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白僵菌高孢粉飛機防治剛竹毒蛾試驗

2016-01-27 03:56楊曉文
江蘇林業科技 2015年5期
關鍵詞:白僵菌

楊曉文

(三明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福建 三明 365000)

利用白僵菌高孢粉飛機防治剛竹毒蛾試驗

楊曉文

(三明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運用海燕650C輕型飛機噴灑白僵菌高孢粉飛機防治專用藥防治剛竹毒蛾中、重度危害面積5 000 hm2,結果表明飛機噴灑白僵菌高孢粉是一種高效、穩定、安全、持效期長的生物措施,使用噴灑量為150 g/hm2飛機防治作業16 d后,第1代蟲口減退率80.44%以上,防治效果好;對第2代剛竹毒蛾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飛機防治對林間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關鍵詞:剛竹毒蛾;白僵菌;飛機防治;海燕650C輕型飛機;剛竹

文章編號:1001-7380(2015)05-0020-03

收稿日期:2015-08-19;修回日期:2015-09-06

作者簡介:楊曉文(1980-),男,甘肅會寧人,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森林保護學。

中圖分類號:S763.306.7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1-7380.2015.05.006

剛竹毒蛾(PantanaphyllostachysaeChao)屬鱗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危害毛竹、慈竹、白夾竹、壽竹等。在福建、浙江1 a發生3代,江西、四川等省1 a發生4代,以卵或1至2齡幼蟲在葉背面越冬,幼蟲7齡,偶見6齡或8齡[1~3]。剛竹毒蛾是福建省毛竹林的最重要害蟲, 1998年全省剛竹毒蛾發生面積達3.278萬hm2,造成嚴重損失[4]。同時,剛竹毒蛾也是三明市發生面積最大、危害最嚴重的重要竹林食葉害蟲,近20 a來,該蟲持續發生,呈周期性暴發成災之勢,嚴重影響當地竹業生產,破壞了森林、旅游資源和國土生態安全[5]。三明市屬于丘陵地帶,給人工防治帶來較大困難,為克服當地樹高、林密、水源缺乏、勞力工資昂貴等條件給防治工作帶來的困難,探索快速、高效、經濟的剛竹毒蛾飛機防治方法,成為促進當地竹業生產的迫切需要。2014年6~11月,筆者在地面防治確定用藥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飛機防治工作實際情況,在將樂縣、沙縣開展了飛機噴灑白僵菌防治剛竹毒蛾的試驗,研究結果如下。

1試驗區概況

試驗區選擇在將樂縣、沙縣境內毛竹純林區,海拔高度100~320 m,毛竹立竹度2 000~2 500株/hm2,平均高度12 m,郁閉度0.8~0.9,長勢良好。防治期剛竹毒蛾為2~5齡幼蟲。蟲口密度20~178頭/株,危害率≥90%。

2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藥劑采用飛機防治專用藥白僵菌高孢粉(含孢量≥1 000億孢子/g,孢子萌發率≥90%,含水量≤10%),該藥由江西天人集團提供。

2.1.2沉降劑為加速沉降,抑制蒸發,使用尿素作沉降劑,每架次10 kg;白乳膠可增加白僵菌的粘附性;4%的ES-87濕潤劑(也可用洗潔精代替)可增加白僵菌高孢粉的水溶性。

2.1.3試驗場地及機型試驗場地設在三明市將樂縣大源鄉輕型飛機專用起降場地,跑道長600 m,寬80 m。供試機型為海燕650C輕型飛機(沈陽市中體飛機有限公司),飛機藥箱容量200 L(前120 L,后80 L),翅展為14.96 m,機高2.14 m,最長續航時間5 h,最大航程600 km。噴藥設備為電動超低容量噴灑設備HU2-HF2(沈陽市中體飛機有限公司提供),噴藥方式為超低容量噴霧和噴粉。

2.2 方法

2.2.1藥物配制往400 L容量的配藥桶中加入約200 L清水,然后加入尿素,用電動攪拌機攪拌2 min,按500 g/hm2量先將高孢粉與4%的ES-87濕潤劑按1∶2調制成糊狀,再對水稀釋,然后加水至400 L,攪拌均勻后,加入飛機藥箱中,再加少量白乳膠。

2.2.2飛機作業技術參數飛機作業速度150~160 km/h。作業高度距毛竹林頂部約25~30 m,有效噴幅50 m,每架次載藥量200 L。

2.2.3航線設定將經、緯度數據輸入在1∶50 000(或1∶25 000)地形圖上測量出作業區各航帶起始和終止航點的經緯度,按照預先安排的防治作業順序,依次準確輸入GPS導航定位儀。

