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教學與翻轉課堂

2016-01-12 10:21朱坪
亞太教育 2015年34期
關鍵詞:物理學解決問題科學

高中物理教學與翻轉課堂

文/朱坪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

物理學是探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學科,它既是一門實驗科學,又是一門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數學表達、推理的理論科學。而初高中的物理課程,則是基于物理學的特點,結合13到18歲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的身心特點,有目的的、有計劃的選取物理科學的內容,組建起來的一門科學的課程?!度罩破胀ǜ呒壷袑W物理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中規定的教學目的是:

(1)使學生學習物理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以及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

(2)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創新意識,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然而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在高考的大環境下,在以成績論英雄的應試教育制度面前,反思我們過往的教育,我們的教學目的達成的多少?

(1)我們達成了“使學生學習物理學基礎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卻忽視了“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

(2)我們達成了“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卻忽視了“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我們達成了“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考試要求,卻忽視了“樹立創新意識,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看看我們忽視了什么?而時代需要的又是什么?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進步,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欣喜的看到了各種轉變,包括我們的高考的內容的轉變,以近三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Ⅱ卷)為例:

題號考查內容說明2013年19物理學史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等20人造衛星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等21公路急轉彎交通事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22結合圖像探究物理量之間關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2014年18求解地球的密度科學思維能力等20磁譜儀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等23探究彈簧的勁度系數K與長度(圈數)的關系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等24以菲利克斯·鮑姆加特39km跳傘為背景,研究跳傘運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2015年16同步衛星的發射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等18地磁場與指南針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23電學實驗的電路設計實驗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25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研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不能也不被允許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地把傳統教學模式堅持到底。無論自愿與否我們都開始了關注那些被忽視的“教學目標”,但是在課程改,而教學時間不能改的前提下,我們遇到了最大的障礙——時間,既不能放松應試的訓練,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這兩難的境地中,我們不少的老師將其劃分為主次關系,看似巧妙的解決了難題,但是卻仍未逃離傳統教學模式的怪圈。

而近年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逐步在我們中間興起,為我們慨嘆“初中物理老師可以有時間讓知識反復,而高中物理老師只能望時間興嘆”的老師提供了一扇時間重組的大門。

“翻轉模式”起源于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主要是以網絡和視頻為載體將傳統課堂的知識講授,翻轉到學生課外“家庭作業”時間,而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主要翻轉過來,用以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程度的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不足,讓我們的教學能夠個性化和立體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所有學生共同學習,課堂的目標是傳授知識——“授之以魚”,整過教學進程與進度完全有老師把握,學生能否有效的掌握課程內容卻被忽視,而如果學生一旦站在了“否”這個陣列,便無所適從,因為傳統的課堂不可重溯和逆轉的,長此下去,這部分學生便成為了學習上的“問題學生”,因為他們無法扭轉時間再次回到老師的課堂,這些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吃不消”的學生。

除了“吃不消”的學生,我們傳統教學模式下還有一類“吃不夠”的學生,因為老師備課要么其對象取班級學生的平均水平稍偏上,要么老師便采用“散彈“教學法,也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講授盡可能多而全面的知識,期望能“打中”更多的學生,這樣一來必然會有一定的學生會認為老師的課堂簡單且聒噪乏味,長此以往,便會對老師的課堂甚至學科失去興趣。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這些“吃不飽”的學生可以“快進老師”有選擇的學習,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持續提高自己,然而這不正是老師和學生所共同期望的嗎?

“只有工作的大腦才會成長”,而在傳統教學中,老師每天絞盡腦汁的備課,慷慨激揚的授課,然后夜以繼日的批改作業分析學生的問題,而學生聽課,按照自己的理解作業,然后按老師的分析修正錯誤,這期間可想而知大腦工作誰最努力?誰成長最快?所以我們是“老師好好學習”,卻要“學生天天向上”。然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習的掌控者變成了學生,學生需要腦洞打開的在課堂上和老師交流自己的學習結論和遇到的問題。課堂教學微觀結構的基本形態實質上就是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而這一過程又可以以四種方式完成,即:教師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我們有時間也有能力達到“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教育的本質是啟蒙——喚醒——打開——點燃,而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卻只注重了“打開”這一環節,所以在傳統教育模式下老師的悲哀在于“包辦一切”,而學生的悲哀在于“過分依賴”。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濃重歷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在信息化的今天我們理所應當在“存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前提下有所改變與發展,再不要把學生看成無助的孩子,而應該將每個學生看著需要個性化教育的獨立個體,翻轉我們的物理課堂在“授之以魚”的同時“授之以漁”“授之以欲”,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這才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初中。

(作者單位: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學)

猜你喜歡
物理學解決問題科學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美食物理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定積分在幾何、物理學中的簡單應用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科學拔牙
物理學的困頓:下一步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