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老撾

2016-01-14 09:42胡正躍
世界知識 2016年1期
關鍵詞:老方萬象湄公河

胡正躍

初次走進老撾,是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我在亞洲司印支處擔任副處長,主管越南和老撾事務。

中老1961年建交,在老撾整個抗美救國戰爭期間,中國向其愛國戰線力量提供了大量援助,兩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戰斗情誼。

為解決中老邊界問題第一次訪老

美麗的湄公河。

1975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之后一段時間,因受地區形勢影響,中老關系出現過一些波折。

中老兩國有大約500公里的邊界線,兩國關系困難時,邊民往來和邊境貿易一度中斷,雙方對邊界線走向也存在一些小的分歧。要實現兩國關系正?;?,盡快舉行邊境管理和邊界劃分談判勢在必行。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雙方關系逐漸改善,兩國副外長舉行了關系正?;勁?,1988年恢復互派大使。根據兩國副外長達成的共識,中方于1989年5月底派出一個專家小組赴老磋商。時任條法司許光健副司長擔任團長,我和亞洲司主管雙邊關系的同志也一同前往。

那是我第一次走進老撾,來回均取道曼谷。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稀少,當時只有300多萬。

萬象是座美麗、淳樸的城市,大街上汽車、行人不多,甚少商業氣息,更見不到曼谷那樣的高樓大廈。為數不多的建筑除住宅外,更多的是大小不一的廟宇和亭子,處處籠罩著一種佛國氛圍。走在街上,最為顯眼的是那些身著袈裟的僧侶,看上去善良和樸素。萬象的最大特色是各類樹木和花卉很多,且因為建筑物總體不高,所以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大花園,稍偏的地方甚至還能看到稻田和雞鴨。湄公河從萬象流過,城市也因此顯得靈動了許多。

我們代表團下榻在當時最好、也是老撾唯一的一家星級酒店即瀾滄飯店。飯店何時落成無從考證,但取名“瀾滄”顯系同湄公河有關,因為該河的上游在中國境內就叫瀾滄江。推開窗戶,美麗、寬闊的湄公河江面一覽無余。

會談進行得很順利,氣氛好、務實,重在解決問題。正是那次會談,為后來全面改善邊境管理和解決邊界問題開了個好頭。

除了正式會談之外,老方還安排了不少參觀活動,一次是去咖啡園,路上走了兩三個小時,一方面欣賞沿途景色,一方面也考察了老撾的公路。是幾號公路已經記不清了,但一路上看到很多美國飛機轟炸留下的彈坑,給我的印象很深,戰爭的慘烈程度一點也不亞于我在越南北方看到的狀況。

除首都萬象外,我們還去了南部省份占巴塞,搭乘的是二十幾座的小飛機,乘客當中有好幾位西方人,他們大多來自法國,有的祖先殖民時期曾在印支地區生活過。我們在越、老、柬三國經常能碰到這樣的游客。從萬象到占巴塞沿途風光實在太美了,因為是小飛機,下面的青山綠水看得清清楚楚,窗外白云似乎觸手可及。占巴塞省會巴色是老撾南部最發達的城市,此地海拔800多米,位于湄公河與色頓河的交匯處,也是老、泰、柬三國接壤處,地勢險要,景色迷人。

當年10月,老撾最高領導人凱山·豐威漢主席率黨政代表團訪華,雙方簽署了多項旨在恢復雙邊關系的協議文件,其中之一便是《關于處理邊界事務的臨時協定》。

凱山訪華非常成功,他分別會見了江澤民同志和鄧小平同志,話題主要涉及雙邊關系,同時也就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進而一舉實現了兩黨兩國關系正?;?。

此后,中老雙方只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便達成全面諒解,在1991年簽署了《中老邊界條約》。

