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貝的大運動發展之旅

2016-01-16 20:10
為了孩子(孕0~3歲) 2016年1期
關鍵詞:時能軀干月齡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逐漸開始發展不同的肢體運動能力,通過姿勢的變換,改變自己認識世界的角度,積累探索世界的本領。民間常常有這樣的說法,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那寶寶的大運動能力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呢?

本期我們將用圖為大家展示嬰幼兒大動作發展的主要過程,幫大家了解寶寶發育的基本規律,以便在家庭養育過程中創造良好條件,幫助寶寶獲得良好的發育。

俯臥位抬頭,3月齡前

俯臥抬頭是寶寶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第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動作。寶寶做各種姿勢和運動,都是以頭部直立為先要條件的,所以抬頭對整體運動發育很重要。1月齡的寶寶會自動輕微的抬頭幾秒鐘;2月齡時能抬高距床面30~45°,保持約10秒;3月齡時一般能抬高45~90°,保持1分鐘左右。

翻身,3~6月齡。

翻身是寶寶由俯臥向直立位動作發育的中繼過程,是更廣泛接觸外界空間的準備階段,為坐位平衡以及今后的站、行打下基礎。從大約3月齡起,很多寶寶的翻身熱情會逐漸高漲,寶寶開始嘗試著自己改變姿勢,剛開始只能從仰臥位翻到側臥位,熟練后會進一步翻滾到俯臥位。

坐,6~8個月。

坐位是向直立位發育過程的中間姿勢,能促進軀干直立和平衡反射的發育,為站立位打基礎。通常4月齡時拉寶寶坐起時能抬頭;5月齡時拉坐起來時,寶寶可以抬起頭部和肩部;6月齡的寶寶開始可以用雙手支撐著身體獨坐片刻,7月齡可以不用手扶獨坐1分鐘左右,8月齡能在無支持的情況下坐穩,且失去平衡時會用手支撐身體。

爬,7~10月齡。

在嬰幼兒動作發育中,爬行是步行之前一個重要的移行運動,不僅能促進運動知覺、深度知覺和方位知覺的發展,爬行中軀干與四肢的配合以及下肢的交互協調,是直立和行走的基礎,爬行還能擴大寶寶自主移動的范圍,對認知的發展意義重大。7月齡開始,寶寶學著用手肘支撐著身體不連續的爬行,8~9月齡能比較熟練的以下肢交替匍匐的姿勢爬行(腹爬),10月齡能以手膝支撐的方式熟練爬行(四點爬)。

站立,11~12月齡。

站立是行走的基礎,包括靜態站立時兩腿立直、腳底踩平、軀干伸展,雙肩和髖處同一平面;動態站立時頭、軀干和四肢各部位可隨意進行適當的活動仍能保持平衡。大多數寶寶在這一階段能站立并保持靜態和動態平衡,然后開始正常行走。

行走,11~15月齡。直立行走是抗重力伸展姿勢達到的最高階段,是人體移動的最基本形式。大多數寶寶從1歲左右開始,能獨立控制自己的動作和平衡性到處走動。

猜你喜歡
時能軀干月齡
樹與人
提高育肥豬出欄率合理的飼養密度
不同月齡荷斯坦牛產奶量的研究
微笑的境界
不同月齡嬰兒ABR正常值分析
角度法評價軀干冠狀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軀干皮膚溫度覺閾值測定
仰臥起坐,使你軀干更有力
人的耐力有多大
人的耐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