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喚起音樂的本能

2016-01-27 06:37劉娉娉
新課程·上旬 2015年12期
關鍵詞:體態律動小學低段本能

劉娉娉

摘 要:音樂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輕松和愉悅,更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谝陨?,利用體態律動喚起音樂的本能,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已成為現階段一個緊迫且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音樂;本能;體態律動;小學低段;音樂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讓小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心愿。在當前形勢下,小學音樂教師應適應時代發展的節奏,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策略,提高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一、現階段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特性,然而這種特性會給課堂教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只能采取“強制措施”,要求他們“不許講話”,以此來使其注意力集中,而這樣的要求往往限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無法活躍學生的思維,還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第二,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創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灌輸式”教學降低了師生互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有效激發,教學實效性難以保障。

二、體態律動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探索

1.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節奏

將教學內容中的音樂節奏與體態律動相結合,促使音樂知識這種較為理性的認知變成與學生生活更貼近的感性認知,讓他們愛上音樂,進而愿意主動學習,相信會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的旋律

音樂具備一定的節奏、組織、旋律,利用體態律動能夠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調式”“節拍”的“思維模式”,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的旋律。

3.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結構

音樂結構是比較難且比較乏味的一部分知識點,將體態律動應用進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更清晰地表現曲式結構,讓知識點深入淺出,學生的學習也會變得更為輕松。綜上所述,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嗓子和耳朵,更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因此,教育者應該有意識地將之應用進教育教學過程中,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幫助學生愛上音樂,相信會極大程度地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佳楣.體態律動對于農村小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作用:體態律動在白石小學的行動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4.

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體態律動小學低段本能
本能的表達與獨特的個性
吉米問答秀
利用體態律動,提高小學低年級階段欣賞能力
語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