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

2016-01-20 06:37張靜叢濤
科學家 2015年12期
關鍵詞:焊接缺陷

張靜 叢濤

摘要:手工焊接是傳統的焊接方法,焊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所以手工焊接人員必須對焊接要領、焊接方法、焊接質量的評定要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對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手工焊接;焊接缺陷;焊點質量

中圖分類號T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5)12-0049-02

手工焊接作為一種最基礎的焊接方法,在當今的電子產品制作中仍然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手工焊接看似簡單,但其中卻包含著很多技巧,本文從如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手工焊接的方法及質量控制。

1.手工焊接準備 1.1電烙鐵及烙鐵頭的選擇

通常選用20~30W的內熱式電烙鐵,烙鐵頭需要根據焊接部位的要求進行選擇,可以選擇斜面式的烙鐵頭或圓錐式烙鐵頭。

1.2電烙鐵的握法

1)反握法,就是用五指把電烙鐵的柄握在掌內,烙鐵頭在大拇指處,適用于大功率電烙鐵,焊接散熱量大的被焊件時的操作。

2)正握法,用五指把電烙鐵的手柄握在掌內,烙鐵頭在小拇指處,此法使用的電烙鐵也比較大,且多為彎形烙鐵頭。

3)握筆法,此法適用于小功率的電烙鐵,焊接散熱量小的被焊件。

1.3正確的焊接姿勢

工作臺和座椅的高度要合適,操作者的頭部與電烙鐵之間相對應位置應保持在30~50mm,操作者一手拿電烙鐵,一手拿焊錫絲,目視焊點。

1.4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驟

手工焊接操作過程有五步焊接操作法和三步焊接操作法(又稱帶錫焊接法)。

1.4.1五步焊接操作法

1)準備施焊:首先要檢查電烙鐵,要求烙鐵頭保持清潔,表面處于帶錫狀態。

2)加熱焊件:將烙鐵頭放在被焊金屬的連接點(熱容量最大的地方),沿45°方向的貼緊被焊元器件引線,使焊點升溫。

3)邊加熱邊加焊料。先在烙鐵頭與引線之間加入焊料,使烙鐵頭與焊件之間形成有效的熱橋,迅速將焊錫絲滑移到烙鐵頭對面,繼續添加焊料,直至達到滿意焊點。

4)撤離焊錫絲。待焊點成型后,先撤離焊絲,后撤烙鐵,避免拉尖、焊錫絲凝固在焊點的現象。

5)撤離電烙鐵。移開焊錫絲后,大體沿45°方向迅速移開電烙鐵,避免焊點在凝固過程中,受擾動影響造成虛焊。完成焊接一個焊點全過程所用的時間約為2~5s最佳,時間不宜過長。

1.4.2三步焊接操作法

1)準備施焊:將烙鐵頭放在被焊金屬的連接點(熱容量最大的地方),沿45°方向的貼緊被焊元器件引線,使焊點升溫。

2)焊件與焊錫絲同時加熱:在待焊元器件兩側分別觸及電烙鐵和焊錫絲,等待元器件加熱,同時熔化適量焊錫絲。

3)同時撤離焊件和焊錫絲:焊料完全潤濕焊點之后迅速拿開電烙鐵和焊錫絲,焊錫絲移開的時間應該略早于電烙鐵或者是同時移開,否則會導致焊錫凝固焊錫絲粘連在焊點上,導致焊點不成功。

