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中的應用

2016-01-28 07:18王俊紅袁欣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0期
關鍵詞: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持續時間

王俊紅 袁欣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中的應用

王俊紅 袁欣

目的觀察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患者恢復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62例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患者,將2014年1月之前的患者列為對照組,將2014年1月之后的患者列為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頭痛持續時間、惡心持續時間、眩暈持續時間、住院期間嘔吐次數、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持續的時間和住院時間。

低顱壓綜合征; 面肌痙攣; 微血管減壓術; 圍手術期護理

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有效的手術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數患者所接受,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是微血管減壓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仡櫺苑治隽嗽谇鄭u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行微血管減壓術并出現術后低顱壓綜合征的62例患者,發現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于患者平穩度過圍手術期,減輕術后不良反應,縮短住院時間有積極的意義?,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微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患者,根據2014年1月開始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為分界點,將2014年1月之前的患者列為對照組,將2014年1月之后的患者列為觀察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三叉神經痛[1]和面肌痙攣[2]診斷標準。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64歲,平均年齡(49.81±8.81)歲,三叉神經痛20例,面肌痙攣11例,病史最短0.5年,最長12年。其中合并高血壓8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術前均行顱腦CT,MRI和3D-TOF-MRA檢查,排除三叉神經鞘瘤,聽神經瘤,多發硬化等疾病。術前各項檢驗結果無手術禁忌,手術均順利完成,無偏癱、死亡等嚴重并發癥發生。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在微血管減壓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分別用Cohen分級和口述描繪評分法(VRS)對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分級,評價病情程度,制定出個性化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手術宣教,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了解,對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有心理準備,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和提高對術后并發癥的心理承受能力[3]。

1.2.2 術后護理 術后盡早進行護理干預,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行顱腦CT檢查;②保持患者去枕平臥,避免抬高床頭。緩慢變換體位,避免引起眩暈,造成患者嘔吐[4];③遵醫囑應用中樞性止吐藥物降低患者的惡心感和嘔吐次數;④避免使用甘露醇等脫水藥物,以免加重患者低顱壓綜合征癥狀;⑤術后優先補充晶體液,糾正患者低血容量,盡快恢復腦脊液量;⑥麻醉完全恢復后,鼓勵患者盡早進食,補充鈉鹽。記錄患者術后反應持續的時間,盡早進行護理干預,分析改善低顱壓和緩解癥狀有效的護理方法。

1.2.3 出院指導 當切口愈合,具備出院條件時,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①按醫囑及時復診;②近期避免劇烈活動,防止Teflon移位,造成癥狀復發;③保持切口局部清潔,避免污染,1周后可洗頭;④如果切口周圍出現紅腫、積液、鼻腔或外耳道有液體流出,及時復診處理;⑤告知患者隨訪計劃,在出院后定期隨訪,觀察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頭痛持續時間、惡心持續時間、眩暈持續時間、住院期間嘔吐次數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頭痛持續時間為(2.39±0.84)d,惡心持續時間為(2.10±0.78)d,眩暈持續時間為(1.90±0.77)d,住院期間嘔吐次數為(1.59±0.72)次,住院時間為(6.20±0.82)d。對照組頭痛持續時間為(4.65±0.65)d,惡心持續時間為(3.60±0.24)d,眩暈持續時間為(3.70±1.48)d,住院期間嘔吐次數為(3.40±1.58)次,住院時間為(7.60±0.84)d,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微血管減壓術是治療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有效的手術方法之一,與藥物治療和局部治療相比,具有緩解時間長,是針對病因的治療。由于是開顱手術,術中需要釋放大量的腦脊液以顯露術區,術后低顱壓綜合征是微血管減壓術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低顱壓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術后頭痛、頭暈、惡心和嘔吐,嚴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異常。頭痛是由于低顱壓時硬腦膜受到牽拉,刺激神經末梢所致,患者往往訴頭部空虛感;頭暈是由于小腦或位聽神經受到刺激,常表現為眩暈,尤其是在體位改變時更明顯,因此患者表現為強迫頭位,保持單一的睡姿,不愿翻身;惡心和嘔吐是由于低顱壓時四腦室底部嘔吐中樞受到刺激或者由于眩暈所造成的。嘔吐與微血管減壓術有關,微血管減壓術是術后發生嘔吐的重要因素。

低顱壓綜合征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持續的低顱壓可能造成患者無法正常進食,出現低鈉血癥、低鉀血癥、脫水等情況,加重患者病情。嚴重者可能出現腦組織塌陷后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低顱壓綜合征需要盡早處理和治療,避免出現繼發性損害。術中采取頭低位,減少腦脊液的釋放和嚴密縫合切口可以減少術后低顱壓綜合征的發生。

低顱壓綜合征治療原則是早期發現,及時糾正。術前對患者進行微血管減壓術的宣教,讓患者認識到術后并發癥的情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提高對術后低顱壓綜合征的耐受[5]。術后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和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行顱腦CT檢查,排除術區出血或遠隔部位出血,如幕上硬膜下血腫,造成的高顱壓,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治療。麻醉恢復后使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避免抬高床頭,降低頸內靜脈回流速度,減少從顱內流出的靜脈血,改善低顱壓[6]。變換體位時要緩慢轉動,避免引起耳源性眩暈,引起患者嘔吐。同時,遵醫囑應用中樞性止吐藥物降低患者的惡心感和嘔吐次數。術后避免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脫水利尿藥物,以免體液的減少加重患者低顱壓綜合征癥狀?;颊呗樽硗耆謴秃?鼓勵患者盡早進食飲水,補充鈉鹽,提高血容量。術后補液時優先補充晶體液,早期可以快速輸液,盡快糾正患者低血容量狀態,恢復腦脊液量。

綜上所述,在微血管減壓術后,正確認識低顱壓綜合征是必要的,低顱壓綜合征是可控的,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癥狀的緩解和早期改善。

[1]Cruccu G,Gronseth GJ,Argoff C,et al.AAN-EFNS guidelines on trigeminal neuralgia mana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08,15(10):1013-1028.

[2]張韶紅.三叉神經痛患者血管減壓術后低顱壓綜合征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6,21(9):849-850.

[3]時峰,常青,倪紅斌,等.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圍手術期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8):1674-1676.

[4]萬付梅,諸玲.神經內鏡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220例臨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82-84.

[5]王薇,邊國伶,程江婷.術前疼痛宣教對神經外科顯微血管減壓術后患者頭痛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3):26-27.

[6]汪小云,張小蓉.微血管減壓術后患者的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9):739-7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72

2016-03-21]

266102 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衛生院(王俊紅);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袁欣)

猜你喜歡
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持續時間
難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經痛
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細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關性
缺血修飾白蛋白對微血管心絞痛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近10年果洛地區凍土的氣候特征分析
外部沖擊、企業投資與產權性質
卡馬西平與加巴噴丁對復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價值比較
1型糖尿病小鼠胰島微血管內皮細胞超微結構受損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能幫醫師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機器人”在京面世
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miR-126、EGFL7的表達與微血管密度的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