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集體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效融合的實踐探索

2016-01-16 19:22沈麗
甘肅教育 2015年23期
關鍵詞: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幼兒園

沈麗

【關鍵詞】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融合;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3—0117—01

在我國幼兒園班額普遍較大的情況下,集體教學仍是最具效率的活動組織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那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何使區域活動與集體教育活動相輔相成、有機融合呢?在實踐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摸索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豐富、開放的區域活動中,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生成新的集體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倡從生活中選擇教育內容,要求注重隨機教育。在豐富、開放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應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正確判斷幼兒興趣中具有能夠促進幼兒發展的有利于完成主題活動目標的價值部分,將其興趣或關注點作為教育的有效起點,生成新的集體教育活動,并適時適宜地激發、引導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探究欲望,讓教師的教育目標與幼兒的興趣點一致,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這樣,幼兒會有真正的學習動機,而教師應更多地考慮幼兒如何去學,如何主動地去學、愉快地學。

例如,我們在“身體的秘密”主題區域系列活動中,幼兒對區域中投放的手影圖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空就會到區角中去模仿各種各樣的手影。于是,教師抓住幼兒這一興趣點,生成了集體教育活動“手型彩繪”。而“手型彩繪”這一活動的難點就是幼兒在繪畫之前要能設計出基本原型,但這一難點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已經不自覺地突破了?;顒又杏變河眯∈肿兓隽烁鞣N不同的小動物,繪畫效果非常好。

二、在區域活動中,分解難點,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

我們發現:有的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難點可以在活動區中進行分解,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時,考慮到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用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灌輸,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兒的想象力。但是,如果在他們沒有一定的相關經驗積累的前提下就組織這一教學活動,那么對教育目標的達成度就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把顏色的配制作為幼兒探索的內容放到區角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嘗試用紅、黃、藍三種顏料調配各種顏色的“飲料”,通過玩色游戲,讓幼兒親自感受顏色的變化;這時教師再組織集體教學活動“顏色變變變”,幼兒就會把自己在活動區中獲得的經驗遷移到集體教學活動中。所以我們要相信:只要提供適宜的材料,就能解決科學知識中的難點。

三、將集體活動中未完成的部分延伸到區域活動中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價值觀,要求我們在組織幼兒的學習活動時要兼顧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的優勢互補,使兩者相得益彰,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從幼兒的需要與興趣出發,通過創設豐富的活動區域,給幼兒一個可以自由發展的空間,將集體活動中設定的教育目標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區域活動中,變接受性學習為發現性學習,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習得經驗、感受快樂。

例如,在組織集體教學活動“冬至節的故事”時,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只能通過讓幼兒看課件、圖片、談話等活動了解什么是冬至,而無法讓幼兒真正感知冬至的習俗。于是,在集體教學活動之后,我們在“美食一條街”區角中,投放了包餃子用的面、搟面杖、餡料等,讓幼兒與同伴一起“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在激動興奮中感受到了冬至吃餃子的傳統習俗。這樣,將集體活動中未完成的部分延伸到區域活動中,幼兒繼續去探究,實現了兩種學習方式的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強了區域活動的實效性。

再比如,在集體教學活動“1分鐘有多長”中,教師讓幼兒到區角中去嘗試自己1分鐘能做哪些事,比如,包糖果、疊疊高、走迷宮等,在這些平常的游戲中,幼兒感受到了要珍惜時間才能做得多。在延伸活動時,老師讓幼兒再次到區角中體驗自己1分鐘能做哪些事。這時,幼兒有了一定的經驗,抓緊時間,一次次挑戰自我,興趣盎然?;顒訁^材料與集體教學活動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和提升。

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對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興趣點不能漠視或視而不見。要想把握好生成性教育內容,就必須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用各種感官全身心地去傾聽、發現,充分地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知識水平、學習特點、愛好特長。只有這樣,生成的集體活動才有價值,才能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發展。

編輯:王金梅

猜你喜歡
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簡談幼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的主動發展研究
一課三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