2.2.4霧滴質量測定地點設在將樂縣大源飛機起降場周邊空曠地帶,共布設2組霧滴接收線。組間距離50 m,在每個測定帶上,每隔2 m放置煙熏氧化鎂玻璃片1塊,規格為2.5 cm×7.5 cm,每20片為1組,預設測定噴幅80 m。噴藥后30 min收回。在顯微鏡下觀察單位面積霧滴數量、霧滴密度,用測微尺測定霧滴直徑,計算出有效噴幅及霧滴均勻度。

2.2.5防治效果調查(1)防治前及防治后4,8,12,16 d各開展1次調查,在防治作業區外選擇與試驗區立地、林分條件近似的毛竹林作為對照區,統計剛竹毒蛾的自然死亡率??紤]到成本問題,調查時要盡量與當地毛竹采伐相結合。隨機抽取伐倒毛竹10株,統計剛竹毒蛾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2)進行白僵菌對第2代剛竹毒蛾持效性調查,在當年10月20日,第2代蟲蛹出現盛末期,對各試驗區開展1次調查,隨機抽取毛竹10株,伐倒后清點死蛹及活蛹數量,計算白僵菌持效性感染率(主要原因在于幼蟲感染白僵菌死亡脫落后,易被雨水沖走,而蛹不易脫落),從而了解白僵菌在竹林內對剛竹毒蛾的持續影響效果。死蛹以蟲體表面分布有白僵菌為準[8]。

活蟲率(%)=防治后的活蟲數/防治前的活蟲數×100;

死蟲率(%)=100-活蟲率;

校正死亡率(%)=(對照區的活蟲率-防治區的活蟲率)/對照區的活蟲率×100;

蟲口減退率(%)=(防治前的活蟲數-防治后的活蟲數)/防治前的活蟲數×100。

1.3 數據處理

以上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數值采用平均值±標準誤,多重比較采用Duncan法,每處理30重復。

3結果與分析

3.1 飛機噴灑霧滴質量分析

經對提前設置的熏氧化鎂玻璃片測定,海燕650 C輕型飛機作業速度保持在130~150 km/h,作業高度距樹冠約25~30 m時,研究發現噴幅大于50 m時,霧滴密度與飛機噴幅幅度呈負相關關系,所以認為有效噴幅為50 m。經實驗室測定,最小霧滴密度為10粒/cm2,最大霧滴密度為22粒/cm2,平均為14.1粒/cm2,霧滴直徑最大為183 μm,最小為61 μm,平均霧滴直徑為122 μm。

3.2 飛機防治對第1代剛竹毒蛾的防治效果

從剛竹毒蛾的防效調查結果(見表1)中可以看出,飛機噴灑白僵菌高孢粉防治剛竹毒蛾整個過程雖然藥物起效慢,但后期效果顯著。噴藥初期即(即噴藥4 d后),效果并不明顯,平均蟲口減退率只有4.36%。但伴隨著白僵菌在竹林內的擴散蔓延,以及白僵菌孢子在昆蟲體表的萌發和菌絲的不斷侵入,蟲口減退率逐漸增大,噴藥8 d后平均蟲口減退率達到45.42%,12 d后達到63.12%,16 d后達到80.44%。從表1中還可以發現,在白僵菌菌液中加入白乳膠能有效提高防治效率。

表1 飛機噴灑白僵菌高孢粉防治剛竹毒蛾第1代效果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出現顯著性差異。

3.3 飛機防治對第2代剛竹毒蛾的防治效果

從飛機防治剛竹毒蛾的持續效果(見表2)可以看出,白僵菌高孢粉持效性較好,對第2代剛竹毒蛾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過調查發現,噴藥后,第2代剛竹毒蛾蟲蛹的白僵菌平均感染率為24.78%。對各地處理結果不同進行分析發現,在噴灑菌液中添加白乳膠能有效提高白僵菌對第2代剛竹毒蛾蟲蛹的感染率。

表2 飛機噴灑白僵菌高孢粉對第2代剛竹毒蛾的影響

3.4 飛機防治對林間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飛機防治噴藥后,在開展白僵菌藥效調查的同時,對當地各類天敵如螳螂、瓢蟲、螞蟻、蜘蛛的林間數量也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結果(見圖1)顯示,雖然這4類天敵的存活數量有一定的變化,但防治前后變化不大,差異不明顯(P>0.05),說明純白僵菌高孢粉對剛竹毒蛾的天敵影響可忽略不計。

