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散”來襲:如何面對老年婚姻危機?

2016-01-14 10:08藍果
婦女生活 2016年1期
關鍵詞:老伴散步婚姻

藍果

編者按:

前不久網上熱傳一條新聞:南寧市78歲的羅大爺在廣場散步時認識了“路友”小唐,后發展成為“廣場戀情”,并為此與相伴51年的同歲發妻離婚,成了典型的“黃昏散”。所謂“黃昏散”,顧名思義就是老年夫妻離婚。我們常常祝福新婚夫婦白頭偕老,國人更是把“少年夫妻老來伴”作為對婚姻的美好期許。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觀念的轉變,近年來老年人離婚現象越來越多。據悉,設有全國唯一老年審判法庭的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最近幾年受理的涉老離婚案件占到離婚案件的10%以上,而且逐年遞增,不少花甲老夫妻因打離婚官司甚至撕破臉皮。是什么原因催生了“黃昏散”?老年人離婚又面臨哪些困境?又該如何避免“黃昏散”并營造老年人幸?;橐錾??

“黃昏散”來襲

三年前,老陳在北京工作的女兒即將生孩子,需要人照顧。老陳的老伴當時已退休兩年多,在家沒事干閑得慌,就扔下他去了北京。從那時起,老陳跟老伴就開始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同事們偶爾跟他開玩笑,說他是空巢老人。好在那時他還是一個縣局級機關的領導干部,成天忙忙碌碌,對晚上回家后的孤燈只影并不在意。

2015年上半年,老陳辦了退休手續,按照原先的計劃,到京城女兒家跟老伴會合。女兒家房子較大,老陳夫婦有自己的臥室,但老伴執意要照顧小外孫睡覺。這樣,老陳和老伴之間多了個小家伙,這讓他很不習慣,胳膊腿兒都不敢隨意伸展,每天早晨起床感到腰酸背痛。他剛一抱怨,老伴便責備他“一大把年紀了還跟個孩子計較”。他爭辯:“我這哪是跟孩子計較???我本來想讓孩子跟他爸爸媽媽睡。咱們白天幫他們帶孩子就夠了,沒必要全天候侍候吧!”可老伴根本不聽他的。漸漸地,老陳發現跟老伴無法溝通的地方太多了。他有時想喝點小酒,讓老伴弄點下酒菜,結果她還是以孩子的清淡口味為主;早晨他想出去晨練,老伴嫌他起早了吵醒孩子;傍晚他邀老伴一起去散步,老伴卻非要把孩子帶上,結果讓他抱著孩子累得氣喘吁吁……老兩口經常鬧別扭,老陳只要一跟老伴理論,老伴就刺兒他:“孩子大還是你大?你咋總跟孩子計較!”

后來老陳干脆不跟老伴溝通,每天干完該干的家務便自由活動。早起怕影響外孫他就睡客廳的沙發,晚上獨自散步,不再喊老伴一起。他就是一個人在附近公園散步時認識崔女士的。崔女士也是基本上每天早上7點半到9點這個時間段一個人在公園散步。兩人本無交集,只是天天碰面后漸漸成了熟人,由點個頭到問候一聲,發展到一起散步聊天。聊著聊著兩人發現很投緣,便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老陳的老伴偶然的機會遇到他們肩并肩一起親昵地交談,逼問他倆是什么時候勾搭上的,老陳被逼急了,脫口而出:“我們天天約會又怎么樣!”一句話氣得老伴當街大吵,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2015年8月,老陳正式向老伴提出離婚。雖經多方勸阻,但他仍鐵了心要離婚,直到目前跟老伴仍未有和解的跡象。

像老陳這樣“退休離”的并非個案。同為高校教師的周教授、江教授夫婦,都于2014年4月份退休。兩人退休前關系還算融洽,雖然不像許多老夫妻那樣形影不離,但白天各自上班,晚上前后回家,一個做飯一個洗碗,然后各忙各的,倒也和諧。退休后,這種和諧似乎被什么東西打破了。最明顯的是兩人常常覺得無事可做,心情煩躁不安,成天陰沉著臉,遇到一點小事便吵得不可開交,吵著吵著就上綱上線,搬出幾十年前的舊事,相互指責,弄得家里不得安寧。有一天,老兩口一整天窩在家里,沒人出去買菜,吃的是稀飯面條。到晚上周教授終于忍不住發火了:“都說女人要侍候好男人的胃,人家的女人一日三餐精心安排,你說我這輩子吃過幾頓可口的飯菜?!”江教授一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她翻出20年前的舊賬:“當年你跟那個女學生拉拉扯扯的,我就知道你早嫌棄我了,現在更是嫌我人老珠黃,看我不順眼是不是!”兩人越吵越兇,在家里把東西摔得乒乓作響。

