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字析字用字,字字入心

2016-01-27 18:54宋云芳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宋云芳

摘 要:低年級識字教學要從發展語言入手,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利用課本圖片創設環境,讓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靈活識記生字,在理解字義的同時加深印象,讓識與寫巧妙結合,在表達中理解,在理解中表達,讓學生主動識字、快樂識字。

關鍵詞:圖像環境;識記字形;理解字義;對比鞏固;發展語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在識字寫字方面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基本的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書寫,注意間架結構?!蹦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環境,改進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發展語言入手,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低年級教材先是單獨安排識字單元,在識字中以圖片為背景借助拼音進行識字教學,并依靠圖片讓學生理解詞意,在識字、理解字義的基礎上再借助圖片讓學生進一步進行說話練習,這一過程把識字、解義、表達巧妙結合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僅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一原則,使學生在感興趣的環境中認識生字,理解新詞,還能激發學生想象,把字、詞、句融合起來,促進自己語言的發展。不僅識字如此,課文在編排時也體現了這一重要原則。低年級教材中每篇課文均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他們的心理喜好為出發點,每篇課文均配有與文意相符的插圖,這就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識字場”,在這種環境的引導下學生便會激起興趣、主動識字,在識字過程中有“法”可依、有路可走。因此在教學時,我注意把握教材編排上的這一特點,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從強調學生語言發展入手,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具體做法有如下幾點。

一、以圖引字,借助圖片靈活識字

低年級每篇課文均配有形象、生動的插圖,對于學生理解課文、識記生字有很大的幫助。如一年級語文《雨點》是一首小詩,其中要求認識“見”“攵”“止”三個新偏旁和“落”“進”等九個生字,我們可以借助圖片讓學生學習新字。

授課時我借助圖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始借助課件展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一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雨點在做什么呢?“海洋里的水很多,有很大的波浪?!薄靶∠锏乃o靜流著?!薄坝挈c在江河里玩耍?!薄昂Q罄锢撕艽?,把雨點甩向了空中?!薄趯W生發揮想象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自由小聲地讀課文,通過練讀,學生找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樣一組詞。然后再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了圖片的依托和對課文的閱讀,學生自然能說出“雨點在池塘里睡覺”“雨點在小溪里散步”“雨點在江河里奔跑”“雨點在海洋里跳躍”,這時整篇文章清晰明了,在學生反復表達中“散”“覺”“步”等新字也會無形中印入學生腦海中。這時再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認讀,在這種自得自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生字就有了初步的認識。

二、由字到義,加深對生字的理解

低年級教材中有些精美的彩圖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時我們可以以這些彩圖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把圖畫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更能形象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如第二冊看圖讀拼音識字第3課有幾幅有趣的彩圖,不僅向我們展示了“泉水”“燕子”“石頭”“山川”“竹子”“小船”這幾種事物,還附帶了象形字的演變過程,這樣的展示方式學生很感興趣,通過看圖,能清晰地了解字義;聯系生活認知這些詞能在腦海中對這些字形成一定的畫面。再如第二冊識字第4課,轉盤識字區別“馬”“土”“亻”“氵”不同偏旁與“也”組合帶來的不同意思,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后面附有韻文,以提供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榜Y”“地”“他”“池”在這種趣味韻文的引導下,會扎根于學生腦海中,這樣學生不僅認識了漢字,還加深了對所學漢字的理解記憶。

三、以熟記生,識字與書寫“你我”共升

字與字之間也不是單純存在的,有些字字形相同,有些雖形狀不同但意思相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生字之間絲絲相聯的關系,在指導書寫的同時分析字與字之間的“同與不同”,讓學生融會貫通,學生字、寫生字。識字教學中分析字義的過程又是訓練書寫的過程,書寫又是鞏固加深識字理解的重要手段,二者是有機整合、不可分割的。如“原”“泉”,學生書寫時容易混淆,在指導書寫“原”時,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范字,并聯系生字意思分析字形,學生發現此字是半包圍結構,下面部分是“小”,這時就有學生聯想到“泉”,讓學生討論怎樣來記住這個字,學生展開想象:“草原上有小羊,所以下面是小?!薄叭绻撬?,草原上的草就被淹死了,所以不能是水?!睂W生用自己的思維區別不同的生字,這一過程既是對生字的剖析,又是對書寫的指導。

四、從解到說,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加強練習既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激發學生潛能、培養語文素養的過程。蘇教版第二冊識字5,以詞串展示了夏天的不同景色,在學生識記“夏”“雷”等生字后,我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以課件形式展示詞串中的不同景色和事物,指導學生練習說話,先出示“夏天、臺風、雷雨”,讓學生用這三個詞說一句話,在恰當的時機展示“臺風和雷雨”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覺,“可怕的臺風”“狂暴的雷雨”等這樣的詞語被學生從腦海中搜尋出來,因此學生的句子也不限于“夏天,刮起了臺風,下起了雷雨”這樣框架式的表達?!拔蚁矚g夏天的雷雨,但我不希望有臺風?!薄跋奶?,有雷雨的時候我們不要外出,臺風來時更要關好門窗?!薄瓐D片、影像、生活積累的巧妙融合,更可以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調取學生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認識。表達的過程既強化了識字,又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借助教材中優美的插圖為學生營造舒適的識字環境,并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融入生活積累、觀察生字、分析字形、理解字義,在語言環境中學識字,把所學生字運用于語言環境,讓識、寫、說巧妙融合,讓生字在學生心中安家。

參考文獻:

鄭榮芬.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J].四川教育,1988(Z1).

編輯 趙飛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