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6-01-11 20:04曹爽王憲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期
關鍵詞:中醫針灸神經痛西藥

曹爽 王憲

【摘要】 目的 探究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200例神經痛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100例。對照組僅接受西藥治療, 實驗組接受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能有效緩解神經痛患者的疼痛感, 其療效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中醫針灸;西藥;神經痛;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144

神經痛作為神經科一種常見的病癥,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水平。神經痛由神經病變而引發, 患者在無外界任何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疼痛[1]。目前, 臨床上傾向于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 以期充分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本院采用中醫針灸結合西藥的方法治療100例神經痛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神經痛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中醫診療常規》中神經痛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112例, 女88例, 年齡28~73歲, 平均年齡(42.87±10.04)歲;病程3~19個月, 平均病程0.43年。病癥類型:坐骨神經痛84例,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11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10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僅接受西藥治療, 用藥方法和實驗組相同。實驗組接受中醫針灸結合西藥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

1. 2. 1 坐骨神經痛

1. 2. 1. 1 西藥口服 環跳穴和委中穴輸注0.25%普魯卡因堿注射液1.5 ml聯合2.5%醋酸強的松龍注射液1 ml, 加注射用重蒸餾水1 ml;每隔4個穴位于同部位注射丹參液4 ml聯合維生素B1 20 mg, 加維生素B12 500 μg。每隔5 d輸注1次, 為1個療程。

1. 2. 1. 2 中醫針灸 選取主穴位, 外傷瘀血聯合委中穴放血, 腰骶處施用提插或捻轉補瀉法進行梅花針叩刺, 1次/d, 每10天為1個療程, 3 d后進行下一個療程。

1. 2. 2 帶狀疹皰后遺神經痛

1. 2. 2. 1 西藥口服 每日服用維生素B1 20 mg, 維生素B12 500 μg, 維生素E 0.1 g, 消炎痛片25 mg, 各3次。

1. 2. 2. 2 中醫針灸 由患者的痛區支配神經節段選取痛處夾脊穴。如果患者的痛點明顯, 則施用圍刺法依次向痛區外圍選取穴位, 采用捻轉瀉法進行毫針針刺, 2次/d。

1. 3 觀察指標 連續進行2周干預治療后, 觀察兩組神經痛患者的治療前后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情況。

1. 4 評價標準 評分情況(分值越大代表疼痛感越強烈):0記為無痛, 輕度疼痛為(2.57±1.04)分, 中度疼痛為(5.18±1.14)分, 重度疼痛為(8.41±1.35)分, 10分為劇痛。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經驗表明, 肢體外傷后發生的神經痛以及神經病變如疼痛、痛覺過敏、感覺過敏等, 在初期僅局限于外傷部位或受傷神經分布區, 后期擴展到整個肢體?;颊叱弁赐?, 有出汗量異常、血管舒縮障礙、皮下組織及肌肉營養變異、骨質疏松等癥狀, 可能是放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導致[3], 應及時到醫院接受診治。

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患者是繼發于坐骨神經局部以及周圍結構的病變, 產生對坐骨神經的刺激性壓迫與損害, 為繼發坐骨神經痛;少數病例系原發性坐骨神經炎。帶狀皰疹神經痛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 該病毒一般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元中, 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 產生勞累、感冒、發燒、煩躁等。該病毒能再次繁殖, 并沿神經纖維擴散到皮膚, 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嚴重炎癥[3]。皮疹通常具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 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 伴有疼痛感;患者年齡愈大, 神經痛則愈重。帶狀皰疹患者只要積極地接受治療, 將體內病毒及擴散到末梢神經的病毒清除體外, 則不會有后遺癥發生, 否則可能形成后遺神經痛。

本研究結果表明, 實驗組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能有效緩解神經痛患者的疼痛感, 其療效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盧偉.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療效研究.中國衛生產業, 2013, 9(27):179-180.

[2] 李帥.探討中醫針灸聯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臨床療效.中外醫療, 2014, 33(2):138-140.

[3] 陳春平.中醫針灸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4, 28(14):51-52.

[收稿日期:2015-07-07]

猜你喜歡
中醫針灸神經痛西藥
中醫康復護理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療護理中的應用
壯藥酒的涂擦聯合藥熨法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應用觀察
西藥臨床應用中合理用藥對其安全性的影響
頭孢菌素類與多種西藥聯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應的臨床影響分析
85例針灸分期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
中醫針灸與康復療法在腦癱患兒中的聯合應用價值分析
探討中醫針灸配合康復手法治療小兒腦癱的作用
治新生兒黃疸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小青龍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40例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藥治療52例對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