老兩口在美國讀博的兒子得知家里的情況后,每周打電話回來都勸他們搞好關系,可效果不佳。2014年圣誕節,兒子回國度假。一家人坐在了一起,但不是歡歡喜喜地團聚,而是商量老兩口離婚的事。

還有一些老年夫妻,不吵不鬧,也把婚給離了。

老王和老林退休前是同一家國企的職工,在同事和鄰里眼里堪稱模范夫妻,因為兩人從來沒吵過架,甚至沒紅過臉。去年臘月,他們剛剛嫁了女兒,婚宴上,老兩口手挽著手接受女兒女婿敬酒和眾人祝福的恩愛情形,至今仍讓親朋好友記憶猶新,可春節剛過,就傳來他倆離婚的消息,這讓周圍的人都不敢相信,但他們的女兒王麗雅卻十分清楚個中緣由。

在王麗雅童年的記憶里,她的爸爸媽媽跟別人家的不一樣。別人家的爸爸媽媽要么有說有笑,要么吵吵鬧鬧,而她的爸爸媽媽總是各忙各的,或者各玩各的,很少交流。但有一點跟別人家是一樣的,那就是爸爸媽媽都非常愛她。盡管他們平時很少說話,但只要是帶她出去玩,兩人都是很開心的樣子。長大后王麗雅漸漸明白了,那種開心是裝出來的,是為了讓她開心。父母之間其實沒有愛情,他們的婚姻是上一代人的旨意,他們早就想離婚,只是為了讓她有個完整的家才達成協議:女兒上大學前不離婚??傻人狭舜髮W以后,父母還沒有要離婚的跡象,這讓王麗雅心存僥幸,以為兩人和好了,而事實卻是,他們希望在女兒成家以前守住一個完整的家,以免單親家庭給女兒找婆家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父母在把她嫁出去以后就平靜分手,對王麗雅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她感到遺憾。這些年來,父母雖然沒有愛情,但在歲月的積淀下感情還是有的,她認為他們這些年都相扶相攜走過來了,如果換種思路,各自調整一下相處方式,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這是王麗雅為人妻之后體會到的,可惜沒來得及告訴父母,他們就散了。

老年人離婚并不輕松

我們正面臨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婚姻危機有可能成為一大社會問題。據悉,近年來老年人離婚案件的數量和比例都在增加,而且離婚多是在雙方或一方退休后發生。有婚姻專家指出,退休后頭10年,是老年人婚姻亮紅燈的危險期。

婚姻自主,離婚自由。雖然《婚姻法》中的這些規定沒有離婚的年齡限制,我們這個開放的社會對離婚現象也越來越寬容,但老年人離婚仍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雖然老年人追求高品質生活、不愿湊合婚姻的思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不善于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說離就離,可能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不少社會學家指出,老年人離婚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比青年人要大得多。

首先是面臨社會壓力。69歲的趙老先生因為外遇,跟相伴40多年的老伴鬧離婚。最先站出來反對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和兒媳們:“爸,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您老馬上就七十了還離婚,叫我們的臉往哪兒擱?您的孫子都大了,叫他們怎么面對別人的閑言碎語?”兒媳婦們私底下說得更難聽:“老不正經的,要入土的人了還搞什么黃昏戀!”鄰居們更是一片罵聲:“為老不尊!”“老色鬼!”“丟人現眼!”……雖然趙老先生后來執意跟老伴離了婚,并如愿以償組建了新的家庭,但兒孫們幾乎不再跟他來往,老先生的再婚生活并不如意。

