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中高年級詞語教學宜“精”宜“活”

2016-01-27 21:30孫亮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美玉銅像詹天佑

孫亮

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閱讀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石和前提。中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識記方法和一定的理解能力,但這種能力受年齡和生活環境影響是很有限的,簡單的詞語講多了,學生不耐煩;含義深的詞語講少了,學生又不懂。因此,中高年級的詞語教學就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變得精簡、靈活起來。

一、課始學詞宜精,為學文定下基調

張祖慶老師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時,這樣安排詞語教學。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交流初步印象之后:

師:同學們,屏幕上有兩組詞語,我想請同學來讀一讀。

出示第一組詞語:

大舉進犯 墜落山澗 粉身碎骨 嘰里呱啦 紛紛滾落

師:誰能把這一組詞語讀準確?

(指名讀)

師:你讀得很正確,但是我相信你能讀得更自信,好不好?

(生再讀。這一遍讀得更響亮)

師:為他的進步喝彩!好,第二組詞語我也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

(出示第二組詞語:全神貫注 昂首挺胸 居高臨下 斬釘截鐵 熱血沸騰 驚天動地 氣壯山河)

(指名讀)

師:讀得很不錯!

《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出現了很多四字詞,是詞語教學的重點,張祖慶老師牢牢抓住這一特點,精選出12個四字詞,由讀準確到讀出感覺,進而發現規律,一舉揭開課文通過動作、神態等進行對比描寫,奠定了崇敬英雄、痛恨敵人的感情基調,可謂一舉多得!如此處理讓學生在驚喜之余也提高了學習詞語的興趣,跳出了繁瑣、枯燥的讀詞后再理解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二、課中“嚼”詞宜細,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課文中有些詞乍看之下似乎平平無奇,卻在文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樣的詞抓住了,往往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找到它們,揉碎了,搓爛了,嚼透了,就能品出不一般的味道。

王崧舟老師《二泉映月》一課中,時時能嚼出這樣獨特的滋味來。

師引導學生尋找文中描寫“二泉映月”這一美景的詞句。

……

生4:(朗讀)“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p>

師:阿炳看不見了,但你卻看見了。你看見什么了?

生4:我看見了“月光似水,靜影沉璧”。

師:“靜影沉璧”指的是什么?

生4:指的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泉水中。

師:你們誰知道“璧”的意思?

生5:“璧”就是美玉。

師:是的,一輪圓月倒映在泉水中,就像一塊怎樣的美玉呀?

生6:潔白的美玉。

生7:透明的美玉。

生8:像大圓盤一樣的美玉。

師:現在明白“靜影沉璧”的意思了嗎?

生:(齊答)明白了。

……

沒有大段的品析,沒有過度的講解,甚至也沒有出示圖片資料。王崧舟老師就是由字義而解詞義,啟發學生聯系生活體驗,進而得畫面,入感情,讓一個個毫無生氣的詞語漸漸豐滿起來、立體起來、生動起來,也讓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更絕的是,通過詞語的重組,王老師竟然引領學生將這些詞語讀成了一首詩,這種發現—理解—感受—再創造的過程,真是令人拍案叫絕!老師詩一樣的語言,頭腦中詩一樣的畫面,誦讀著詩一樣的文字,這樣細品出來的詞語學生怎么會記不牢,怎么會用不活呢?

朗讀、想象與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以說是成功的詞語教學必備的三件神器。

三、練習用詞宜“活”,讓掌握的詞語學以致用

詞語練習并不單單指抄詞、聽寫、默寫等枯燥機械的訓練方式,靈活的練習形式、適當的難易程度會讓學生感到學有可用,能學以致用,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位老師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這樣設計:

師:面對著高大的銅像,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詹天佑爺爺說。來,孩子們,拿起我們的筆,先將要說的話寫下來。寫的時候,可以選用課文當中學過的下列詞語,也可以不用這些詞語。但是,一定要表達此時此刻你內心最真摯的情感。(音樂《沉思曲》漸起)

課件屏幕出示:

假如你目睹了“詹天佑銅像揭幕儀式”,面對著高大的銅像,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詹天佑爺爺說……

先將要說的話寫下來,寫的時候可以選用課文中學過的下列詞語:

阻撓 要挾 嘲笑 藐視 毅然 懸崖峭壁 狂風怒號 高山深澗 竣工 回擊 贊嘆不已

(學生在《沉思曲》音樂聲中寫話)

師:好,孩子們,放下你手中的筆,讓我們面對詹天佑的銅像,讓我們表達內心的一份真情。你讀。(和著音樂)

生1:詹天佑爺爺,我很敬佩您!您不怕困難,不怕外界的嘲笑,以杰出的才能修筑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修筑的第一條鐵路。我敬佩您的愛國精神,敬佩您的卓越才能,敬佩您修筑京張鐵路時的堅定信念。我長大了,也要像您一樣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2:在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外國報紙的嘲笑、蔑視面前,您毅然接下了這份重擔??耧L怒號、高山深澗沒能使您屈服。當鐵路提前兩年竣工的時候,不僅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更多的則是國人的歡喜。您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我們應該向您學習。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語用教學。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懂得如何運用語言,學會表達。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寫作中,在詞語教學中一樣可以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王正云.綻放詞語教學的魅力[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09).

編輯 趙飛飛

猜你喜歡
美玉銅像詹天佑
詹天佑,“中國鐵路之父”
“周恩來”號機車銅像懸掛方案設計研究
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
鄭美玉二三事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簡介
伊源美玉—中國翠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美玉如華敬仰天地
臺南孫中山銅像被拉倒 國臺辦:“臺獨”不得人心等6則
32項工程喜獲第十一屆詹天佑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