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印度”下的中國南亞外交

2016-01-14 09:42李青燕
世界知識 2016年1期
關鍵詞:南亞尼泊爾莫迪

李青燕

2015年的南亞形勢,雖總體穩定但仍不容樂觀,各國內政與國家間關系動蕩,安全形勢趨緊,經濟發展受各方因素影響增長乏力。南亞的新動向,既為中國加強與南亞的合作提供契機,同時也增加了中國經略南亞的緊迫性。

2015年的南亞形勢

各國內政震蕩

2015年4月26日,北京,凌晨時分。由62人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集結隊伍,從首都機場出發赴尼泊爾地震災區。

莫迪政府執政一年來挑戰凸顯。隨著新政逐步深入推進,莫迪施政阻力和困難也日益顯現。一是改革遭遇多方抵制。莫迪政府推出《商品與服務稅法》、《征地法》等關鍵法案,目的是破解稅制和土地政策沉疴,為拉動投資、改善基礎設施和促進工業、制造業發展等掃除障礙。但相關法案不僅遭到國大黨、草根國大黨和左翼聯盟的強烈反對,也受到濕婆軍、阿卡利黨等印人黨重要盟黨的抵制。二是施政受地方邦選舉掣肘。繼德里邦選舉慘敗后,10月在北方大邦比哈爾邦選舉再次失利表明莫迪執政“蜜月期”過早結束,莫迪未來執政阻力將更加突出。三是印人黨自身問題日益凸顯。簽證丑聞、考試舞弊案等反映出黨內缺乏監管和腐敗問題。同時,黨內派系之爭也削弱了印人黨凝聚力。四是莫迪改革政策未得到底層民眾理解和認同,其支持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引發了數百萬印度工人大罷工,印社會矛盾積重難返。

巴基斯坦謝里夫執政受軍方及反對黨的制約上升。打恐行動仍在繼續,雖然取得一定成效,巴境內安全形勢好轉,但導致上百萬民眾流離失所,西北部地區依舊動蕩。尼泊爾歷經七年終于在2015年9月出臺新憲法,但卻引發了馬德西人對特萊平原行政劃界不滿,致使民族問題不斷發酵,國內沖突升級。印度蓄意干涉,力度空前,對尼泊爾實施“非正式禁運”,造成尼泊爾政治、經濟陷入困境。斯里蘭卡年初政權更迭后,親印勢力上臺,叫停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泰米爾人在印度支持下士氣大振,重燃與斯主體民族僧伽羅人的矛盾。阿富汗總統加尼、政府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兩派政治力量明爭暗斗,導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執政能力低下。兩派政治勢力在修憲、選舉制度等問題上分歧較大,聯合政府前途未卜。馬爾代夫審判前總統、現總統險遭暗殺等事件攪亂政局,全國一度進入緊急狀態。

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參差不齊

南亞經濟增長是全球所有地區中最快的,由于印度增長表現強勁,2015年的地區增長率將提升至7.1%。但各國發展不平衡現象進一步加劇。印度經濟全年增長預計約7.5%,但莫迪政府在勞工、征地、稅收等核心改革上尚無突破,營商環境雖有所改善但仍排在全球130位左右。巴基斯坦借助“中巴經濟走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形勢轉好,國際評級調高——標準普爾將巴2015—2017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從3.8%提高至4.6%,并將其前景展望由穩定提升至正面。不過,受能源電力短缺和結構性矛盾因素制約,巴實現經濟騰飛仍待時日,同時安全問題和地震災害也掣肘政府推行改革政策。阿富汗經濟持續惡化,外援銳減,財政緊缺,經濟瀕臨破產。尼泊爾先是在“4·25”大地震中損失慘重,經濟社會恢復艱難;9月以來又受印度邊境運輸通道封鎖影響,燃油、藥品等生產生活必需品緊缺,經濟面臨崩潰。斯里蘭卡政府叫停外國投資項目,重挫外商信心,導致斯資金鏈斷裂,外債問題凸顯,陷入金融危機。

各國間關系波動、受挫

莫迪政府上臺伊始提出“鄰國第一”的外交政策,竭力籠絡斯里蘭卡、尼泊爾和孟加拉國等周邊小國。但隨后印度難掩野心,其霸道做法惹怒眾鄰。印度以尼泊爾新憲法未能反映尼南部馬德西人訴求為由,干涉尼泊爾內政,對其實施禁運。尼泊爾反印浪潮高漲,親印勢力下臺,兩國關系降至1989年印度對尼泊爾經濟封鎖以來的新低。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的緩和轉瞬即逝,雙方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數度交火,對巴搞“冷啟動”戰略,兩國高層對話中斷。印度不滿阿富汗在戰略安全上轉向巴基斯坦,拒絕舉行印阿戰略伙伴會議,威脅放棄哈吉夾克鐵礦項目,印阿關系出現齟齬。印度還通過斷水、斷油、斷電,影響不丹及馬爾代夫政治安排,兩國有苦難言。印度還借泰米爾問題敲打斯里蘭卡政府,干涉斯內政。孟加拉國質疑印度的睦鄰政策,擔憂與印度的貿易和通道聯通計劃將危及孟加拉國的主權和獨立。