其次是財產分割麻煩。人到老年一般都小有積蓄,要離婚自然面臨著復雜的財產分割問題。周先生做財務工作幾十年,退休后還給私營企業做賬,收入頗豐,名下有兩套房產和80萬元存款。兩年前跟老伴協議離婚時,兩人平分家產,一人一套房、40萬元存款。周先生還高姿態地主動提出,自己要80平方米的小房子,把120平方米的大房子留給老伴??梢荒旰笾芟壬蛩阍倩闀r,老伴帶著兒子兒媳找上門來,要求他把那套80平方米的房子過戶給兒子。周先生知道,前妻和兒子兒媳是怕他再婚對象的兒女來分他的財產。他覺得他們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但兒子兒媳更憤怒,認為自己在維權。不久,孫子也加入財產爭奪戰,周先生只得同意過戶,但再婚對象又不答應了:“財產早分割清了,還分什么財產?再說,如果把房子過戶了,你百年之后我不是要被掃地出門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嗎?”最終,周先生無奈放棄了再婚。

再次,離婚后獨居的老年人會面臨各種生活困境。常言說,年好過,月難熬,日子更難打發。許多離婚老人,特別是離婚老年女性面臨精神孤獨以及各種生活困境。老年女性一般社交較少,當她們失去伴侶后,會倍感孤寂,甚至郁郁寡歡。盧婆婆一輩子不滿丈夫愛玩、不顧家,原本以為他年紀大了會有所收斂,可丈夫直到退休仍絲毫沒有改觀,還是成天不著家。她終于忍無可忍提出離婚。她以為離婚后再也不用半夜等他回家,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蓻]想到,離婚后獨居的日子,清靜得讓她害怕,整天感覺家里空蕩蕩的。更要命的是,她不僅睡不了安穩覺,還經常失眠。為了對付失眠,她開始喝酒,而且越喝越多。一段時間后,她的胃和肝都出現了問題,醫生警告她不能再喝酒,無奈,她睡不著的時候就整夜整夜開著電視。一天上午,鄰居發現盧婆婆家的電視一直開著,覺得不對勁,就給她住在同一小區的前夫打電話。前夫趕到后發現,盧婆婆躺在臥室的地板上,已經停止呼吸。事后查明,盧婆婆死于心臟病突發。從她躺在地上的姿勢可以推斷,發病后她曾試圖求救,可惜求救失敗。

老年人離婚也會或多或少地給子女們帶來尷尬和不便。在廣州工作的李先生每年過年都要帶妻兒回江西老家跟父母團聚,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再大,想到可以回家過年,一切艱辛和不如意都會一掃而光??勺詮膸啄昵案改鸽x婚后,這種感覺就變味了。父母離婚當年,各有住處,李先生帶妻兒兩邊跑。他也試圖把兩位老人請到一起吃個年飯,可倔強的老人拒絕了。去年春節回家,李先生犯難了。父母相繼再婚,各自組成了自己的家。他無論到誰家看老人,都感覺自己是外人。如今,李先生似乎沒有了一直以來對家的渴盼與依戀,更沒有了歸宿感,他不知道下一個春節他還該不該回家。

人到老年也應重視感情培養

為何有些夫妻年輕時能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到了暮年卻一拍兩散各奔東西?廣西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陳一說,很多老人“出軌”的對象,不是什么年輕美貌的女人,有的是家里的保姆,有的是醫院的護工。老年男人有婚外情,多數是因為他的情感訴求沒有得到滿足。歸根結底,出現“黃昏散”現象無非有以下幾種原因:其一,退休之后兩人獨處時間多,磨合不好易產生矛盾。老年人退休后,重心從工作轉移到生活上,本身有失落感,這時老兩口幾乎朝夕相處,成天大眼瞪小眼,產生矛盾在所難免,而此時孩子又長大離家,兩人爭吵起來無所顧忌,一不小心就吵散了。這是很多退休老人離婚的主要原因。其二,老了隨心所欲,忽略對方的感受。老太太往往忙著隔代撫養,圍著孫輩轉,冷落老頭子;有的老頭子則忙著下棋打牌,成天見不著人,把老太太撂在清冷的家里。當其中一方從另一方那里得不到慰藉時,就會感到孤獨,特別是老年男性很容易從婚姻之外尋求安慰,出現婚外情。其三,原本性格不合,為了孩子才一直湊合,老了便不再湊合。