2.手工焊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根據被焊件合理選用電烙鐵。焊接之前對元器件及焊點導線等進行清潔及去除氧化的處理。2)元器件引線成型時注意不能從根部進行彎曲,應留有1.5~2mm的空間,引線彎曲要有一定弧度,將元器件有字符的一面置于方便查看的位置。3)掌握好焊接的溫度和時間。若在規定時間內未達到焊接要求,應待焊接點冷卻后,再重新進行焊接。重復焊接次數不得超過三次。4)雙列直插器件焊接時應采用對角線方法進行依次焊接,避免產生局部過熱的現象發生。5)表貼元器件采用逐個焊點焊接的方法時,應使烙鐵頭接觸到水平引腳的平面上,且靠近腳跟處,移去烙鐵的方向應控制為從腳尖向腳跟的方向,這樣有助于熱橋在腳跟附近形成,有利于腳跟處焊料的增加。6)無引線片式元件焊接方法有逐個焊點焊接法和采用專用烙鐵頭法。翼形引腳元器件、J形引腳元器件均可采用逐個焊點焊接或拖焊法。其中J形引腳元件焊接時烙鐵頭與器件成小于45°。7)焊接靜電敏感器件時,在整個焊接過程中宜在印制板組裝件插頭上插上短路電連接器。8)對于熱容量大、散熱快的焊點可以適當放寬焊接時間,操作者通過觀察焊料的滲錫情況和形成的焊點情況決定撤錫的時間,但不能超過15s。9)在進行特殊元器件(如:鉭電容、穿芯電容、熱敏元件)焊接時,器件引線盡量留長,成型時要特別注意,焊點上溫度不宜超過260℃、焊接時間控制在3s左右。10)不要對焊點施力,以免造成元器件和焊盤的損傷。

3.焊接順序

元器件焊接順序依次為:電阻器、電容器、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大功率管,其它元器件為先小后大。應按照先低后高(如:先電阻器、電感器后半導體管)、先輕后重(如:電阻器后繼電器)、先非敏感元器件后敏感元器件(如:先非靜電、非溫度敏感元器件,后靜電、溫度敏感元器件)、先一般后特殊(如:先分離器件后集成電路),先低后高、先里后外的原則焊接。

4.合格焊點質量的判定

1)焊接點的表面應光亮圓潤、外形潤濕良好。2)焊點周圍沒有殘留的焊劑。3)焊點沒有連焊、拉尖、虛焊、堆焊現象。4)焊接部位沒有熱損傷和機械操作現象。

5.不標準焊點的判定

1)虛焊:焊接之前加熱不夠,清洗不夠徹底或焊料中存在雜質等原因,從而形成的潤濕差、外觀呈灰色、多孔和不牢固的焊接點。

2)焊料堆積:焊料過多,堆積在一起,焊點外形輪廓不清,元件引腳被埋。產生原因多為焊錫絲未能及時撤離,焊料供給過量。

3)橋接:橋接是指焊錫將相鄰的印制導線連接起來,造成短路。產生原因多為焊料過多,焊接時間過長、焊錫溫度過高、烙鐵撤離角度不當造成的。

4)受擾動的焊點:在焊料進行凝固時,稍有移動元器件形成的焊點,這樣的焊點往往外觀粗糙,焊角不勻稱。

5)毛刺:俗稱拉尖,在焊點表面呈銳利針狀的焊料突起,主要受焊料過多、焊接時間過長和動作拖泥帶水等原因影響。

6)冷焊:受焊接溫度影響,溫度未達到而形成的電氣連接不良或根本沒有連通的焊點。

7)焊料過少:焊接面積小于焊盤,焊點不夠飽滿,焊料未形成平滑的過渡面。

6.焊點返修

手工焊接中,對存在缺陷的焊允許返修,但返修次數應該控制,焊點出現以下情況應進行返修:對焊料不足或過量;焊點拉尖或橋連;焊點裂紋或焊點位移;焊點潤濕不良;焊點表面有麻點、氣孔等;冷焊點。

7.拆焊

由于焊接錯誤要對元器件進行拆焊焊接,也稱解焊。在拆焊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焊錫熔化后要及時輕輕拉出元器件,避免由于時間過長損壞元器件。2)拆焊過程中避免燙傷。3)拆焊過程中做到不能損壞其他元器件,不能拆動其他元器件,如果避免不了,拆動之后要盡量恢復原樣。

8.結束語

綜上所述,手工焊接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要想提高手工焊接的質量,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手工焊接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巧,在了解一般方法后,要多練、多實踐,才能生產出高質量和高可靠性的產品。

猜你喜歡
焊接缺陷
金屬材料焊接技術研究
海洋平臺焊接缺陷分析與解決對策
淺談長輸管道焊接施工中裂紋的控制措施
淺談焊接缺陷危害、產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