般情況下, α亞基基本相同, 可以交叉反應, 但β亞基各有特點, 因此, 臨床上, 主要通過β-HCG特異抗血清來測定母體中的HCG。孕酮為妊娠早期從卵巢妊娠黃體中產生的, 在妊娠第8周到第10周, 其主要由胎盤合體滋養細胞產生, 屬于一種維持妊娠的重要激素。其對早期妊娠階段建立充分恰當的免疫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孕5~12周處于穩定水平。臨床上, 主要通過HCG和孕酮對孕婦胚胎狀況進行檢測和了解。雌激素和孕酮一樣, 在妊娠早期主要是由卵巢黃體分泌, 在孕10周后, 其主要是由胎兒-胎盤單位合成, 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 雌激素高低也能對卵巢和胎盤功能起到一定的反映作用。通過體外實驗證明, 母體雌二醇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阻止T細胞對樹突細胞帶來的刺激, 進而有效避免T細胞在妊娠期異體刺激時受到損傷, 保障妊娠繼續。臨床上, 較多研究者研究顯示雌二醇為監測難免流產臨界值, 但缺乏統一定論。本次研究中, 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顯著高于難免流產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繼續妊娠組和對照組雌二醇水平同孕周呈正相關。

綜上所述, 雌二醇水平對監測流產具有一定意義, 可預測早期先兆流產妊娠, 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任興斌.免疫治療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患者群體反應抗體、TGF-β和nTreg表達變化的研究.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5, 31(6):831-834.

[2] 呂蓓麗.補腎益氣方對反復自然流產患者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影響.復旦學報(醫學版), 2015, 42(3):344.

[3] 張艷霞.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婦女蛻膜中樹突狀細胞亞群的變化.重慶醫學, 2015, 44(16):2164.

[4] 易丹妮.廣州市區早期自然流產孕婦流產影響因素及現況分析. 廣東醫學, 2015, 36(7):1105.

[收稿日期:2015-09-25]

猜你喜歡
雌二醇流產相關性
補腎活血方對卵巢功能早衰大鼠卵巢組織外泌體相關膜蛋白的影響
戊酸雌二醇治療黃體酮膠囊配伍治療不完全性藥物流產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先兆流產臨床觀察
關于自然流產的知識
基于AuNP—AuNP—UCNP三聯體結構的傳感體系高效檢測環境雌激素雙酚A和雌二醇
做陰超(經陰道超聲檢查)會引起流產嗎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