回顧中老邊界問題的解決進程,兩國高層重視固然重要,但雙方工作層做出的努力也功不可沒。我說的工作層,不僅包括外交部,還有總參、公安部等,以及云南省的同志。

像親戚一樣走動

再返老撾大約是十年之后的事了,當時是陪同國務院領導往訪。那時老撾的經濟發展已開始走上軌道,中老關系也得到持續穩定發展,一批中國政府援建的項目開始提上日程。當時東南亞正經歷嚴重的金融危機,老撾因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受影響很小。與此同時,中老兩國堅持走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決心更加堅定,互利合作的需求進一步上升。訪問過程中,我感到老撾黨和政府對中國發展情況很熟悉,加強交流的愿望很迫切。我的感覺,中老作為近鄰,事實上早就成為“命運共同體”了。

第三次去老撾,是在2006年11月,當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我們工作層則要先商談一份政治文件即《聯合聲明》。由于當年6月老撾黨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里剛剛訪問過中國,所以雙方商談十分順利,幾個書面來回便達成一致。這是我多年來對外商談類似文件最為順利的一次,雙方信任和默契程度可見一斑。

老方對胡主席代表團的到訪給予了最高規格接待。從機場到下榻酒店都有歡迎人群。雖是晚秋季節,老撾仍是綠樹婆娑,歡迎的時間正是夕陽西下時,身著民族服裝、手持兩國國旗的青年隊伍同整個畫面的“配搭”十分和諧。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四個字——“親密鄰邦”。

我方就加強兩國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老方表示感謝,強調老方想到的中方都想到了,沒有想到的中方也想到了,并表示沒有特別補充,建議盡早舉行晚宴,舉杯慶祝訪問圓滿成功。

從2006年至2011年,我還分別隨同溫家寶總理、孟建柱國務委員赴老出席地區合作會議或進行工作訪問,每次都受到老方熱情、友好的款待。另一方面,我們在北京也幾乎每年都接待老撾黨和國家領導人到訪。我們經常說鄰國之間要勤走動,像走親戚一樣,中老兩國的交往實際早已達到這種程度。

2010年,我本人還曾率團赴老參加兩國外交磋商,那一次在工作之余我好好地打量了一下萬象。同二十年前首次走進老撾時相比,萬象這座有著20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市內主干道寬敞、整潔,新建的政府大樓、議會大廈、國賓館等建筑富有民族特色。每次訪老必去的早市經過規劃,已成為一個綜合性超市。年輕人衣著自然、時尚,旅游景點的餐館越來越有特色,本地菜肴加民族小樂隊的演奏凸顯了老撾民族的好客之情。塔鑾寺、玉佛寺等佛教建筑莊嚴、靜謐,信徒和游客安靜地出入,保持了佛國特有的一份安詳。

那次在老撾外交部的一層大廳里,我還遇到了一位老熟人——前駐華大使蓬沙瓦同志。準確地說,不是遇到,而是他一早就在那兒等我。蓬是老撾資深外交官,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老關系正?;蟪鋈务v華大使多年,回國后又擔任過副外長、常務副外長??梢哉f,他是老中關系的重要策劃者之一。因為是周末,我們沒進會客室,在大廳走廊里找了個地方聊了起來。他說因波松總理要見我,外交部主管副部長也將與我舉行會談并設宴款待,他本人是專門過來同我打個招呼,表達歡迎之情的。我對他長期致力于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表示贊賞,對老方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

那一幕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外交官職業很神圣,工作很辛苦,大家都是為國效勞,為國家交朋友。但人都是有感情的,老撾朋友很重情義,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前外長李肇星2006年陪同胡主席訪老時寫下的一首詩:

《老撾如畫》

這樣文靜,

男士為女士戴斗笠,

沒有刻意的矯情。

這樣從容,

官員退休回家種地,

沒有坐吃老本的昏庸。

這樣寬松,

雞鴨在高樓下斗趣,

與盛裝的游客交融……

記得當時我還特意請全國書協副主席蘇士澍將上述詩句寫了一幅行書,贈送給時任老撾駐華大使維吉同志。維吉大使曾在北京大學上學,中文造詣很深,目前還在擔任老中友協副主席一職。

愿中老友誼像瀾滄江—湄公河一樣奔騰不息,源遠流長。

(作者曾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

猜你喜歡
老方萬象湄公河
老方的“安全經”
心隨萬象
三缺一
騎轉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年老方識老人心
萬象
走進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亞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戲里戲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