此外,阿富汗加尼政府認為對巴基斯坦的示好政策未取得預期成效,隨著阿國內安全局勢惡化,阿國內指責巴基斯坦的聲音增多,加尼也對巴基斯坦的促談表現出失望,阿巴和解勢頭受挫。

安全形勢更趨復雜嚴峻

巴基斯坦軍方的“利劍”行動發揮作用,但殘余恐怖分子竄至阿富汗境內,并以阿為基地頻繁發動襲擊。2015年7月,阿政府和塔利班在巴基斯坦穆里舉行首次公開和談,但奧馬爾死訊爆出后,阿塔內部分裂加劇,和談被擱置。阿塔新頭目曼蘇爾地位未穩,為拉攏主戰派,擴大影響、樹立權威,加大戰場攻勢,阿國內武裝沖突升級。和談變數增加,短期內難有進展。在強硬派竭力破壞和談的情況下,阿塔對和談要價提高,和談面臨更多挑戰。

同時,“伊斯蘭國”、“烏伊運”等恐怖勢力有機可乘,加緊向南亞滲透,在阿富汗扎根?!耙了固m國”更為極端的理念和做法吸引了各派強硬分子加入,巴基斯坦塔利班分支宣誓效忠。南亞各極端組織為彰顯實力競相發動暴恐襲擊,地區安全形勢趨緊。

中國在南亞的外交運籌

印度一直希望進一步強化其在南亞的主導地位,阻滯中國進入印度洋,力圖扮演本地區安全“監管者”和“供應者”雙重角色。美國、俄羅斯、沙特、伊朗和土耳其將繼續在阿富汗投棋布子。美國自2015年初再次推進“新絲綢之路計劃”,以阿富汗為中心聯通中亞與南亞。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多次表示擔憂阿富汗“恐怖外溢”。日本將繼續通過“金元外交”,擴大其在阿富汗、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國的影響力。

南亞多國皆是中國近鄰,南亞地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關鍵區域。中巴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是中國在南亞的重要支點,而印度的“霸主作為”對中國經略南亞存在阻遏。南亞小國對印度“負責任崛起”的質疑上升。鑒于此,中國應在繼續保持中印關系平穩發展、深化中巴關系務實合作的基礎上,拉近與南亞小國關系,加大基建投入,擴展外交空間,加強安全合作。

發展中印關系 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穩定,重點推進經貿關系,推動印度放寬簽證及投資限制。莫迪國內改革受挫,經濟發展亟需大量外資注入。印度希望吸引中國投資,將有意減少中印經濟合作的一些障礙。但印度仍將冷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于與南亞其他國家的關系,印度會進行一定反思,鞏固其在南亞的傳統勢力,平衡中國在這一地區上升的影響力。中國可以共同幫助尼泊爾災后重建為切入點,在南亞地區第三國建設項目上探索“中印+1”合作模式。

深化中巴關系 “中巴經濟走廊”落地實施,進展順利,已取得一批早期收獲成果,包括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二期工程、卡西姆港煤電、真納太陽能電力園等。瓜達爾港項目有序推進,工業園區抓緊落實。然而,問題和挑戰也逐步顯現,中巴需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避免巴國內黨爭及軍政矛盾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需了解巴方民意與媒體動向,注意“軟實力”跟進。

增進中尼、中孟關系,轉圜中斯關系 尼泊爾因印度禁運引發“油氣荒”,向中國求助,中國迅速行動,向尼提供緊急燃油援助。后續將推進中尼石油產品貿易正?;?,并加強與尼的聯通建設,改善升級兩國邊境口岸公路。孟加拉國關切中國在貿易關稅、貸款利率等方面對孟的優惠政策,中國可在互惠雙贏的基礎上積極回應。斯里蘭卡財政困難,渴望外資,而印度、美國、日本投資口惠而實不至。斯里蘭卡新政府近期反省其對華不友好政策,有意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中國將與斯里蘭卡保持溝通,促進在斯港口城項目重啟。

救災援助外交 尼泊爾、阿富汗、巴基斯坦在救災、應對次生災害、災民安置、疫病防控等方面,缺乏經驗和能力,面臨嚴峻挑戰。作為它們的近鄰,中國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及“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率先行動,積極向受災國施援,并帶動國際社會加大援助力度。中國的應急援助措施與后續援建相結合,對其他南亞小國形成“示范效應”,有利于改變南亞傳統力量格局。

加強反恐合作 阿塔、巴塔、“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烏伊運”、“東伊運”等各股恐怖極端勢力交織在一起,伺機做強,對中國推進“中巴經濟走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存在潛在威脅。中國與美國、俄羅斯、伊朗和印度在內的各利益攸關方保持溝通,加強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區國家間的安全合作,積極支持阿富汗和平進程,幫助相關國家提升反恐能力建設,促進地區反恐合作,維護中國西部邊陲安全。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人員)

猜你喜歡
南亞尼泊爾莫迪
南亞磷肥市場需東繼續提升
中國熱科院南亞所 研發成功菠蘿機械化種植機
年華如斯:莫迪里安尼筆下的平民青年
尼泊爾 遏制“藏獨”分裂活動二三事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達對總理的熱愛
南亞煉油化工市場一覽
南亞高壓對西藏夏季降水的影響
尼泊爾系列
尼泊爾的憂傷
尼泊爾 震后的日常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