圖1 白僵菌高孢粉飛機防治前后林間天敵數量變化

4結論與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輕型飛機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地森林保護工作者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三明市作為我國南方重點林區,為改善當地森林防治工作方式,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飛機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的探索與研究,先后采用超低容量飛機噴灑生物和化學農藥以及菌藥混合液對馬尾松毛蟲、松墨天牛、毛竹枯梢病等林業有害生物進行生產性防治試驗[6-7]。對各類影響因素如季節、風速、降雨、云霧、機場質地、作業區地形等進行研究[9],提出了應用輕型飛機治蟲應“主攻越冬代,春秋防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并指明免受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途徑和應采取的措施等[10]。

本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生產需要,對利用白僵菌高孢粉飛機防治剛竹毒蛾的工作開展了針對性的探索研究,并得出以下結論:首先,白僵菌高孢粉是一種無毒無味,無環境污染,對剛竹毒蛾具有持續防治作用的生物農藥,害蟲一經感染可連續侵染傳播。三明市毛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 m的丘陵地帶,春秋季林間濕度大,溫度相對較低,非常適宜白僵菌的萌發和傳播[4],白僵菌可在竹林內長期存活,持續發揮藥效。其次,根據剛竹毒蛾在三明市的生物學特性,當地飛機防治工作一般選在春末夏初進行,此時剛竹毒蛾幼蟲齡期整齊,適合飛機防治,但恰逢當地雨季,防治效果會受到嚴重影響。本項研究在白僵菌高孢粉菌液中添加少量白乳膠,增強白僵菌孢子的粘附性,有效地克服了雨季對飛機防治工作的限制。三明市屬于南方丘陵地帶,山高林密,交通不便,采取人工投放粉炮、噴藥等措施成本太高,并且當剛竹毒蛾大面積集中爆發時,很難在短期內開展有效防治措施[8],所以開展快捷、高效的飛機防治,是當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發展趨勢。盡管有研究建議開展剛竹毒蛾防治時,在白僵菌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學農藥(如溴氰菊酯等)來增加防治效果[11],筆者通過調查發現,該方法對于小范圍人工防治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開展飛機防治時,由于很難避開養蜂場、菜地、飲用水源地等敏感地區,所以筆者建議,在技術成熟后可進行無人機精準施藥[12]或在大規模飛機防治過程中采用環境友好型藥劑。

參考文獻:此表來源[2]。

[1]趙仲苓.竹毒蛾屬一新種[J].昆蟲學報,1977,20(3):329-330.

[2]吳達武,詹先澤,楊在榮,等.剛竹毒蛾的初步研究[J].貴州林業科技,1989,17(2):37-39.

[3]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1025-1027.

[4]陳順立,黃金聰,葉小瑜,等.剛竹毒蛾自然種群生命表的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0 20(4) :298- 293.

[5]黃文玲.福建省三明市主要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格局[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9,29(4):306-310.

[6]張再福.(超)輕型飛機防治森林病蟲害技術研究[J].林業科學,2000,36(3):81-86.

[7]張華庭.輕型飛機噴灑白僵菌粗菌粉實驗[J].林業科技開發,2006,20(2):73-75.

[8]吳建勤.白僵菌不同施藥方法防治剛竹毒蛾實驗[J].技術開發,2009,23(4):102-104.

[9]黃炳榮.超輕型飛機防治作業影響因素的試驗[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8,18(1):44-47.

[10]劉巧云.白僵菌冬季防治松毛蟲實驗[J].福建林業科技,1995,22(3):66-68.

[11]蔡國貴,徐耀昌,林慶源,等.白僵菌與溴氰菊酯混用防治剛竹毒蛾增效作用的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3,30(3):8-11.

[12]陳志銀,高悅,仇才樓,等.對加快發展江蘇林用無人機開發應用的思考[J].江蘇林業科技,2015,42(4):48-51.

表1 馬尾松毛蟲幼蟲的糞粒數量與大小

猜你喜歡
白僵菌
木耳菌糠培養球孢白僵菌的條件篩選及優化
無人機噴撒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馬尾松毛蟲效果研究
不同儲存溫度對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響
白僵菌屬分類研究進展
白僵菌應用研究進展
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試驗
白僵菌對酚類轉化及僵蠶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產物的研究進展
不同地理來源的球孢白僵菌對甜菜夜蛾幼蟲的致死效應
2種方法復壯馬尾松毛蟲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白僵菌防治溫室大棚白粉虱藥效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