人到老年,婚姻亮起紅燈,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都令人惋惜。即便是原本性格不合的夫妻,離婚后貌似解脫了,獲得了新生,卻也無法讓人從心底點贊。合也好,不合也罷,幾十年都過來了,從青絲熬到了白頭,難道就差這幾年?老了老了,卻走到離婚這一步,多少有些令人傷感和無奈?!包S昏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娜拉出走之后”這個話題:散了后何去何從?沉重的社會壓力、艱難的再婚之路、經濟上的糾纏不清、精神上的寂寞孤獨,還有帶給子孫難以言說的尷尬,等等,問題會接踵而至……

與其“沖冠一怒”散伙,不如適當調整走到頭。家住湖北鄂州的衛女士在退休后也曾遭遇婚姻磨合期,幸虧她及時調整,才避免走到離婚的地步。剛退休時,老伴要出去跳交誼舞,她怕老伴跳花了心堅決不允許。老伴感覺不自由、不被信任,跟她吵架,與她分居,還揚言要跟她離婚。衛女士在這之前聽說一姐妹因“黃昏散”獨自生活得了抑郁癥,很擔心自己也走上那條路。她等老伴冷靜下來后,主動跟老伴談心:“干涉你跳舞是我不對,我跟你道歉好不好?可就這點事你至于跟我這么鬧嗎?我們幾十年的感情難道就這么不堪一擊?再說了,你連飯都不會做,離了我你吃什么?難道天天下館子?”經她這么“軟硬兼施”地一勸,老伴態度緩和下來,答應跟她和解。兩人約法三章:1.尊重各自愛好,但也要照顧對方情緒,彼此相伴,晚上一起散步;2.接納對方缺點,但要盡量改正自身缺點;3.相互適應,一起豐富退休生活。

兩人迅速調整相處的方式,既相互陪伴,又有各自的交往圈,還會偶爾帶對方參加自己圈子里的活動;每逢節日或對方生日,給對方準備一份禮物。衛女士幸福地說:“我感覺退休后我們像重新戀愛了一次?!?/p>

衛女士的做法值得借鑒。一位婚姻工作者說,人到老年其實是走入了婚姻的第二個磨合期,有必要注入第二針“保鮮劑”。他認為,老年夫妻也要注意溝通交流,不能因為老了就忽視感情培養。首先,要珍視相伴的可貴。要知道一份幾十年風雨同舟的陪伴和默契,是無比珍貴的。其次,適當調整雙方相處的模式。一起回憶過去的時光,重溫共同走過的路,找回共鳴點;一起栽花種草養寵物,讓相同的興趣愛好重新滋養出小情調;一起含飴弄孫,發揮余熱為子女分擔;一起走到戶外,散步、旅游或參加社區活動,將二人世界重新搬上社會大舞臺。

此外,作為子女,要多關心老人,多和老人溝通,盡量和老人住在一起,讓老人感覺到被關愛;多做父母之間的潤滑劑,讓他們溝通更順暢。

此外,“黃昏散”現象也應引起全社會重視?;橐鰡栴}專家建議,除了夫妻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外,社區服務建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同樣重要。社區應當及時關注退休老人的生活動態,經常組織一些社會活動,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培養他們新的興趣愛好。對于提起離婚訴訟的老人,社區應充分發揮調解功能。對于那些感情確實已經破裂的老年夫妻,法院應慎重判決離婚。此外,社區應及時為退休老年人提供相關心理輔導,因為這些在暮年重新選擇生活的老人,需要有人傾聽他們的快樂和痛苦。還應當健全和完善退休老人特別是退休后離婚老人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他們的生活,為他們創造參與社會的條件,讓他們退休后即使迫不得已離婚了也能老有所養,安度晚年。

有一首歌叫《最浪漫的事》: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里的寶。唯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在白頭之際還能與伴侶相扶相攜,無論多老都把對方當成自己手心里的寶。

〔編輯:馮士軍〕

猜你喜歡
老伴散步婚姻
我和老伴的快樂“毽 ”身法
覺乃藏入贅婚姻中的兩性關系
小賽去散步
小豆豆去散步
對婚姻的忠誠
和老伴一起洗腳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樣的
最美妙的散步
退休老人就怕閑
門當戶對的婚姻最幸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